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创造矿难发生后存活时间最长纪录的矿工是一个叫杰克的澳大利亚人,他吃煤渣喝泥水,在井下270米存活17天又5小时。
如今这个纪录让3名河南人改写。
7月13日下午,在贵州晴隆新桥煤矿透水事故中被困井下25天(604小时)后获救的3名河南洛阳汝阳籍矿工,被转至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ICU病房进行治疗。
【回忆】
连吃了两天树皮
7月12日晚11时,记者赶至新桥煤矿,在煤矿附近一个简易工棚里设置的临时救护点见到了3名生还矿工王圈杰、王矿伟和赵卫星。
“他们创造了生命奇迹。”一名医护人员对记者说。
7月13日凌晨4时许,记者再次来到临时救护点,得知医护人员一直都未休息,守在幸存者身边。
天亮后,王圈杰身体好了许多,对医护人员说饿得很。看到王圈杰神志清醒,记者请医护人员卢维与王圈杰进行了简短的对话。
卢维:“你们在矿井下面没吃的,怎么度过604个小时的?”
王圈杰:“我从被困的第5天起,连吃了两天井下架棚子用的木料的皮儿。”
卢维:“后来为什么不继续吃树皮了呢?”
王圈杰:“吃了两天后,胃疼得厉害,就没再吃了。”
卢维:“不吃树皮了,那你后来靠吃什么生存呢?”
王圈杰:“天天喝渗透水。”
7月13日4时20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杨博士一行抵达晴隆县新桥煤矿临时救护点,了解3名幸存者的身体状况。
“像这样被困25天后还能成功获救的情况,我从来没有遇见过,这几乎已经超出了人体的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杨博士说。
据杨博士讲,由于长时间的饥饿,3名幸存者的皮下脂肪已消耗殆尽,但他们生命指标平稳。目前,医护人员已给他们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等,以增强体能。
据了解,3人以前体重均在70公斤左右,而目前的体重已不到35公斤。
【事发】
贵州矿难16名矿工被困
6月17日,贵州省晴隆县中营镇新民村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6人被困井下。
事故发生后,矿方撕毁下井人员名单,故意瞒报迟报事故并隐瞒下井人数,延误近20小时,耽搁了救援的黄金时间。当地群众向警方举报后,事情才被外界知晓。
7月13日,记者连线了一名当地记者,该记者表示,矿主当时给出的瞒报迟报理由是:自己正组织人员抢救。目前,警方已经控制了煤矿的法定代表人鲁万里等两名责任人。这名记者还说,发生矿难的煤矿距离县城100多公里,之间道路多为山路,而且受强雷电、大暴雨、矿井条件复杂等多重因素影响,搜救工作进展很不顺利。
尽管救援工作进展缓慢,但当地仍未放弃搜救。
【获救】
事故发生时判断准确
据王圈杰说,6月17日,他和王矿伟、赵卫星及一名瓦斯检测员在井下400米左右作业。突然,他们听到“轰”的一声巨响,根据经验立即判断出是发生了透水事故。
王圈杰等4人所在的位置旁边有一条上行的分支巷道,王圈杰、王矿伟和赵卫星迅速朝该巷道跑去。而那名瓦斯检测员因为经验不足,朝下行的巷道跑去。3人在呼喊瓦斯检测员时,突如其来的大水迅速吞噬了刚才的工作面,瓦斯检测员再也没有了消息。
王圈杰等3人将头上的3个矿灯取下,每隔一段时间就用一个矿灯朝被淹没的巷道口照射一下,发出“生命信息”。3人没有胡乱走动,就在事发地坐着,减少活动量,说话也是轻声细语,等待救援。他们所处的巷道通风状况良好,他们还能喝到从地表渗透下来的水。
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后,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下,多支煤矿抢险队立即加入到抢险救援队伍中。
参与抢险救援的晴隆县隆昌煤矿矿长李兴维是最早发现这3名幸存矿工的人,当时他正带领10多名矿工在井下进行抢险作业。
“我们打通了一个被塌方堵住的巷道,勉强从洞中爬过,竟然发现前面有矿灯的光亮。我们朝光亮处爬过去,发现前面有3个人坐在巷道上。”李兴维说,向他们喊话,虽然几个人的声音微弱,可一个矿工仍能清晰地回答:“我们有3个人,都是河南的。”
李兴维告诉记者,一般的矿灯使用8个小时就没电了,而王圈杰他们的矿灯居然还有电,并通过救援巷道向营救人员发出信号,这说明他们很有经验。
7月12日11时35分,救援人员用黑布将3人的眼睛蒙住,然后每8名救援人员用担架抬起一名矿工,慢慢将他们送至井口。早已闻讯的医护人员来到井口为3名矿工输液,以维持其体能。
【家属】
坚信奇迹会发生
7月13日下午4时,记者联系到汝阳县城关镇河西村村支书段青福,他确认王圈杰、王矿伟、赵卫星这3名获救矿工系该村外出务工人员,年龄在34岁到37岁。
据段青福介绍,该村共有7名村民在贵州这家煤矿务工,另外4人当日并未下井,躲过一劫。6月19日上午,王圈杰、王矿伟、赵卫星的家人得到未下井的老乡传来的消息:3人被困井下,即刻动身赶往事发地。
“感谢河南老乡对我们的亲人的关心……”王矿伟的妻子梁玉(音)在电话中说,6月21日,她与王圈杰、赵卫星等被困矿工的家属到达事发地后,被当地政府安排在中营镇一招待所,此地距事发煤矿大约5公里,当地政府让他们耐心等待救援消息。
“我一直坚信奇迹会在丈夫身上发生……”这是梁玉心底的愿望,她没想到,很多人也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
(本报综合《贵阳晚报》、《河南商报》、《大河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