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03版:洛阳·城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文化交流立丰碑 历经波折功始成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9 年 8 月 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文化交流立丰碑 历经波折功始成
——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建设始末
  印度风格佛殿。(资料图片) 记者 赵朝军 摄
  方双建

  在古老的中原大地,十三朝古都洛阳城东,中华佛教“祖庭”白马寺西侧,耸立着一座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50平方米、雄伟壮观的巴洛克建筑。这就是印度政府投资修建、白马寺负责管理的印度风格佛殿。

  众所周知,佛教起源于印度,东汉时传入当时的都城洛阳,公元68年中国第一所官办寺院——白马寺创建。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洛阳,在白马寺清凉台上翻译出中国第一部佛教经卷《四十二章经》,为中国的佛教传播与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白马寺作为中华佛教的“祖庭”,还把佛教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白马寺也成为佛教徒心中向往的圣地,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参拜者络绎不绝。

  外交场合抓机会

  推介佛殿获首肯

  为弘扬佛教文化,使白马寺真正成为佛教中心,洛阳市宗教事务局在1997年对白马寺做了整体规划,拟在白马寺的西侧建设“世界佛教寺院荟萃”,请有关专家设计出图纸,有的放矢地向国际佛教界友人推介,以求得佛教界友人的支持与合作。

  2003年春,SARS阴云笼罩着中国,许多外国客人取消访华计划。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战胜SARS之后,由于国外媒体的恶意报道,国外的来访者仍然寥寥。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国展开外交攻势,邀请外国元首来华进行国事访问。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先生就是SARS后来访的重要国宾。洛阳和白马寺在印度人眼里的意义非同一般,所以瓦杰帕伊访华的日程中,安排了洛阳之行。

  2003年6月15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参赞库曼小姐率人来洛,为瓦杰帕伊访洛打前站。库曼一行下榻洛阳大酒店,我作为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负责接待交流业务的副主任负责全程接待。根据印度的习俗,我特地让宾馆为他们安排了素斋。客人到达当天中午,美味的菜肴摆满餐桌,过了吃饭时间却迟迟不见人来。我赶紧让翻译通知库曼,联系后才知道,他们出差是伙食包干,为了归国时能买些中国纪念品,他们嫌宾馆的餐费太贵,到超市买来方便食品,自己在房间里解决了。

  在时任市宗教事务局局长马金永、副局长邱平钦的陪同下,库曼一行考察了白马寺。要返回市里了,库曼一行刚出白马寺山门,我对库曼小姐说:“我们正在做一项宏伟规划,就是准备在白马寺西侧建一个‘世界佛教寺院荟萃’,想请您现在去现场看看。”

  站在西院门口,我说:“那是1992年建起的泰国佛殿,旁边准备建日本风格的佛殿。印度是佛教的诞生地,这里应该有一所印度的佛殿,您看怎么样?请您把这个信息带给印度佛教界的朋友,请他们来洛阳考察访问。”库曼小姐十分认真地看了规划图纸,频频点头。

  印度总理洛阳行

  流连忘返白马寺

  2003年6月25日上午,一架银鹰降落在洛阳机场,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先生率团抵洛。因洛阳机场跑道原因,波音747飞机无法起降,中国外交部特意提供了波音737飞机直飞洛阳。瓦杰帕伊总理先参观了龙门石窟。

  下午,瓦杰帕伊总理的车队前往千年古刹白马寺。众僧打开山门,红毡铺地,身穿袈裟,排列两旁。坐在电瓶车上的瓦杰帕伊看到整齐的僧人队伍,马上要求停车,双手合掌,在大和尚的陪同下走进寺院。

  参拜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祭拜摄摩腾、竺法兰墓地,和白马寺互赠礼品……原定在白马寺活动30分钟的瓦杰帕伊总理有些流连忘返了,离开山门时,他双手合掌主动请求白马寺和尚为他灌顶。

  结果,飞往上海的专机晚起飞了40分钟。

  印度大选换总理

  佛殿谈判遇波折

  2003年11月的一天,印度驻华大使馆公使邵德仁先生给我打来电话说,他要来白马寺,谈建印度风格佛殿一事。我很高兴,马上把此消息通知了市宗教事务局。

  邵德仁先生来那天,天比较冷,我和邱平钦副局长去机场接住邵德仁后,一起赴白马寺,在白马寺监院释印显的陪同下考察了建设用地。邵德仁对建设用地十分满意,说印方准备建设印度风格佛殿,并问道:“你们请示、报批了吗?”我说:“只要你们有意向,我们马上请示、报批。”双方商定等拿到批文后再商谈。

