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庄村东南处的“皇帝冢” | |
送 庄
地方状况:送庄村位于孟津县东南部的北邙黄土塬上,是送庄镇政府的所在地,东接护庄,西与白鹿庄、朱寨毗邻,南部是东山头、西山头村,北部和梁凹、裴坡村接壤。这里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千百年来,百姓耕种于历代陵墓之间,他们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知书达理,民风淳朴。目前,该村拥有人口3200余人,耕地5000余亩,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市重要蔬菜、瓜果种植基地。
村名由来:送庄村在隋唐时期为清风乡属地,曾被称为“孙家庄”。明朝末年,当地人为追念千年之前的秦王李世民,遂根据典故将村名更名为“送驾庄”,后简称“送庄”。
村名由来多传奇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反映在民间,就数各地那一个个或简洁、或深奥的村庄名称了,它们有的直接出自史实,有的夹杂着百姓的演绎附会,如果将其串联起来,俨然一部生动传神的洛阳历史全书。
送庄,就是这样一个有故事的村庄。
该村的王永安、王玉昉、高如意等老人讲,送庄位于邙山脊背,处在古都洛阳通往北部黄河渡口的道路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乱频繁,这一地区的村落在历史上数度毁于兵火。据文物遗迹和历史资料考证,此地现有村落的形成,始于明朝初年的大移民。
1938年,该村赵氏族人为考证宗族源流,在村寨东南赵家老坟发掘了始祖赵方的墓。墓内有一方刻于明朝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的石券,从上面的文字来看,当时此地的名称为“孙家庄”,属洛阳县平乐保辖区。但到了明朝末年,“孙家庄”就变成了“送驾庄”。
王永安老人解释,这次更名的原因,除了村中孙氏已经衰微,继续用此称谓名不副实外,还与当地代代流传的“为秦王李世民护驾送驾”的故事密切相关。
唐朝建立之初,定都长安,洛阳附近出现了“二十五里双皇帝”的局面,王世充占据洛阳城,称帝即位,李密进占金墉城,自立年号。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命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统一中原。于是,洛阳城北的邙山便成了唐军与王世充、李密等割据势力征战的主战场。
一天夜里,月明星稀,李世民驱马登上邙山高峻之处,察看王世充的兵营,不料被王手下的著名战将单雄信发现,俩人你追我跑,到了送庄一带。目测李世民已在射程之内,单雄信迅速立于马上,张弓搭箭向其射去。眼看秦王就要丧命,一只白鹿突然从旁边的树林中窜出,往上一跃,挡住了飞箭,将秦王救下。这时,唐将尉迟敬德赶来救援,附近村庄的百姓得知秦王身处险境,也纷纷前来护卫。自觉寡不敌众,单雄信只好遗憾而归。当夜,在百姓的相助下,李世民安全返回军营。
后来,为了纪念、附会这段故事,人们把单雄信箭射秦王的地方取名为“立射庄”,把白鹿救秦王所在的村子取名为“白鹿庄”,把百姓送秦王的地方取名为“送驾庄”,相应的还有“护驾庄”、“营庄”等村名。
历史兴衰惹人叹
“北邙山头少闲土,尽是洛阳人旧墓。旧墓人家归葬多,堆着黄金无买处。”唐代诗人王建的这首《北邙行》,可谓生动地概括了邙山的沧桑与厚重。
地处北邙之上的送庄,正如诗中所讲,自古也是陵墓垒垒。在这一个个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墓冢之内,长眠着历朝历代的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他们的生前身后,无不凝聚着或辉煌、或凄凉的传奇故事。
