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吃空饷”,即行政、事业单位编制内人员拿着财政供给的工资却不履行岗位职责。安徽省天长市自2008年10月底以来,对全市所有机关、事业单位展开清查,从万余名“吃财政饭”的群体中清理出318名在编不在岗的“吃空饷”者,每年节省财政支出约400万元。
与天长对待记者采访的开放态度截然相反,记者就“吃空饷”问题在安徽省级相关职能部门采访时却屡屡碰壁,往往是记者刚提及“吃空饷”话题,相关负责人就含糊表示“我们都有相关规定和举报措施,应该不存在这种情况”。即使一些已经开展了治理活动的县市,对记者提出的这一问题也讳莫如深。
按理说,地方党委、政府清理弄虚作假、不劳而获的“硕鼠”乃大快人心之事,相比“标志性建筑”更能获得形象加分。但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态度让人看到,在信息公开问题上,一些地方政府仍然挂着一块“遮羞布”,而且越是群众关注的信息,越被视为“敏感”问题,总希望“点到为止”,怕深究起来暴露出更多问题,以致“引火烧身”。所以,即便是清理“吃空饷”这样的好事,也要“低调处理”。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已经一年多了,政府工作透明度正在增强,但与公众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民主风气日盛,越是公开透明的政府,越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反之,越是遮掩越令人生疑,认为是“做贼心虚”。
对“吃空饷”问题,如果有关地方政府不能正视,只想通过发动一次“战役”、清理一批人进行修补,是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这是开展治理这么多年,“吃空饷”却始终不能杜绝的原因所在。
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视问题的勇气。杜绝“吃空饷”,政府应该先扯下“遮羞布”,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这样才不会无休止地“亡羊补牢”。
(熊润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