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0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牡丹花城打造文坛盛事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4 月 30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名人与牡丹花会”系列之七
牡丹花城打造文坛盛事
《洛阳日报》副刊编辑和著名作家葛洛(后中)、李国文(后左二)、贾平凹(前右一)、崔道怡(后右二)在一起。
  多年来,参加过大赛的很多著名作家,如顾工、毕淑敏、杨少衡、杨晓敏等,都曾在文字中忆起那届名动全国的比赛。18年过去了,由“一拖杯”全国小小说大奖赛推出的一大批小小说作者,如今不少已成为全国小说创作的名家。

  1991年牡丹花会期间,《洛阳日报》的组织者们赶赴全国各地邀请评委、嘉宾;1992年牡丹花会期间,后者来到洛阳,参加评审,并游城赏花。这些共襄大赛盛举、又与牡丹花会结缘的文学名家,都在花城留下了自己的故事。

  讲述人

  李黄飞:男,62岁,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编辑,原《洛阳日报》副刊部主任。

  郭金龙:男,56岁,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主任编辑,洛阳日报社广告管理中心主审,原《洛阳日报》副刊部小说编。

    核心提示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一九九一年至一九九二年,洛阳日报社举办了历时一年多的“一拖杯”全国小小说大奖赛。为办成一流水平,组委会特地聘请了以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常务书记葛洛为主任,以著名作家李国文、李準、贾平凹和著名文学评论家《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为委员的评选委员会。大赛十分成功,影响巨大:共收到国内外来稿三万七千余篇,大量作品被《人民文学》、《小说月报》等刊物转载,并被《中国文学》译为英文、法文介绍到国外,作品选集在国内引起轰动。

  大赛催生了由洛阳日报社等单位组建的“中国微型小说学会”;赛后,《洛阳日报》应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之邀,参加在新加坡举行的世界华文小说研讨会,介绍了大奖赛的盛况和经验,赢得一致好评。

   “啥妙法把贾平凹弄来了?”

  著名作家贾平凹素来为人低调。他不善言辞,不喜交际,“难请”也是出了名的。

  1992年4月,《人民文学》副主编崔道怡以及《小说月报》副主编李子干——他们分别是大赛的评委和特邀代表——甫一抵洛,便先后吃惊地询问两位大赛的组织者李黄飞和郭金龙:“你们本事不小啊,用什么妙法把贾平凹弄来了?”原来,贾平凹在《人民文学》和《小说月报》获奖,主办方都曾力邀他前去参加颁奖会,均遭婉拒。

  崔道怡瞪着眼睛说:“他还是《人民文学》编委呢,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李子干摇头道:“我们的奖金可是2000元啊,就那他也不去。”

  “说实话,听到那些文学大家的惊叹之声,我们才真的意识到能把贾平凹请来确实不易。贾平凹肯来,一来,是我们副刊部主任李黄飞与贾的妻子韩俊芳曾是西北大学作家班的同窗,有了这人情关系,我们与贾平凹沟通就十分便利;二来,我们的牡丹花、九朝古都名气够大——贾平凹自己也坦承,没有人能抗拒古都洛阳的魅力。”日前,郭金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笑着道出了贾平凹能来洛阳的缘由。

  您看,1992年4月12日凌晨,刚下火车的贾平凹便对车站路边的小吃摊大感兴趣:“这浆面条闻着怪香哩!”后来在参观东关庙会时,贾平凹夫妇便直奔浆面条摊。一连喝了两大碗浆面条后,贾平凹满头是汗:“美,美,真美!这比坐桌强多了。”

  莅洛的第一天,贾平凹清晨即起,一个人悄悄跑到洛河滩捡石头去了。时至中午,大家正找得心急,他笑眯眯地抱着一块精挑细选的人面丑石回来了——“河图洛书”,作家自然是熟知的。在洛期间,贾平凹除了参加大赛评审活动之外,总是兴致勃勃地从早游览至晚,每到一处总是连说“美得很,美得很”。

  老作家的洛阳情

  大赛的评委之一,是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他曾任《小说选刊》主编,其《冬天里的春天》、《危楼纪事》系列、《月食》等小说作品曾获首届茅盾文学奖、首届鲁迅文学奖和全国短篇小说奖,其散文随笔集《大雅村言》更为读者所称颂。老作家为文立意深刻,性格却是幽默而爽直,不愿为之事不留回旋余地。但对《洛阳日报》发出的邀请,他欣然接受:“洛阳古都味浓,又有华贵的牡丹。”

  他说,一生与文字打交道,最喜之事便是读到好文章,但观赏牡丹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丝毫不亚于读到妙文。在评奖后的座谈会上,赏罢牡丹的他说道:“四月到洛阳来,就应该看花,可这一次却是来看小说,说起来就有点儿煞风景了。”闻言,大家不由得笑了:哎呀,肯定是花儿太美了,老先生全身心投入,竟忘了“本职”了。

  老人话锋一转:“比赛可是另一番花团锦簇的气象。参赛者之众、地域之广、水平之高、引起轰动之大、关心者之多,是一次小小说创作的‘牡丹花会’。”连观两场“花会”,怎能不让爱花的他欣喜?

