陈复礼,生活在中国香港的“世界摄影十杰”之一。1991年4月,正值第9届洛阳牡丹花会,这位蜚声中外的世界级摄影大师专程来洛拍牡丹。两天时间内,他全身心地拍摄牡丹,拍完了10多卷胶卷,满意而归。随后,他以“洛阳花似锦”为总题,在香港《摄影画报》月刊一次刊发7个页码7幅大照片,将洛阳牡丹之美传播到全世界。
讲述人
胡进京:男,61岁,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摄影家协会理事、洛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曾为其出版摄影画册《洛阳牡丹甲天下》。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 有人吟诗作文赞美它,有人泼墨挥毫描绘它,有人吹拉弹唱歌颂它……照相机问世后,越来越多的人将它定格在胶片上。
时光流转至今,与牡丹有关的摄影作品数不胜数,而精于摄影的也是人才济济。其中,陈复礼和他的洛阳牡丹摄影作品是一个独特而杰出的代表。
仰慕洛阳牡丹数十年
|
陈复礼(左)与胡进京合影留念。 邓德洪 翻拍 |
陈复礼,一位功成名就的摄影大师:先后荣获香港摄影学会和英国皇家摄影学会高级会士衔;曾创立香港中华摄影学会和影艺出版公司;先后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华侨摄影学会副会长、港澳摄影协会会长;其作品曾在国际影展中斩获金、银、铜牌数百枚,尤其是1957年至1961年,他连续5年挺进美国摄影学会年度统计世界国际沙龙入选成绩前十名,名列“世界摄影十杰”……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年“文革”,再到改革开放,他的艺术创作始终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其作品无不流露出一个海外赤子的爱国情怀。
1959年,陈复礼首次回祖国大陆进行摄影创作。1976年以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大陆采景,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其中,有不少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地方,通过他的镜头首次被发掘出来,继而名扬天下——例如张家界。
然而,陈复礼也有挥之不去的遗憾——或许是由于机缘未到,在他的镜头下,数十年来还从未出现过洛阳牡丹的芳姿!在这位对艺术追求永无止境的大师心目中,牡丹是当然的国花,自古“洛阳牡丹甲天下”,如果一直拍不到洛阳牡丹,那将是他最大的遗憾!
1990年,胡进京到北京参加一个摄影专题会议,与陈复礼不期而遇。听说胡进京是从洛阳来的,陈复礼立即,拉着他不断追问洛阳牡丹的情况,语气中充满了艳羡之情。陈复礼诚挚地表示:“洛阳牡丹的名气很大,我慕名已久,可惜从没亲眼见过,更没亲手拍过。等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到洛阳拍牡丹!”胡进京当场热情相邀:“洛阳欢迎您!洛阳牡丹欢迎您!等您大驾光临时,我一定做东招待您!”
平易近人令人如沐春风
1991年4月,在第9届牡丹花会如期开幕后,已到古稀之年的陈复礼,终于迎来了一个弥补遗憾的机会——是年4月20日前后,他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勃的陪同下,专程来洛拍摄牡丹。
胡进京清楚地记得,时年75岁的陈复礼,头戴一顶灰白色的鸭舌帽,鼻梁上架着一副宽边眼镜,说一口流利的“香港普通话”,精气神很足。一到洛阳,老先生就换了一身摄影人常穿的马甲、休闲裤,肩上、脖子上挂了好几个相机,迫不及待地问:“去哪里拍牡丹最好?”
头天上午,胡进京把陈复礼领进了王城公园。当时正值牡丹盛花期,但见“姚黄魏紫凤丹白,花开满园;天南地北赏花客,人山人海”,老先生喜不自胜地说:“洛阳牡丹甲天下,名不虚传!”
