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石柱 |
|
文物档案
名称:爨(cuàn)荣墓地及石刻
年代:明代,距今约500年
现址:宜阳县城关乡后庄村
爨荣墓园
性质:碑刻
一个姓,要写30画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能把自己30画的姓写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宜阳县城东约3公里的城关乡后庄村,世代生活居住着爨姓人家,目前有族人七八百口。虽然自己的姓写起来很麻烦,但有人建议用简体字来代替时,他们总是态度明确地说“不”。
虽然说爨姓在宜阳是个小姓,但其在宜阳县的知名度并不低。因为,他们的先祖爨荣曾捐杂粮2100石赈济灾民,皇帝颁旨封其为“义德之士”,清代和民国的宜阳县志均有记载。数百年来,爨荣的义举在宜阳县代代相传。
据宜阳县文管所的负责人介绍,爨荣的生平不详,大致生活在明代初期永乐至正统年间,距今约500年,由陕西迁徙而来。
1918年的宜阳县志记载:明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宜阳遇到大灾,民大饥;爨荣为国分忧,捐杂粮2100石。皇帝颁圣旨云:国家施仁养民为首尔,能出杂粮2100石,用助赈济,有司以闻,朕用嘉之,今特勅奖谕,旌为义士,乃免本户杂泛差役数世,尚允蹈忠厚,表历乡俗。
褒奖义举,建坊纪念
从宜阳县城向东两三公里,公路南边约300米的田野中有一处占地15亩的墓地,这便是爨荣的墓地,现在已成爨氏祖坟。墓园现有墓葬封土丘数座、功德碑一通和两根明代石柱。功德碑高2.3米,为爨荣后人所立。
后庄村52岁的爨氏后人爨青彪说,这两根石柱非常珍贵。明万历年间,当时的宜阳知县纪汝清奉旨为爨荣建造了“纶音褒义”牌坊,将皇帝的圣旨刻在牌坊之上,还亲自为爨荣题了一副对联。牌坊原先建在后庄村爨氏祠堂(现在的后庄小学)前,为青石建筑,四门三柱,纹饰雕刻做工精美,只可惜毁于“文革”期间。唯一保留下来就是这两根石柱,上有纪汝清的题字。
两根石柱均高3米,呈方形圆角,柱面宽26厘米,分别题写着“捐粟活饥民光沐天恩褒义德”、“植槐昌世泽衍看甲科振乔门”,说的就是爨荣赈济灾民被皇帝褒奖和恩泽后人的事。
(记者 陈小伟 实习生 黄晓明 通讯员 黄六锁 文/图)
延伸阅读
爨,字义为烧火做饭、炉灶。爨姓出自古滇爨族,爨氏曾在以云南为中心的南中地区形成相对独立的统治区域,兴盛500余年,唐南诏国建立后逐渐衰落,同化于少数民族中的彝族、白族,也有一部分远去海外,有极少部分流落内地,还保留“爨”的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