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7版:洛阳·社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和谐小院的两项好传统
开展“学校放假、社区开学”活动
广告
汛期来临, 居民安危在心中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7 月 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振兴南路7号院的老太太们常年保持着一种默契。请看——
和谐小院的两项好传统
  瀍河回族区振兴南路7号院有4幢居民楼,楼之间有片不算大的空地,被几棵国槐和法桐庇护着,是院里40多名老太太的主要活动地点。小院里的两项好“传统”,就在这片空地上传承着。

  传统一:义务带孩子

  除非遇到糟糕的天气,每天上午,这片空地就成了一个特殊的“托儿所”。由于院子里的大多数住户是双职工,小孩子需要人照顾,帮忙带孩子是这个院子的第一项好“传统”。

  每天7时许,几位早早起床买完菜的老太太就会坐在这块空地上的一张石桌前等待。二三十分钟后,她们身边就会出现十几个调皮可爱的小孩子——有些是即将上班的职工送来的,有些是打算出门买菜的老人送来的。

  奇怪的是,大人们把孩子往这里一放就转身离开,最多简单叮嘱孩子几句,很少向诸位“保姆”打招呼。对此,李琳大娘呵呵一笑:“大家都太熟了,根本不用交代什么。”

  这项“传统”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提起这件事,院里很多人都会说到李琳大娘,因为她对这件事最上心,对待孩子也最有热情和耐心。哪家的小孩儿什么脾气,哪个小孩儿爱吃什么,凡是经她带过的,她都能记个差不离。有人甚至开玩笑地问她:您是不是会变魔术呀?怎么这些孩子一说想吃什么您就能从家里拿出来什么呀?

  在李琳大娘的带动下,院里很多老大娘都加入到“义务保姆”的行列。从几个月大的婴儿到七八岁的学龄儿童,这些老人都给带,而且带起来一点儿都不含糊:上学的孩子得好好写作业,有什么不会的现场提问现场解答;小一点儿的也别闲着,大娘们组织的游戏你们得认真参加;躺在臂弯里的孩子也别急,大娘们可以抱着你练练“十六步”……

  一晃快20年过去了,老人们“麾下”的孩子也从“80后”变成了“00后”,“住在一个院就是一家人,自家人帮自家人嘛。”老人们如是说。

  传统二:准时搞活动

  与上一项传统的前提一致——只要天气允许,每天下午,这片空地就会从“托儿所”变成“演艺场”。上午还含饴弄孙的老大娘们,这时个个摇身变为文艺干将。

  文艺活动一般从每天15时左右开始。在一段自由活动后,大家就在李莲芝大娘的带领下活动筋骨,接着开展文艺活动,连唱带跳热闹到17时许,之后回家做饭。

  搞文艺活动得有人挑头啊,大娘们隆重推出了她们的“排长”——不对,是“拍长”李莲芝。所谓“拍长”,就是组织大家练习“拍打操”的人。下午孩子们大多在家中休息,带了一上午孩子的老人们就用一套“拍打操”来解乏。(如图)

  “拍打操”?听着新鲜吧,这可是张云霞大娘自己编排的。别看这位老大娘今年已63岁了,可是远近出名的“练家子”,太极拳、扇子舞、健美操……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于是老人被大家封为“舞长”。

  有舞还得有歌。“歌长”冯萍算是这群老人里的年轻人了。她在这4幢楼340户人家中精挑细选,组织了一支合唱队,分声部练习了不少“红歌”。听说我结束采访后要赶回单位参加大合唱排练,她急忙拉住我问:“你们那里缺不缺人?要不我带几个人跟你过去?”(记者 李喆 通讯员 曾东 安宇满 文/图)

  (线索提供者 潘女士)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