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孟国庆 通讯员 胡二波 李刚强) 7月9日,汝阳县人民法院蔡店法庭的法官第四次来到蔡店乡蟒庄村李老更家中,将5000元履行款交到这位68岁的五保老人手中,瘫痪在床的李老更接过“救命钱”后老泪纵横。
今年5月27日,李老更的邻居赵某夫妇下地干活前将家门钥匙交给李老更,交代其如果下雨,请帮忙把晒在房顶上的小麦收了。午后,乌云突变,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李老更连忙赶到赵某家准备收麦,情急之下,他一脚踩空,摔倒在赵某家院中,致脊椎骨折、下肢瘫痪。
得知李老更受伤,赵某夫妇连忙赶到医院,全程护理这位五保户老人,并支付了数千元医疗费。可是,李老更毕竟已经瘫痪,接下来的治疗和生活还需要不少费用。
这笔钱赵某夫妇该不该出?李老更认为,他去给赵某家收麦时摔倒受伤,双方是帮工关系,被帮工人赵某应该赔偿其损失。
赵某夫妇则认为,自己不应该再赔偿,因为他将钥匙交给李老更是担心儿子从学校回来没钥匙进不了门,并未让李老更收麦。即使李老更受伤时确实有为赵家收麦的想法,也是助人为乐做好事,出了事儿怎么能让人赔偿损失呢?何况自己已经为李老更支付了数千元医疗费,花的钱远远超过了其屋顶所晒小麦的价值。
邻里间互相帮忙,却出现这样的意外,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因为这事儿走诉讼程序,对双方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蔡店法庭的法官在李老更托人前来咨询的时候,想到了“诉前调解”程序。
6月26日,法官们冒着酷暑第一次来到蟒庄村,了解到李老更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其今后的护理、生活问题。村委会对此也很头疼,毕竟李老更即便得到赔偿,今后的生活问题也难以解决,万一老人有个三长两短,他们对群众也无法交代。
而平时赵某和李老更两家关系非常好,赵某对李老更在其院内受伤也有些愧疚,但要出钱护理一个瘫痪的老人,赵某担心这是个“无底洞”,所以他也不敢轻易开口作出许诺。因为都有顾虑,两家的心结难以解开。
一个星期后,法官再次来到蟒庄村,进而了解到,虽然李老更没有子女,但是他有3个远房侄子,愿意照顾老人,但条件是老人去世后的房产要留给他们。这个情况使得事件出现转机:毕竟老人最大的护理问题有望解决,如果现在赔偿到位,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随后,法官们第三次进村,召集赵某夫妇、李老更以及他的3个侄子调解。最终,在村干部的协助下,他们从李老更的3个侄子中推选1人与李老更订立遗赠扶养协议;赵某除已支付的医疗费外,另一次性补偿李老更现金5000元。
当赵某交付了赔偿款后,这起棘手的民事纠纷圆满了结。
编辑附言:处理小案子也有大学问,能否让当事各方满意,取得理想的社会效果,关键看办案法官的责任意识,责任心强的法官会替当事人考虑,在办案的同时能化解社会矛盾;责任心不强甚至很不负责任的法官,对当事人的处境漠不关心,一判了之,判决书往往形同一张白纸,有时还会激化矛盾。蔡店法庭的做法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