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丝不苟地维护雕像,是拉姆对自己的要求。 |
|
“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有个印度男人,天天一个人埋着头,默默雕刻佛像,可感动人了。你们能不能来看看?”6日晨,白马寺工作人员王先生打来电话报料。
黑黑的皮肤,憨厚的微笑,衬衣袖口、领口磨得起毛,裤子上残留着不同色彩的涂料痕迹……他就是印度建筑师迪帕·拉姆,来自印度斋浦尔市。当天下午,我们在白马寺见到了这个“老外”。
总在佛殿内外“转圈圈”
2008年年初,拉姆先生和7位同事一起来到洛阳,在白马寺的一片空地上,亲手建起了这座印度风格佛殿。这座佛殿是是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访问洛阳时提议修建的,由印度政府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并派技术人员来华修建。
当年11月,佛殿竣工,7位同事都回国了,拉姆却主动要求留下来,对佛殿内外的雕塑、浮雕进行精益求精的维护。工作时间,拉姆的上衣口袋始终放着一支铅笔和5根不同型号的刻刀,手里则掂着一把印度尖形铁锤和一个电动打磨机。他总是在佛殿内外“转圈圈”,发现一个纰漏,马上一刀一刀地细细修补,然后一点一点地打磨。
今年3月的一天,拉姆在佛殿外“转圈圈”时,因为太专注,一不留神掉进了旁边的水池里,浑身湿透了。“在国内时,同行都知道我是个‘工作狂’!”拉姆说,“把每一尊佛像做得最好,是我的最大心愿。”
身为印度人的骄傲
拉姆的右手手腕,戴着一串佛珠。他将佛珠在记者眼前晃了几下,骄傲地说:“真没想到,源自我们印度的佛教,通过洛阳白马寺的传播,居然在中国影响这么大。”
拉姆坦言,作为印度教信徒,他对佛教了解不多。来中国后,看到佛教在白马寺、少林寺这么受人欢迎,惊诧之余,他也感到很骄傲。
每天上班前、下班后,拉姆都要来到白马寺两位印度祖师的像前,恭恭敬敬地行印度最隆重的跪拜礼。只见他双膝跪地,双手合十的姿势和中国佛教略有不同,两个拇指并拢并高高竖起,之后虔诚地将额头、鼻子紧紧贴在地面上。
拉姆解释说,印度人认为,额头、鼻子是人体的最高处,用这两个器官接触地面,就是“接触神的脚”,能实现自身和神灵之间的沟通。
对中国的别样感受
在洛阳工作、生活了一年多,拉姆和中国人接触较多,也有不少别样的感受。
“不懂汉语,你怎么和中国工人沟通?”记者问。
“打手势啊。”拉姆笑着说,“他们听不懂我的话,我就打手势。需要沟通时,他们也给我打手势。”
中、印两国语言有很多类似之处,这是拉姆最大的发现。他说,印度称呼父母的发音,和汉语的“爸爸”、“妈妈”完全一样,汉语“姑娘”等词的发音和印度的也非常像。
尽管如此,很多正规的沟通、交流,拉姆仍要依靠翻译。印度施工方在洛阳找了两个翻译,拉姆需要的时候,就打电话让他们过来帮忙。遇到急事,他会打电话给翻译,在电话里进行翻译。最忙的时候,他一天打了20多个电话求助。
最爱老式洛阳布鞋
拉姆的脚上,赫然穿着一双老式的洛阳布鞋。“来中国这么长时间,我最喜欢的就是洛阳布鞋。干了26年建筑师,我发现洛阳布鞋最适合施工者穿。”拉姆很得意。
这双布鞋,是拉姆花11元钱在白马寺附近一家商店买的,已经连续穿了3个多月。“洛阳布鞋价格便宜,穿在脚上既柔软又舒适。回国前,我会买很多带回去,作为礼物送给亲戚和朋友,他们一定会非常喜欢。”
在洛期间,拉姆一直在寺院居住,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寺院的斋饭。天天吃斋,会不会感到不习惯?拉姆说,不会。一来,他们整个家族,几百年来一直吃素食,不但不吃任何肉,连鸡蛋都不吃;二来,寺院专门派了一名厨师给他做饭,根据他的口味,不断变换饭菜。
每天晚上为家人祷告
每天上午8时至11时、下午13时至18时,是拉姆的上班时间。下班后,他不喝酒、不上网,一般也不外出。
拉姆唯一的娱乐,就是看他从印度带来的DVD电影光碟。虽然只有十几张碟,可他翻来覆去地看,由于看的次数太多,其中5张已经放不出影像了。
除了看光碟,拉姆习惯坐在房间内默默想念父母和妻儿,回忆和亲人在一起的甜蜜日子。他说,每天23时,他都会虔诚地祷告,祈祷一家人都开开心心的……
属于拉姆自己的塑像
采访期间,记者偶然得知,白马寺僧人释义德,根据拉姆的模样塑了个泥塑,以表达对他的敬意。
得知白马寺僧人给自己塑像,拉姆非常激动。他连连摆手,非常感谢洛阳方面的好意,却不敢收这个雕塑。
“独自留在洛阳,是我自愿的。雕刻这些神圣的佛像,我心中充满自豪感和神圣感,和我雕刻印度教佛像一样虔诚、真诚,比伺候父母更用心。”拉姆郑重地说,“我希望洛阳的朋友能够善待印度佛殿,保护好这些佛像,因为这座珍贵的佛殿,是印、中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记者采访时,洛阳市儿童福利院王芳女士热情地为我们进行了翻译,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