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市一中的张老师聊天时,他很有兴致地说起了《老洛阳话》,还提供了一些素材,如:“疙料他妈,疙料他妈的妈,抱个疙料娃;疙料他爹,疙料他爹的爹,唉!疙料真是不啮帖。”
疙料之“疙”,代表不健康、不圆通、难对付、不畅通、别扭之意。此字后面再缀一个材料之“料”字,说明这种材料不随人意,别扭。譬如形容木材,我们常说:“这根棍儿,弯三疙料四,不直展(读niàn音),小料还可以调直,长大了不是栋梁之材。”
用在人身上,就是爱打别,你说东他偏说西:“他这个人,就是疙料脾气,让他办个事儿,我说这样干,他非说那样做。真是用着不顺手,不得劲儿,不啮帖。”
啮帖,在老洛阳口中用的不多,应该是洛阳附近邻县的方言土话,还是可以意会的——“啮帖”是啮合之意,上下牙齿互相咬合,对得准就服帖,对不住就是不啮帖。用在人的身上,是形容该人性子古怪,很固执。
寇北辰 郭弋 闫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