在送庄村,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墓冢,位于村东南约一公里处的田野中。高高的封土上杂草丛生,顶部十分平坦,沿着一条条蜿蜒的小路即可轻松上下,当地人称其为“皇帝冢”。这究竟是哪位皇帝的陵墓?早在清朝乾降年间,洛阳知县龚松林就进行过考证,认为它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第二位皇帝——明宗李嗣源的徽陵。
王永安老人介绍,唐朝灭亡之后,中国进入了群雄混战的大动乱年代,中原相继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除此之外,南方等地也有前蜀、后蜀、吴、南唐等十几个割据政权。李嗣源本是沙陀族人,为河东节度使李克用的养子,13岁即善骑射,勇猛过人,曾在乱军流矢之中救过李克用的命,李克用赞其“吾儿神人也”。李嗣源长期征战沙场,屡立功勋,公元923年,他帮李克用之子李存瑁建立了后唐。
登上皇位,李存瑁骄淫乱政,诛杀功臣,激起兵变,最后在洛阳被乱兵杀死。李嗣源进入洛阳后,称帝即位,是为后唐明宗。在位7年间,他罢宫人,革弊政,废苛法,均田税,使政局和社会得到短暂稳定。公元933年,李嗣源身染重病,得知境内又发生兵变后受惊而死,终年67岁。次年,李嗣源被葬于北邙,号徽陵。
李嗣源死后,他的第五个儿子李从厚继位,是为闵帝。但李从厚在位两个多月,就被父亲的养子、手握重兵的李从珂废黜后毒死,年仅21岁。
接下来,李从珂自立为帝,史称末帝,他在位三年,最终也未能摆脱兵变被杀的厄运。
据史料记载,李从厚、李从珂死后,均被葬于李嗣源徽陵的墓区内,虽然曾贵为一国之君,但到头来封土只有数尺之高,路人见之,无不感叹。
送庄缘何“吃不透”
时至今日,在洛阳、孟津一带,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段俗语:“金平乐,银象庄,吃不透的是送庄。”这段话是讲平乐、象庄、送庄三个村子在历史上曾十分富足,但在王永安、王玉昉、高如意等老人看来,“吃不透”这仨字,还有更为广阔的内涵。
首先,这个“吃不透”与送庄的文风之盛、人才之多分不开。明清时期,从各地迁移至此的人们十分重视教育。据村内高、赵、王三大家族流传的家谱记载,仅从明朝万历年间至清朝末年,这些人家就先后有134人考中秀才,并有数十人通过进一步的考试成为官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明末曾任扬州知州的高曾魁和明末曾任冀州知州的王如春等。
让该村百姓念念不忘的还有一个人物,他就是明朝后期的洛阳名人乔允升。乔允升生于公元1553年,祖居洛阳铜驼巷,后随父迁居孟津会盟。他勤奋攻读,明朝万历十年(公元1592年)考中进士,历任太谷知县、江西道御史、顺天府尹等职,最后官至刑部尚书,是明朝著名的廉吏能臣。他之所以和送庄有牵连,是因为他的原配夫人王氏是送庄王家的女儿,并且长期在送庄居住生活。
至今,村中还保留着一座碉堡楼样的古建筑,上下两层,青砖灰瓦,东西长11.5米,南北进深5.5米,檐高8米多,墙壁厚达0.8米。据记载,此楼建于明朝万历年间,距今有400余年的历史,它原本是乔允升夫人王氏的居所,明朝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乔允升升任刑部尚书,他的妻子被诰封为“夫人”,这座楼就被乡民称为“诰命楼”。
当然,送庄的“吃不透”也与它的富庶有关。许多老人回忆,民国初年,社会混乱,匪患严重,送庄也屡受侵扰。1919年的一天夜里,从洛南来的一帮土匪攻破送庄村寨,大肆抢掠,抢到廪生赵光斗家时,赵光斗为了避免家人被害,便让土匪自行搜取财务。匪徒们四处找寻,从赵家抢得了大量金银财宝,5匹骡马都拉不完。后来,土匪头子要撤退了,便喝问道:“银子还有吗?”正在楼棚上忙活的匪兵搞不清楚,只好回答:“吃不透!”匪徒们没想到,他们随口而出的这仨字,从此竟成了人们描述送庄时的“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