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4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父亲,你的名字重如山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9 年 6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父亲,你的名字重如山
  核心提示

  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今年的父亲节是6月21日。

  “父爱如山”,在很多时候,感受父爱的确就像爬山——山越高峻就越难爬到顶峰,越不容易看到其全部,越无法领悟其真谛。今天我们报道的这几位父亲,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平凡还是卓越,在子女的心目中,他们的恩情都重如泰山,甚至比泰山还要重,因为,他们给予子女最炽热的爱、最浓厚的情、最深远的影响……

  1

  父亲的背

  是被责任感

  压弯的

  父亲:王雪茂(1936—2009)

  倾诉者:儿子王红淼

部分家庭成员合影。(前排右一为王雪茂)

  2009年农历新年,30岁的王红淼生平第一次动手炸了麻叶、麻花,送到父亲的坟前。他拉过自己的儿子,深情地对着坟头说:“爸,你说今年要让孙子带走点你炸的麻叶,儿子替你做了,你尝尝儿子炸的闲食吧。”——他73岁的父亲王雪茂离世时,念念不忘的是6岁的孙子“快要回来吃饭了”。

  操劳半个世纪,个子矮了20厘米

  王雪茂是偃师诸葛镇王窑村有名的“老黄牛”。他有9个子女,负担最重——为了补贴家用,忙完地里的活儿,王雪茂便套上架子车给供销社拉煤、拉农资。

  把煤车拉回村里,要经过两道很长的陡坡。怕累着孩子们,王雪茂总是说:“我花钱找人帮忙牵牛拉车,不用你们去。”其实,他是先推动一边的车轮,用石块垫在轮下使车不向坡下滑,再推动另一边,再用石块垫……每次推车回来,王雪茂就用这种方式将车一点点“搬”上陡坡。

  “父亲每晚回来都累得说不出话,可他仍要把我们抱上一遍,还变戏法般拿出一点零食分给我们吃……”

  “家里有时蒸了白面馍,我爸却没吃过一口,总是让我们吃,他说自己吃不惯。”

  几十年来,王雪茂每天凌晨4点起床,给上学的孩子们准备好早饭后,还要耕种家里的10亩地。

  王红淼说,父亲带着他们赶集时,他们爱喝集上卖的羊杂汤。每次,总是等他们吃完了,父亲才端起碗来将剩下的汤汁喝尽。  

  王雪茂年轻时身高超过1.8米,是村子最显眼的魁梧小伙。半个世纪的强体力劳动,使他的身高只有1.6米了。“父亲的背是被责任感压弯的。”王红淼说。

  “我得治一下病,过年好给孩子们做饭啊!”

  王雪茂6岁丧父,跟祖父生活。14岁那年,祖父病故,他开始照顾自己的生活。

  “成家后,父亲把一切都给了家庭。”王红淼说。去年,看着9个子女先后成家,最小的儿子也有了孩子,王雪茂曾说:“虽然我现在‘走’仍放心不下这个家,但我的任务基本完成了。”

  没想到,一语成谶。2008年4月,王雪茂被查出患有食道癌,病情已到晚期。

  在子女们的“强迫”下,他在医院进行了一个疗程的化疗。之后,他告诉家人自己感觉很好,不想治了,要回家。王红淼说:“我知道,他坚持不做化疗是怕花钱。”

  腊月十二那天,他突然告诉子女“得治一下病”。他说:“我太难受了,炸不成过年的麻花。我得治一下病,过年好给孩子们做饭啊!”

  当天,老人一边到镇卫生院输液,一边还在盘算着过年做饭的事儿:“去年闲食炸得少,孙子回去都没能带走点儿,今年要多炸一些……”

  回到家中,感了风寒的老人开始感觉不适。一天后的凌晨,73岁的王雪茂在床上静静地离去。当时,几个女儿都在隔壁休息,但没有听到老人的呻吟、呼唤。“我爸就是这样,他可能觉得孩子们都睡了,不愿意叫人……”言至此,王红淼流下了热泪。

  如今,离家打拼十几载的王红淼已成为洛阳市区一家饭店的经理。他说他打算写下父亲的故事,“留给后人,让他们知道自己祖辈的善良和勤劳”。

  (记者 陈曦)

  2

  坚强的父亲

  从来没闲着

  父亲:张宜雄(1924—1989)

  倾诉者:儿子张新乐

  张新乐的父亲抱着大儿子。

  1989年的一个冬夜,父亲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一程。那天夜里,父亲想往痰盂里吐痰,他没有叫家人,而是不声不响地从被窝里探出身子去就痰盂。等弟弟发现时,父亲就保持着这样的姿势离开了我们。

  父亲就是这么一个人:坚强独立,做什么事都要靠自己。

  父亲的老家在四川,他不到1岁就失去了父母,从小便在他的叔叔家里当童工。

  父亲15岁时跟着川军走了,后来当上了国民党孙元良兵团的中尉译电员。后来,他在洛阳结了婚。解放后,父亲就随母亲在洛阳生活。

  为了照顾我们兄弟姐妹六个,母亲辞工在家,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全落在了父亲的肩上。父亲并不高大健壮,却干着重体力活:在当时的市搬运公司拉架子车。