在花海人潮中,陈复礼走走停停,时不时从包里拿出相机拍几张,不拍的时候就把相机装回包里。胡进京注意到,在公园里转了两个多小时,陈复礼虽然一直很兴奋,但拍照并不多。
原来,陈复礼是“嫌”公园里的游人太多了,花前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而且他也“不好意思”进入花丛与牡丹“亲密接触”,所以,尽管他心中早就按捺不住狂喜,但始终很难找到适合拍摄的立足点,也就无法尽情拍摄。
当天上午,陈复礼显然没能拍尽兴,不过,这位大师却让洛阳人领略到了他的平易近人。在陪同他赏花的过程中,胡进京遇到了五六拨儿熟人,人们听说这位老先生就是世界级摄影大师陈复礼,纷纷请求胡进京安排自己与之合影,陈复礼总是来者不拒,微笑配合。每次与别人合影时,他还特意把相机取出来挂在脖子上,以显示自己的摄影人身份。
一头扎进花丛狂拍不止
在觉察到陈复礼意犹未尽后,胡进京就开始琢磨:还有哪个地方游人可能少些,能让老先生好好拍牡丹呢?
当天下午,胡进京把陈复礼领到南昌路一家牡丹研究所“碰运气”。那里的游人倒是不多,不过牡丹只种了几亩地,而且刚刚培植一年有余,花开得不多,花朵也不大,显不出洛阳牡丹的气派。在那里转悠了一下午,陈复礼还是没有多大收获。
胡进京急了,第二天一大早便把陈复礼领上了邙山——那里有一家私人开办的牡丹园,不仅花开得好,游人也不多,更重要的是,洛阳摄影圈的人常去那里拍照,与老板混得很熟,以至于可以自由进入花丛,还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摆弄摆弄”花枝。
果然,陈复礼一到那里就高兴得成了“老顽童”。一遇到心仪的牡丹,他就一边问花名,一边忙不迭地一头钻进花丛。为了找拍摄角度,他一会儿趴着,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又侧着身子。他原本就炯炯有神的双眼,在花丛中更如同带了电,全神贯注地搜索牡丹最美的身影,遇到好角度,他通常会连拍几张,别人请他出来喝口水他都不肯,那分投入、那分醉心,令人动容……
“每次从花丛钻出来,老先生的身上都会沾不少土,脸上也会蹭不少牡丹花粉,可他毫不在意,抹抹脸就又钻进另一个花丛……”胡进京回忆说,就这样,陈复礼那天不知不觉就把随身携带的10多卷胶卷拍完了,之后他又张口向胡进京要了几卷胶卷。“当时还没有数码相机,都得用胶卷拍。老先生拍起牡丹来,真是一点儿也不吝惜胶卷……”胡进京说。
该吃午饭了,陈复礼还是乐在其中,不肯罢手,直到13时许,在陪同人员几次催促下,他才依依不舍地走出牡丹园。
向世界推介牡丹
4月22日晚,陈复礼离开了洛阳。由于行程安排紧张,老先生此行连龙门、白马寺等著名景点都没去成,可他却说:“我这次拍到了洛阳牡丹,已经心满意足了,没白来洛阳一趟!”他还说:“我好羡慕你们洛阳人,不出远门就能年年看到牡丹,真幸福啊!”
就是那一次来洛拍牡丹,陈复礼与洛阳牡丹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他多次在不同场合以不同形式向世人展示洛阳牡丹的魅力——
1991年7月2日,陈复礼出席了上海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举办的一台晚会。老先生走上舞台,取出8幅近作一一展开:贵州的峻峭雪山、郑州的黄河雄姿……嘿,压轴之作正是洛阳的富贵牡丹,端的是美妙绝伦!台下观众顿时掌声一片,惊叹不止。
1991年7月15日,他在自己一手创办并担任董事会主席的香港《摄影画报》月刊上,以“洛阳花似锦”为总题,把自己拍摄的洛阳牡丹一次刊发了7幅大照片,每幅照片都单独占据了一个页码!要知道,《摄影画报》除了发行到国内的北京、广州、中山等多个城市外,还行销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国家,在海内外影响很大。
没过多久,胡进京也收到了陈复礼寄来的那一期《摄影画报》。细品老先生拍摄的洛阳牡丹,胡进京佩服得五体投地。“光线、色彩、结构、层次……无一不恰到好处!每一幅照片都如同国画,真正把洛阳牡丹拍‘活’了!”胡进京回忆说。
陈复礼还将部分洛阳牡丹摄影作品收入了《陈复礼摄影作品自选集》。洛阳牡丹和这位大师的名字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走向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记者
邓德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