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之平老人和妻妹王秀珍相见。 | |
结婚仨月,丈夫当兵抗日
黑色像框里的老太太,名叫王春珍,是王之平的前妻,1997年已经去世。
在白鹤镇镇政府的欢迎仪式上,王之平突然提出:“我前妻的一个妹妹就住在白鹤镇王庄村,我年龄大了,想不起名字了。”
镇党委书记刘宝兴立即给镇派出所打电话,希望民警能马上协助寻找老人的妻妹。没想到,电话刚挂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突然气喘吁吁地进了门。她紧紧地拉住王之平的双手,泪水涌出双眼。
“你是谁呀?”王之平有点纳闷。
“我就是王春珍的妹妹,王庄的王秀珍啊!”老太太哭着说。
王之平也激动得流下了泪水:“我和你姐结婚时,你还小,一下子真没认出来你!”
“你们结婚时,我出生才20天,你当然不认识了。”王秀珍哭着说,“现在,我都70多岁啦!”
王秀珍说,1936年姐姐结婚时才17岁,比王之平小一岁。婚后3个月,丈夫王之平就当兵离开了家。
王春珍没想到,丈夫这一走,竟然一别就是53年。直到1989年,王之平才第一次回乡探亲。
她独挑家庭重担
王之平说,王春珍不识字,还是个驼背。但她心眼很好,很知道疼人,婚后俩人感情很好。
最让王之平感动的是,继母经常刁难王春珍,王之平看在眼里却不敢说,而王春珍默默忍受着这一切,从来不向他诉说自己的委屈。
王秀珍说,王之平当兵后,继母很生气,天天打骂王春珍,王春珍只能偷偷到娘家抹眼泪。娘家人气不过,但王春珍坚决不让他们出头,“振东(王之平在老家的名字是王振东)是个好人,他出去当兵了,不能让人家的母亲受委屈”。
据王秀珍回忆,那时王之平经常托人给家里寄信、寄钱,姐姐不识字,每次听村里的先生念信时她都是笑眯眯的,晚上却一个人哭泣。
1944年,日本鬼子占领洛阳后,王之平和家里断了联系。此时,王之平的继母已经改嫁,王春珍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堂侄王建国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王春珍一直一个人生活,日子过得很艰难。当时,家里人都觉得王之平这么多年没消息,以为他死在战场了,就劝王春珍改嫁,“图个安生日子”。可王春珍坚定地说:“俺不改嫁,要等俺家振东回来!”
他一直怀着愧疚之心
留在缅甸的王之平,和来自云南腾冲的姑娘刘月英结了婚。婚后,两个人生下六个子女:老大女儿刘玉仙,随母姓,现在香港居住;老二儿子王玉顺,在缅甸曼德勒开了一个挂面厂,兼任旅缅远征军暨后裔联谊会副会长;老三王果莲、老四王果娣、老五王玉芬都是女儿,现在都成了家;老六王建中,在哥哥的挂面厂工作。
抗战胜利后,王之平一度准备回家,连中国的货币都兑换好了,但当时的通货膨胀很快吞噬了这些钱,他无法回家。新中国成立后,因为政治原因,王之平也无法回家。
在缅甸生活初期,由于当地政府不允许侨民拥有固定资产,他一直租房居住,天天在外面打工,苦苦养活四个孩子。直到1971年,他们家才入了缅甸籍,有了自己的房子。
由于政治、现实的原因,王之平一直没有和前妻联系。他多次托人给王春珍捎去“口信”,编造“善意谎言”:王之平已经死亡,请王春珍改嫁。但这些口信一直没有捎到。
刚结婚时,王春珍经常给王之平擀面条、烙饼、熬面疙瘩汤。后来,王之平凭借王春珍教会的擀面条技术,在缅甸开了一家“豫恒挂面厂”。
老二王玉顺有了儿子,王之平听说孟津县城从该县老城迁到了长华村,遂给大孙子起名“王长华”,让全家人都记住他在孟津的那个家。
