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社记者送上鲜花,老英雄激动不已。 |
|
本社派出车辆专程到新郑机场迎接老人。 |
|
洛阳生殖医院的大夫精心为老人检查身体。 |
|
车过老城时,老人陷入沉思。 |
|
现场:老兵乡音未改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当这一幕出现在眼前时,怎能不让人动情!“来了、来了……”昨日11时,王之平一走出新郑机场,本社记者就送上鲜花,笑着说:“欢迎回家!”
王之平今年92岁,白发苍苍、满脸皱纹,脸颊因情绪激动而微微泛红。大热的天,老人还在白衬衣外套了一件厚厚的黑色马甲。老人笑着说:“我得哮喘病几十年了,不怕热,就怕凉,一冷气儿就上不来。”与老人握手时,我们发现老人的右手食指、中指各断了一截。老人说,手指伤残倒不是因为战争,而是来自战后的艰难谋生。上世纪90年代,他在缅甸开办挂面加工厂,干活时右手不慎卷进机器内,造成伤残。
“你还会说洛阳话吗?”记者问。“离家时间太长了,恐怕说不好哩。”话虽这么说,老人一开口仍是地道的洛阳方言。
落泪:难忘父亲最后的叮咛
据王之平介绍,1917年,他出生在孟津县白鹤镇柿林村(原属王良乡),12岁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洛阳做生意,他在洛阳原县前街完全小学上学,之后在老城十字街一家布匹铺当学徒。1936年,“宪兵学校”在洛阳招生,他看那些宪兵穿呢子制服、腰里挂手枪真是威风,就报名参了军,并踏上抗日战场。抗战爆发后,他的父亲参加了孙殿英的部队在山西抗日,他的堂兄在台儿庄战役中牺牲。1939年,他在江西的国民党汽车团服役,得知父亲在山西打日寇后,他多次给父亲去信,希望能调到太原和父亲一块儿战斗。父亲回信拒绝了他的要求,在信的结尾,老人告诫他:“打老日(指日寇)在哪儿都一样,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不久,父亲在一次和鬼子的遭遇战中牺牲。“不要这山看着那山高”,成了父亲的遗言。
提起那段国仇家恨,老人流下了热泪。
离乡:不愿打内战留在缅甸
抗战期间,作为汽车兵的王之平一直在江西、广西和湖南等地运输军用物资。滇缅公路开通后,他被调往云南,负责从缅甸把军用物资运到云南的保山、龙陵等地。
“那时的路不好,经常被日军空袭破坏,从中缅边界往昆明,需要走一个星期!”老人回忆说。当中国远征军从国内赴缅甸反攻日寇时,他和中国驻印军一起从印度方向开赴缅甸对日寇实施夹击。他当时属于汽车第六团,直属司令部,把军用物资从后方拉到司令部,然后再向前方的部队分发。在缅甸密支那,王之平所在的远征军打败了日军。
此时,上面传来消息:抗战胜利后,远征军将被调到中国东北,和“共军”打仗。王之平不想打内战,也厌恶了战争,就在缅甸成了家,留在那里。
幕后:尽心尽力照顾老人
昨日下午3时,郑州河南龙门大酒店门口,王之平老人登上本社派出的专车,踏上了回家之路。
6月1日,记者得知王之平等9名中国远征军老兵返乡的消息后,迅速和到中缅边界迎接老人的东方今报特派记者路治欧取得联系,双方商定:由洛阳日报社派出专车,到新郑机场迎接老人,午饭后和老人一起回洛。
九旬老人出行,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本报记者和洛阳生殖医院联系,该院院长杨启茂当即表示:“王之平老人是抗日英雄,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照顾好老人的身体。”该院派出外科主任单荣富带着氧气袋等急救器械药品,全程照顾老人的身体。在郑州,单荣富对王之平进行了身体检查,老人的血压、心律、呼吸都正常。
今日,本报记者将随王之平一起回孟津老家,老人说:“在柿林村,还有俺家的老屋呢。”
欲知老人返乡探亲的详细情况,敬请关注本报的后续报道。
(记者 程奇/文 赵朝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