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非常重视自我保健,并提出了许多养生保健措施。其实,在传统医学中,也有不少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其中许多对今天的我们仍十分有益。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甚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动形养生
传统医学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适度运动对健康有积极作用。古人在实践中摸索出如按摩、气功、太极拳、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人若运动不足,或是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腑功能失调而致病。
进补养生
传统医学十分推崇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补益脏腑、滋养精血。合理进补可以强身防病、祛病延年。进补既要辨证,又要适量,还应考虑顺应四时。
经络养生
经络是遍布人体全身的一个“网络”系统,它控制血和气的运行流动,以保证各组织系统的正常功能。《黄帝内经》经脉篇中说,经络可以控制人体一切功能,具有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的作用。传统医学认为,疏通经络可作为摄生的重要措施,最简便的方法是经常刺激、按摩、针灸人体的三个重要穴位,即合谷穴、内关穴和足三里穴。合谷穴可以防治颜面及五官方面的疾病,内关穴有助于防治心脏病,足三里穴则对五脏六腑特别是消化系统疾病有效。
固精养生
传统医学认为,精血是人体营养物质中的精华部分,是生命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得精血濡养,才能保持正常功能。晚婚、节育等保养阴精措施,可防阴精妄耗,延缓衰老。
顺时养生
人的五脏六腑、阴阳气血的运行应与四时相适应,不可反其道而行之。因此,传统医学提出了顺时养生法则,因时制宜调节生活行为,有助于健体防病。否则,逆春气易伤肝,逆夏气易伤心,逆秋气易伤肺,逆冬气易伤肾。
修身养生
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孙思邈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故常做利于他人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
调气养生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
减毒养生
人若喜怒无常会导致体内阴阳、气血失调,劳累过度会损伤脾气,伤于饮食则生湿、热、痰浊,冒犯六淫、疫疠(传染病),伤之外邪则百病丛生。这些致病因素对人体健康来说均可视为“毒”,通过饮食调理、服用药物及其他措施减体内积聚之毒,可免生疾患,防早衰,延年益寿。
(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