  离开洛阳后,老作家常婉拒国内许多大报刊的约稿和高额稿酬,却每月为《洛阳日报》撰稿,又联络国内诸多名家为《洛阳日报》供稿。“我不糊涂,各处的约稿信总是一大摞,电话天天有,可我对洛阳有自己的感情。”面对《洛阳日报》编辑的谢意,作家如此回应。

  游洛城,古都迷醉了众人

  在洛游览期间,著名作家葛洛与老伴的恩爱让大家印象很深。两位老人都爱花,终日玩赏而不觉疲倦。

  葛老每发现一处美景,总是“兰、兰”地呼唤着老伴,甜蜜之情溢于言表。葛老的夫人曹兰,也是位老革命,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看到这对革命伉俪如此陶醉于洛城美景,同行者都乐了。贾平凹笑道:“看热乎的,越老越黏越爱呢。”

  李黄飞在他的一篇回忆文章里写到贾平凹在王城公园观牡丹的情形,说他是“爱得静,爱得深”。当年牡丹花会开幕那天,贾平凹便赶赴王城公园看花。牡丹丛中,他正赞叹花朵的硕大,忽然拉着李黄飞低头走开。原来,贾平凹在躲正在摄像的电视台记者。“人多的地方不去。他看花看得真是沉静,不许别人打扰的。”李黄飞说。

  贾平凹的书法和绘画与他的小说、散文同具盛名,但他从不轻易动笔墨。可在洛阳的7天时间里,贾平凹在报社、宾馆、一拖等地,写字不下一二百幅,几乎有求必应,为洛阳的朋友留下了一批墨宝。

  临行前,贾平凹还在座谈会上发言:“洛阳有世间最热闹的牡丹,也有最沉静的卢舍那大佛,感谢给我来洛阳的机会。热热闹闹的牡丹和无言的卢舍那大佛将永远给我昭示。”

  名家笑谈水席

  1992年4月16日晚,洛阳日报社在“真不同”宴请各位评委及特邀嘉宾。洛阳水席那独特的风味、口感,让大家吃得赞不绝口。

  “太美了!太美了!王朔要是吃了洛阳水席,《编辑部的故事》肯定非改写不可。”性格开朗的崔道怡不停地嚷,“李国文亏了,亏大了,不该今天走……哎,子干,比你们天津的狗不理咋样?”接着,又对准贾平凹,“还有你们陕西的羊肉泡?”李子干一边擦汗,一边老老实实地点头:“嗯,不错,确实不错。”贾平凹一边点头,却一边咕哝:“好,好……各地跟各地的风味不一样嘛。”表现出既承认洛阳水席好,又不愿贬低家乡小吃的灵活姿态。崔道怡笑道:“实事求是讲,真好。只是洛阳水席宣传太少了,要是打出去,肯定轰动,绝不亚于川菜!”

  洛阳籍人,在外工作了几十年的《长安》杂志执行主编、特邀嘉宾宋丛敏,却是越吃越懊丧,气得直跺脚:“平日向人家吹起九朝古都,洋洋得意。可人家问:九朝皇帝老儿整天就喝浆面条吗?又心虚得不行。唉,真傻!傻透气了……”贾平凹心好,十分同情:“浆面条可是好东西,养人呢。”都乐。

  热热闹闹中吃完了水席,聪明的服务员拿来了留言簿。一阵谦让后,葛老首先提笔,写下八个大字:洛阳水席,名不虚传。交李子干后,李子干握笔思忖。“词”如泉涌的崔道怡嚷道:“写——莫道天津狗不理,洛阳有个真不同!天津人李子干。”齐叫好。老实的李子干俯首听令。笔传到贾平凹手里,崔道怡又怂恿:“写——吃了洛阳好水席,忘了长安羊肉泡!陕西客贾平凹。”又都笑。贾平凹也笑,却不动笔。都知道他才思敏捷,据说,在老家丹凤县曾有一多子女媳妇向他讨字,贾平凹想都没想挥笔写道:“龙得一子坐天下,猪生一窝拱墙根。”在场的人哈哈大笑,弄得那媳妇十分羞赧。这时,只见他稍一思索,一行漂亮的字随笔尖飞出:“水席,智者之菜也!”轮到崔道怡,他挥笔疾书:“不到真不同,不知真滋味。”写完,掷笔哀叹:“一顿洛阳水席,外地人全成叛徒了!”众皆粲然。(记者 陈曦 文/图)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