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告别江南, 几多收获几多愁
患难夫妻拒吃低保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9 年 5 月 5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八旬老两口情深似海 当街做家具自食其力
患难夫妻拒吃低保
记者 程奇
  老两口相依为命。
  张天聚在认真做木工活儿。记者 赵朝军 摄
  两位八旬老人当街干活

  4月20日中午,老城区人民街32号,一家没有名字的木工作坊门口,电锯轰鸣,锯出的木屑飞到干活者的身上、脸上。站在电锯旁干活的是83岁的张天聚老人,他眯缝着双眼,满是皱纹的脸上渗出大颗大颗的汗珠,不时有木屑沾在他的脸上……

  张天聚的老伴、82岁的蔡娥老人蹲在地上,左手拿着木凳,右手拿着油漆刷子,缓缓地给凳子刷漆。她对电锯刺耳的轰鸣声“充耳不闻”,因为她耳朵有点儿背。

  这样的情景已持续了十几年。

  右眼哭瞎了,手指少一截

  木工作坊分内外两间,外间约8平方米,放着工具和原材料,还有生活用品,墙壁和天花板都被煤烟、油烟熏得黑黢黢的;内间只有4平方米,仅够放一张床、一张桌子。

  “十几年来,俺老两口吃喝拉撒都在这里,难免有点儿脏。”张天聚笑着自我解嘲。

  虽然老两口都是老城人,但自从他俩自立门户后,一直未置房产,在外面租房居住。这间门面房是他们每月花200元租的。

  张天聚的右眼已失明。2001年,他的小儿子得了重病,就在这个作坊内吐血身亡。白发人送黑发人,他天天哭,把右眼哭瞎了。忆起伤心事,张天聚仅存的左眼中含着泪花。

  张天聚的左手食指少了一截。“小儿子死后,我干活有点儿精神恍惚。2002年夏天,我用电锯锯木头,一不小心,左手食指被锯掉一截,疼得直流泪。”

  目前,张天聚的木工作坊主要做些小桌子、小凳子等小型家具。他一天能做4个凳子,摆在门口卖,生意不算太好,精打细算,糊口应该不成问题。一些老顾客看中了他的手艺,上门定做书柜、床等大型家具,张天聚都谢绝了。“俺老了,大木头咱搬不动,给多少钱也干不动了。”他叹息说。

  “共产党救了我”

  两人的一日三餐格外简单:早餐玉米面糊汤和馒头;午餐每人一包方便面;晚餐是馒头和稀饭。有时候买点儿肉、菜,改善一下生活。

  “只要想想自己还活着,我就挺知足。”张天聚笑着说,“要不是共产党救我,1946年我就没命了!”

  张天聚1926年出生后不久,母亲就去世了,父亲也失踪了。1927年,他被张家抱养,张家奶奶对他很好,将他养到9岁。养母对他不好,但他总算跟着养父学会了木匠手艺。1938年,他为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办过事儿。

  1946年,张天聚和蔡娥的女儿刚刚出生20天,养母就向国民党政府告密,说张天聚“勾结共产党”。张天聚闻讯连夜沿着陇海线往东跑,跑到开封市尉氏县时,共产党水坡区游击队救了他。以后,他跟着游击队,参加了淮海战役的送粮队。

  短暂辉煌:当过泥木工会主席、木工厂厂长

  “别看俺现在过得不咋的,过去,俺还当过厂长、工会主席呢。”张天聚笑着说。

  1949年,张天聚回到洛阳。1952年,洛阳市建筑工会牵头成立了市泥木工会,张天聚被选为主席。该工会是泥水工、木工、油漆工、白铁工、黑铁工、电工的群众组织,有会员880人,主要任务是帮助市内各单位的小型住房建设和电器维修。1958年,东北隅办事处成立木工厂,张天聚被选为厂长,带领一帮木工弟兄搞集体化生产……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天聚成为“个体户”,开了个木工作坊。然而,由于家庭矛盾等原因,他不但没发财,连房子也没有。

  儿女无力赡养他们,俩老人还资助孙女上学

  我们感到奇怪:老两口一生养育了4个儿子、两个女儿,在他们的风烛残年,儿女们为何不赡养他们?“我3个儿子、两个闺女在涧西,都过得紧巴巴的,还顾不住自己呢,哪有能力管我?”张天聚笑着说。

  老人坦言:自己脾气不好,与儿女们闹过矛盾,之后来往就不多了。但每年过年,仨儿子都来看望父母。小儿子最听话,和老两口关系最好,生前经常来看望父母。小儿子离婚后,2001年病故,留下一个女儿。小儿子去世后,孙女跟她母亲生活,张天聚每年给孙女生活费。2007年,孙女考上大学,当年张天聚给了她1000元,之后每年资助孙女500元。“

  “俺俩自食其力,没啥丢人的。咱不说是给社会作贡献,起码没有拖累孩子,还能给孩子帮忙,俺俩挺自豪的。”张天聚笑道。

  患难夫妻拒绝政府救助

  十几年来,老两口几乎天天就在自己的小店里忙活,除了偶尔到附近药店买点儿药或到关林批发点儿工具外很少出门。“媳妇耳朵不灵,腿老是疼,我不敢出门,她年龄大了,骨头很脆,万一摔骨折了怎么办?”张天聚说。从1944年结婚,老两口已经共同生活了65年,早已过了“金婚”的年龄。“文革”期间,他曾多次被“红卫兵”抓走,都是蔡娥拾破烂挣钱,给他送饭,堪称“患难夫妻”。

  如今,老两口相依为命。张天聚干活累了,蔡娥给他捶捶背,和他说说话;蔡娥得了肺病,张天聚到青年宫附近的药店给她买了100多服中药,连续3个多月,每天熬好药端到床前……

  老两口的困难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人民街社区一名姓王的负责人主动找到张天聚,让老两口填个表,准备为他们申请低保。张天聚摇头拒绝了:自己有儿有女的,再去申请低保,不是让外人笑话吗?

  “活着,就要干活,能干多少干多少。”张天聚笑着说,“反正俺俩现在吃喝不愁,怪知足的,一切随遇而安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