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王振华
摄 | |
本报讯 (记者 陈小伟 实习生 宋蕊蕊 通讯员
武善成)
闪动的泪花,源于真挚的感动;热烈的掌声,来自心灵的震撼。8日上午,全国自强与助残先进事迹十省(市)巡讲报告团来到洛阳,4位自强模范和1位扶残助残先进个人的演讲,犹如一堂生动的人生励志课,让现场1300多名古都市民深受教育和感动。
报告会上,全国自强模范、沈阳军区体工队优秀盲人田径运动员、4枚残奥会金牌得主李端(上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副主席、视力残疾人杨佳,双下肢高位截肢、重庆市华蓥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唐毅,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郑州大学二附院院长、“视觉第一中国行动”总队长雷方等,用质朴的语言、动人的事迹、真挚的情感和切身的体验,讲述了各自的感人事迹。
李端: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堕入黑暗
“13年前,一个废弃的灭火器意外爆炸,我走进了黑暗的世界,那一年我18岁。经过痛苦的挣扎,我对自己说:失去了光明,灵魂不能堕入黑暗;看不见道路,脚步不能停滞不前;战士可以倒下,但军人的意志不能被打垮!
“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我两次夺冠。2008年北京残奥会,我打破了男子三级跳远10年来无人撼动的世界纪录,让鲜艳的五星红旗两次升起在祖国首都的上空!我听见9万多名观众和我一起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杨佳: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
“如果说我与大家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大家看得见我,而我看不见大家;可我还在教博士生,还在讲新课,还在组织新的科研项目。失明17年了,我从来没有离开过热爱的讲台。
“我是改革开放后祖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15岁上大学,19岁教大学生,22岁又考上中科院研究生,24岁成为该院最年轻的讲师。失明将我的人生一分为二:29岁之前,我在超越别人;29岁之后,我在超越自己。
“在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毕业典礼上,当我从院长手中接过证书时,他对我说:‘祝贺你,佳,你是中国的软实力!’顿时,全场几千名师生自发起立,为我,为哈佛大学建校300年来第一位获MBA学位的外国盲人学生鼓掌欢呼!那一刻,我激动得哭了。我的哈佛经历证明了中国人是好样的!中国的残疾人是好样的!
“一个人可以看不见,但不能没有见地;可以看不见道路,但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只要我们坚持奋斗,就一定能战胜昨天,超越今天,迎接阳光灿烂的明天!”
唐毅:无腿一样能顶天立地
“我来自华蓥山,家乡的巴山蜀水造就了我这个无腿人的执著与坚强!7岁时的一次意外让我失去了双腿,我只好学着用小板凳拖着身体‘行走’,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好朋友开玩笑说:唐毅的小板凳是世界上‘走路’最多、知识最多的小板凳。
“1985年我参加高考,虽然成绩达到了录取分数线,却因身体残疾无法继续求学。以后的岁月里,我历尽艰难困苦,拜师学艺,1998年,我开办了一家电器修理部。后来,我又不断地在各个领域开拓自己的事业。现在,我的公司吸纳下岗职工、待业青年和农村富余劳动力2000多人,其中有残疾人100余名。‘5·12’汶川大地震后,我两次赶赴绵阳、汶川,捐款50余万元。
“我想告诉所有的残疾朋友:只要敢想、敢干,努力拼搏,我们残疾人的人生同样精彩!”
雷方:随时等待出发
“1998年,我有幸成为‘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国家医疗队的一员。我像赶赴神圣的约会,从队员到队长,再到总队长。我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3次进藏,闯入生命禁区,登上世界屋脊。在医疗队工作的10年中,我做了6000多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帮助他们重见光明。
“我深深地体会到,这是人民的期望、国家的重托!作为一名普通眼科医生,我将随时等待出发,只要国家需要,人民需要,我就毫不犹豫地再次扛起背包,走遍祖国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