一开门,突然多了个女儿
解放初期,王春珍的生活很困难,经常揭不开锅。由于王之平在缅甸的事儿逐渐被村里人知道,王春珍的日子更难了。原本沉默寡言的她话更少了。
据王秀珍介绍,当时,她们姐妹几个,经常让女儿、儿子星期天去照顾生活困难的王春珍。大姐的女儿王巧去得最多,对王春珍最好,一家人都在商量让王巧给王春珍当女儿,照顾她的晚年生活。
1966年夏,一个打扮入时的姑娘,敲开了王春珍的家门。一进门,姑娘就跪在地上,哭着说:“大娘,我是王之平的大女儿木兰(刘玉仙的小名叫木兰),从现在起,我就是您老的亲闺女!”木兰哭着说,父亲在信上说“我当兵多年,九死一生,平生最对不起的就是你娘王春珍,你回国帮我照顾她”。
为照顾王春珍,木兰在“文革”前改成中国籍,在汉口华侨学校上学,1967年开始在湖北“上山下乡”,吃了不少苦。但每年寒暑假,木兰都会回孟津老家,陪王春珍一个月。
老邻居周环说,木兰每年来两次,虽然她自己也很困难,但给老人买了手电筒、收音机等当时的稀罕物件。为了补贴木兰的生活,王春珍自己养羊、养鸡,还提前买好崭新的毛巾、牙刷等,剩下白馍让木兰吃,走的时候,不但给木兰塞钱,还给她带小米、柿饼、鸡蛋等。
这次和王之平一起回孟津老家的木兰(刘玉仙)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对于父亲再次成家,大娘从没埋怨过,只是乐呵呵地把我当亲闺女养。”
木兰孝名传遍全村
从1966年到1997年,木兰成了王春珍名副其实的女儿,也成了出了名的“孝女”。
提起木兰,柿林村的村民都会说一句顺口溜——“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今有刘木兰替父护母”。周环等人说,木兰对王春珍好着呢!每次回来,她都给老人做饭,扶老人上厕所,照顾得无微不至。村里人印象最深的是,每次过年吃鱼,木兰都小心地把刺挑掉,一点一点地喂王春珍。
1980年,木兰在武汉有了儿子,她把王春珍接到武汉,一住就是6年。1986年,木兰到香港工作,王春珍有病不能随行,木兰便把武汉家里的电视机、录音机、沙发等,全部送回了孟津。每次儿女放暑假,她都回来陪王春珍生活数月,她还曾把王春珍接到香港住了3个月。
周环回忆说,木兰那时回来,背着女儿,抱着儿子,两手拿着两个大箱子,装满给王春珍买的衣服、食物,村里人都羡慕王春珍有个“比亲闺女还亲的闺女”。
1997年,王春珍因病猝然去世,木兰从香港赶回,料理母亲的丧事。之后三年,每到王春珍的忌日,她都赶回来。
据了解,木兰在香港一直靠打零工生活,丈夫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
亲生母亲非常理解
木兰这般照顾父亲的前妻,她的亲生母亲没有意见吗?
木兰说,母亲刘月英也是个善良人,派木兰回国照顾王春珍是全家人的意见。刘月英还把自己买的皮鞋、衣服等物,托人带到香港,让木兰捎给王春珍。
王之平说,1989年,看到他回来,王春珍哭得死去活来。两人生活了半年时间,他才恋恋不舍地返回缅甸。临走时,王春珍托人从庐山给他买了一根拐杖。直到现在,王之平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这根拐杖。“看到拐杖,我就想起前妻了。人家为我守了一辈子寡,不容易啊!”
虽然王春珍已经去世多年,但她和王之平跨越国界、跨越73年的特殊夫妻情,却成为一段难以磨灭的传说,至今在附近村民中传为美谈。(记者 程奇/文
赵朝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