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也有遗传因素
记者:前日刚刚辞世的季羡林、任继愈分别高寿98岁、93岁,他们的长寿之道有什么共同之处?
周岱翰:两位大师都有崇高的品格、平常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才能承受多种磨难。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包括身体和心理都要没有疾病,如果患得患失,整日忧心忡忡,医学上认为这种人容易内分泌失调,身体各脏器功能也会失去平衡。当然,长寿还有遗传背景,家族中有长寿的人,自己也有机会长寿。
要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
记者:不少高寿八九十岁甚至上百岁的大师,都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为什么营养不良反而没有影响他们的寿命?
周岱翰:其实长寿不一定要天天吃好东西,不一定要吃补品。我常告诉病人,对中医补气、补血要正确认识。我的很多肿瘤病人,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家里也有很多滋补的名贵中药,但补多了反而有害。比如人参“补气”,但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有一位病人,用人参炖鸭来补身体,结果火气上攻,眼睛看不清、耳朵听不到了,后来用生萝卜汁才解掉人参的大补。又如“补血”,中医认为“血过多便滞”,盲目补血反而使血管堵塞,所以气血不是猛补就好的。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很多营养过剩导致的“富贵病”就出现了: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这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现在国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绝大多数是和生活方式有关。所以说,要长寿就要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上面提到的这些大师,没有日夜颠倒生活的,而现在的很多年轻人,白天睡大觉,晚上是夜猫子,生活紊乱以致很多以前老年人才出现的疾病,在年轻人身上早早地就出现,如肥胖、高血压等。
健康长寿没有固定的模式
记者:季羡林的养生之道,包括不刻意控制饮食,他说自己什么都吃。这和时下不少人倡导的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海鲜、动物内脏的所谓“健康饮食方式”不一样。
周岱翰:季羡林的观点是对的,其实健康长寿没有固定的模式,不能过度偏激地食用所谓的“健康食物”。现在国外有一个新的医学名词——“健康食物痴迷综合征”,就是指一些人过度痴迷维生素,不吃肉,光吃蔬菜、水果,蔬菜中只吃西红柿、胡萝卜,以为健康饮食就是吃粗粮,一点儿肉都不吃,一点儿动物内脏都不吃。就拿动物内脏来说,由于富含胆固醇,是大脑的必须营养成分,如果小孩摄食的胆固醇过低,会造成大脑发育不良;老年人胆固醇过低,会导致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所以像季羡林那样,什么都吃,平衡饮食才是真正科学的饮食方式。
记者:您平日接触大量肿瘤尤其是晚期癌症的患者,您认为患癌症的病人有什么共同之处吗?
周岱翰:现在的医学研究发现,乳腺癌和抑郁症是一种“共生病”,因为病人心态异常而产生,这在其他癌症病人如男性前列腺癌患者中也同样存在。有的人未病先惊,心理太脆弱,治疗的效果不会好。因此在治疗中,要尝试多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多做心理疏导。
(金羊网)
如果您身边有善于养生的健康老人,您可以向《养生人物》栏目推荐,联系电话:13837943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