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19日电
审计署19日公布了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跟踪审计结果。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表示,从审计结果看,北京奥运会不是一届最昂贵的奥运会。按固定汇率计算,北京奥组委的支出规模低于上届奥运会,也低于下届奥运会的预算规模。
收支结余超过10亿元
审计表明,仅北京奥运会部分,北京奥组委收入就将达到205亿元,较预算增加8亿元;支出将达193.43亿元,较预算略有增加;收支结余超过10亿元,比预算的4.1亿元增加较多。
其中,收入方面主要来自国际奥委会开发的市场收入和电视转播权收入中按协议分配给主办城市的部分,约占组委会收入的40%;此外,在国际奥委会授权下实施的市场开发收入98.7亿元,门票、住宿、收费卡等其他收入19.6亿元。
最大一项支出是赛时电视转播、住宿、交通、医疗、餐饮等服务支出,高达50.92亿元;此外,场馆改造补贴以及赛时使用的帐篷、活动板房等临时设施投入和租赁支出,赛时计时计分系统、通讯等技术支出,运动员、官员及贵宾住宿餐饮、车辆租赁、兴奋剂检测等支出,这三项也都超过了30亿元。
据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介绍,结余资金将在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之间按比例分配。其中,分配给北京奥组委的资金,将设立体育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发展体育事业,改善体育设施和环境,发展群众性体育活动。
另外,残奥会部分,收入、支出均为8.63亿元。
奥运会门票销售率达95%
审计署还公布了门票等北京奥运会一些重要事项的收支情况。
审计表明,北京奥运会可销售门票共计680.43万张,实际售出646.41万张,销售率达95%,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
社会普遍关注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共支出8.31亿元。
作为奥运历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活动,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支出3.12亿元,残奥会火炬传递支出0.2亿元。
在北京奥组委预算之外,财政部向北京市单独安排了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预算27.5亿元用于北京奥运会相关项目,实际拨款27.03亿元。审计表示,这些资金的投入对圆满举办奥运会、残奥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财务收支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审计结果表明,北京奥组委重视加强内部控制,严格审批预算,不断完善资金使用审批权限和程序,加强对经费支出各环节审批制约,有效控制了开支,资金使用效益总体较好,预算规模得到较好控制。
总的看,北京奥组委各项内控制度比较健全,监督管理比较严格,资金支出得到较好控制,审计未发现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但审计也发现,北京奥组委有的部门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存在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有的项目计划性不强、有的项目预算标准偏高、有的信息系统设备使用效益不高、有的物资采购备用比例较高等问题。
据审计署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介绍,对上述问题,北京奥组委高度重视,及时整改,先后制定、修改、完善内部管理制度10项,并根据审计建议调整项目活动方案,加强管理,压缩开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金超亿元。
北京奥组委8方面支出
场馆改造及临时设施 39.62亿元
赛时计分及通讯系统 32.98亿元
体育器材及运行保障 19.65亿元
转播住宿交通等服务 50.92亿元
开闭幕式及火炬传递 12.72亿元
人员工资等人力资源 14.24亿元
北京奥组委行政运行 18.46亿元
奥运会对残奥会补助 4.84亿元
重要事项收支情况
开闭幕式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共支出8.31亿元。
火炬传递 奥运会火炬传递支出3.12亿元。残奥会火炬传递支出0.2亿元。
志愿者 共招募赛会志愿者10万人,相关支出共计1.71亿元。
门票销售
奥运会可销售门票共计680.43万张,实际售出646.41万张,销售率达95%,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
资产处置
截至2009年3月15日,奥组委账面物资原值为9.09亿元,其中56%的物资已完成处置,实现处置收入1.46亿元。其余物资,北京奥组委计划采取公开拍卖,向公益、福利事业和政府部门捐赠等方式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