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与邻居大伯家因宅基引起的纠纷应该从20多年前说起。
那时候只要天一下雨,两家之间就会因为修改院里的水道引发一场战争。
记得有一次下大雨,因为疏通院里的积水,两家再次发生争执。新仇旧恨涌上心头,铁锨、耙子等农具交织在倾盆大雨中,使得两家人的纷争演变成一场分不清你我、看不出胜负的混战。
我那时才十五六岁,由于年少体弱,在打斗中,被邻居家的叔伯哥按倒在院里的泥水中,是年迈的祖母冒着被打伤的危险,使出全身力气,把我从下面给拉了起来。
农村人奉行“争气不养家”的老话,这以后,又经过无数次调解、上诉,双方都为此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清官难断家务事”,后来无果而终。我家那两间土瓦房也在我和弟弟当兵期间,被邻居强行拆毁。
一晃多少年过去了,当年曾经不可一世的邻家伯娘也去世了。从前备受欺凌的我家兄弟,如今正值年富力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对待邻居的问题上,我们弟兄几个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冤冤相报何时了”,这种无休止的争吵早已拖得两家人疲惫不堪。
有一次看到古代一名官员写打油诗成功化解家人与邻居矛盾的故事,让我深受启发。想到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我们弟兄几个又常年不在他们身边,总不能让父辈的矛盾再继续下去,何况“远亲不如近邻”,于是我就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我父母都很通情达理,加上那两间房的位置正好位于邻家门前,一辈子从不肯在人面前低头的父亲,这一次终于作出让步,把那两间房的宅基让给了邻居。
去年回老家,看到邻居建起的四四方方小院,我感到十分欣慰,甚至还有感动。因为这是我家让步的结果。我知道步入暮年的父母早已捐弃前嫌,当他们与邻居互致问候的一刹那,我忽然想到鲁迅先生的两句诗“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父亲与邻家大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毕竟血浓于水啊。
(刘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