  我们六个儿女都曾轮流给父亲当过挂坡的。挂坡又叫拉坡,就是在父亲爬坡时,我们像纤夫一样在前面拉。我从七八岁起就跟着父亲拉车。父亲常常拉煤,那满满一架子车散煤足有一吨重。有时候坡比较陡,我眼睁睁看着父亲被架子车把儿掀起来,摔出去老远。可他却从不抱怨,总是默默地爬起来,继续向前。

  大概是1970年夏天吧,有一次我跟着父亲拉煤,半路上忽然下起了大雨,我们很快就被淋湿透了。下坡时,架子车的一个轱辘突然滚了出去,车子翻了,父亲也被顶倒在地。我跑去扶他,他却已经爬起来了。他让我在原地守着,自己扛着车轱辘去修。

  不知道过了多久,雨幕中又出现父亲的身影,他扛着修好的车轱辘回来了。父亲抚了抚我的头,开始重新装车。他膝头的伤早就被雨水冲得看不清楚了,我心疼父亲,但是我当时只有10岁,车上也只有一张锨,我只能去拾散落的煤块。

  一年四季,父亲拉车时都光脚穿着耐磨的解放鞋,脚指头也总是露在外面。不管是酷暑还是寒冬,父亲都默默地拉着车。很多人一天只拉一趟,到下午1点多就收工了,可是父亲却坚持一天拉两趟,常常天黑才回家。

  1974年,父亲在卸盐酸时被严重烧伤,可是他从医院回来后,又干起了家务活。母亲开始出去卖冰棍,父亲买菜做饭。父亲的双腿被盐酸腐蚀后,仅有成年人的胳膊那么粗,长年拉车使他走路总是驼着背。可是父亲即使一步一步挪,也坚持做家务,不让自己闲着。

  1989年冬天,父亲因为肺心病住进了医院。医院下过两次病危通知书后,我要给父亲喂饭,他还是坚持自己吃。我含泪看着,父亲握着勺子的手直发抖……

  (记者 杨文静)

  3

  父亲,来世

  还做女儿

  照顾你

  父亲:黄丞林(1957年—)

  倾诉者:女儿黄栗

  对黄栗来说,今年的父亲节注定是悲伤的。

  2009年5月24日,仅仅52岁的父亲被确诊为双侧多囊肾,并发肾结石等症。

  而且,灾难刚刚开始。

  想给父亲捐肾,自己竟也有肾病

  刚开始,黄栗对“多囊肾”不了解。

  “多囊肾最终会导致尿毒症,治疗基本没有意义,你还是让你父亲回家静养吧,在医院也是耗时间耗钱。”医生说。

  半个多月来,黄栗终日在网上搜索“多囊肾”,了解越多,她就越心冷。这种病不但无药可治,而且还有50%的遗传几率。

  她鼓足勇气去体检,并暗自祈祷:如果自己的肾脏没问题,就给父亲捐肾。可是不幸的是她的双肾也有囊肿!

  “你多大了?结婚了没有?”医生轻声问她。

  “23岁,结婚了。”其实,她还没有结婚。

  “那就抓紧时间要孩子吧,要孩子越晚,遗传几率越高……”

  黄栗没想到,自己不但不能救父亲,而且到40岁左右也会成为肾病患者,而且最要命的是,她要生孩子的话,也会有50%的遗传几率!             

  变怨恨为悔恨

  其实,黄栗对父母是有怨恨的。

  因为家里穷,父母养活不起4个同时上学的儿女,就把8岁的她送到了湖北她的大姨家。这一去就是5年,直到她13岁。

  “我一直在恨父母:为什么单单把我送走?那几年,我几乎不会撒娇,变得敏感、脆弱,直到青春期,我都觉得自己心理有问题,好像内心有一个洞……”    

  她一直想:总有一天,我要把这种怨气对父母说出来!

  可她没想到,父亲这么快就要“走”了!     

  “我总觉得自己有很多时间去抱怨父母,也有很多机会孝敬父母,可没想到,一切竟然来不及了!”往事令黄栗不堪回首。

  黄栗流着泪说:“如果父亲活到80岁,我可能还会怨他,可如今,我的怨恨变成了悔恨。”

  来生还做女儿照顾你

  黄栗说:父亲是个老顽童,最喜欢的歌曲是“凤凰传奇”的《月亮之上》、《自由飞翔》,即使得知自己患了大病,他也不时大笑,藐视疾病,与老友开玩笑。

  可当他得知自己的病已经遗传给黄栗姊妹俩时,他蒙着被子痛哭:“我死了就算了,为何还要拖累孩子啊!”

  黄栗心如刀割:父亲是多么无私啊!

  黄栗说,她之所以说出自己的故事,不是为了博取谁的同情,只是想告诉天下做儿女的:父母健在时,一定要及时尽孝,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

  黄栗这几天拼命给父亲买东西,可她还是无法消除内心的悔恨。

  “我想对父亲说:来世,我还愿做你的女儿,以便更好地照顾你!”黄栗说。(记者 郑凤玲)

  (本版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