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插图 李玉明 |
|
关林镇陈老先生手上戴了一枚金戒指。1个月前,他觉得金戒指有点旧,便重新打了一下。没想到,金灿灿的戒指竟引起了骗子们的注意,不到1个月时间,竟有三拨儿骗子打起这枚戒指的主意……
昨日,我们在关林市场见到了76岁的陈老先生。
“呵呵,骗子惦记的就是这枚戒指。”陈老先生边说边伸出左手。嘿,还别说,这枚戒指果真显眼,大大的“福”字遮住了指关节。
陈老先生给我们讲起了他3次智斗骗子的经历。
第一次:识破“自来熟”
“第一个骗子是个中年男子。”陈老先生说,他在关林市场有个店铺,5月底,他骑电动三轮车去看店时,在市场门口碰到一个40多岁的男子。
“伯,你来了?”男子热情地跟他打招呼,“到门市上?”
“到门市上。”陈老先生说着话,心里却犯起了嘀咕:这人是谁啊?一副“自来熟”的样子。
“我哥在门市哩,我刚从门市过来。”显然,对方口中的“哥”指的是陈老先生的儿子。
“哦!”陈老先生心里更疑惑了——他儿子是在门市,可儿子似乎没这样的朋友。
“前两年,我调到三门峡当书记去了,去年刚调回洛阳。前两天,我调到咱关林镇当副书记了……两年不见,您不记得我了?”对方说。
“前两天,我到镇里开党员会,好像没见过这个人。”陈老先生心想。
“伯,跟你商量点事儿。”对方说,“我儿子脸上长了个瘤,去了多家医院都看不好。后来,医生说用老人戴过的金戒指打一打就能治好。”
“我把这事跟我哥说了,我哥说您的金戒指戴好几年了,让我跟你商量借用一下。”对方说完便掏出手机,拨了一个号码。
“不信您问问我哥。”对方把手机递给陈老先生。
陈老先生看了他一眼说:“我儿子叫啥?”
对方说:“看您,还不信我?”
陈老先生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说:“我用自己的手机打。”
对方看陈老先生掏出手机,忙说:“这事儿不急,我还有其他事,先走了!”说完溜之大吉。
到门市后,陈老先生跟儿子一说,证实对方是个骗子。
第二次:逗你玩一玩
“第二个骗子的骗术和第一个的差不多。我实在太生气了,隔了不到10天就又遇到一个骗子,于是,我逗了他一把。”陈老先生笑着说,6月上旬,他骑电动三轮车路过零号路,一辆开得很慢的出租车从他身边经过,在离他不远处停了下来。
“爷,您还认识我吗?”从出租车上下来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向陈老先生打招呼。
虽然不认识,但陈老先生以为是认识他的小辈,便向对方点头示意。
“您不认识我了吧?我前两天刚从外地调回来,调到咱镇党委当一把手。以后,您老有啥事情只管打招呼!”对方热情地说。
陈老先生说,当时他就想笑——这个骗子的骗术怎么和第一个骗子的骗术如出一辙,难道是一个师傅教的?
陈老先生不动声色,决定“逗逗”他。
“你是书记了?!可不像,你得换身衣裳,这身行头看起来倒像个骗子!”陈老先生说。
“你找我有事吧?”陈老先生问道。
“小事儿,我孩子头上长了个瘤子,需要用老人戴过的金戒指……”对方说。
老一套!陈老先生说:“我倒是有个金戒指。这样吧,明天我要到镇上开会,到时候我找你去,你把电话号码给我说一下。”说完,陈老先生掏出了自己的手机。
见陈老先生掏出了手机,对方也脚底抹油——溜了。
第三次:戴高帽不管用
提起第三次遇到的骗子,陈老先生说,这伙骗子是3个妇女。
大概在10天前,陈老先生在零号路遇到了3个四五十岁的妇女,她们手里都提着布兜。看到陈老先生,她们就上前说:“老人家,您的三轮车上没货物,拉我们一程吧。”
“老伯,您一看就是好人啊!我孩子得癌症了,听说前面不远处有个老太太治癌症特别拿手,您拉我们过去吧。”“老伯,我们出门就遇到贵人了,您拉我们一段吧。”三人轮流给陈老先生戴高帽。
有了前两次的经历,陈老先生对骗子感到厌烦:“你们看错人了。”
可3个妇女仍不放弃,还在絮叨。
“你们也是有孩子的人,怎么拿孩子赌咒骗人?有工夫干点正事儿行不行?”陈老先生见她们不思悔改,便教训她们。
“老伯,您喝口水消消气,我们不是坏人。”一个妇女还不死心,将一瓶拧开盖子的矿泉水递了过去。
“这水里有迷药吧?要不你喝一口。”陈老先生说。
“看您说的……”3个妇女说着离开了,却始终不喝那瓶水。
总结:遵守原则防止受骗
陈老先生说,他是个老党员,经常读书看报,知道骗子的伎俩,所以不容易受骗。
“我总结了,老年人防止受骗,必须遵守几个原则。”陈老先生说,“第一,不要贪便宜,遇到天上掉馅饼的事,要三思而行;第二,别被好话迷惑了,别让人一戴高帽就找不到北;第三,儿孙自有儿孙福,不要替儿孙瞎操心,以防骗子借儿孙之名行骗;第四,在作决定前,和亲戚朋友多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