  邵德仁先生走后,市外事侨务办公室和市宗教事务局分别请示省外侨办和省宗教局,省外侨办和省宗教局分别又请示外交部和国家宗教局。外交部很快批复同意,不久国家宗教局的批复也下来了。我立刻和印度驻华大使馆联系,但回答令人失望:邵德仁任期已满回印度了,其他人不了解此事。

  2004年5月,瓦杰帕伊领导的印度政府任期届满,大选后辛格出任总理。我想,印度总理换了,这件事可能要黄了。

  峰回路转喜讯来

  印方主动再联系

  2004年10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从洛阳机场回市区,在车内昏昏欲睡,突然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一个陌生人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作了自我介绍,原来他是印度驻华大使馆刚刚到任的文化参赞罗国栋。他说:“白马寺建印度风格佛殿的事,你们的手续办得怎么样了?咱们见面谈一谈吧。”

  回到办公室,我马上和马金永局长、邱平钦副局长联系,请他们一起去北京谈此事。他们一听是等了一年的好消息,喜出望外地说第二天就去。次日,我们和白马寺监院释印显一行4人乘火车赴京。

  在印度驻华大使馆门口,武警战士挡了我们的驾,我只好打电话请罗国栋出来接。一见面,我们就像老朋友一样聊了起来。他说,中国总理温家宝明年4月要到印度访问,希望把这个项目作为两国的文化交流项目,在两国总理出席的仪式上签字。我们一听激动得差点要跳起来:这个项目若两国总理参加签约,是我们洛阳的荣耀啊!

  双方就建殿具体事项进行了详细的会谈。我方可提供土地约4500平方米,还谈了建成后的基本管理思路;罗国栋谈了准备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提供设计图纸和印度的装修材料等想法。达成上述基本意向后,我们当晚乘车回洛阳准备协议文本。

  在返程的火车上,我们就开始起草协议文本,仔细研究每一项条款。两天后,我们带着中文协议文本又去了北京。就这样,我们多次往返于洛阳和北京,终于形成了最后文件。2005年3月底,我们把中、英、印三种语言的文件样稿递到了外交部亚洲司。

  我虽然从事外事工作20多年,起草如此重要的文件还是第一次,也不知道按照外交规定,双方交换的文本要用对方国的外交用纸。2005年4月初的一天,我接到外交部亚洲司一位女同志的电话,说让我们提供印度的外交用纸。我只好马上打电话给罗国栋,请他提供,他说没问题,请来取吧。

  2005年4月12日,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温家宝总理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出席了《印度在中国洛阳白马寺西侧建造印度风格佛殿的备忘录》签字换文仪式,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代表洛阳签字。这个项目,最终成了两国总理亲自出席签字换文仪式的交流项目!

  建设工程启大幕

  施工图纸令人急

  印度风格佛殿建设工程的大幕正式拉开了。洛阳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

  印度在国外投资建立宗教场所也是首次,所以印度政府也高度重视,让在国际上很有名望的文化名人卡皮拉女士负责。2005年8月,她率领3名印度设计专家,带着精心设计的初步图纸来洛。专家们在白马寺的建设用地上反复丈量,仔细研究,并要求我们提供相关水文资料和地质资料。

  在龙门东山宾馆,印度专家组向洛阳市领导和市建委、市宗教局、市文物局等部门负责人汇报了设计理念,并把图纸通过多媒体展示在众人面前。印度风格的圆顶建筑在中原大地还没有,令人耳目一新。专家组请求把原来的施工面积加大到宽60米、长100米,我方答应了。

  为使工程顺利进行,印度驻华大使苏里宁先生在文化参赞罗国栋的陪同下专程访问洛阳,参观了偃师的玄奘故里。苏里宁大使是中国通,讲一口流利的华语。他说,洛阳这个名字许多印度人都知道,玄奘是印中文化交流的先驱,值得两国人民永远缅怀。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一直不见印方的施工图纸传来,大家都比较着急。2005年9月,市领导高凌芝、陈海勤在我和马金永局长、邱平钦副局长的陪同下专程赴北京拜会苏里宁大使。苏里宁表示十分理解我们的心情,说这项工程是千年大计,图纸正在加紧设计中。

  为了加快进程,市委决定派遣市委副书记赵亚平率团访问印度。2005年11月中旬,赵亚平一行6人到达印度,开始为期8天的访问,我也在内。在新德里,我们首先拜会了印度外交部,希拉佩德副部长在他的办公室接待了我们。办公室不大,面积约30平方米,桌子上堆满了各种文件。希拉佩德说,他们将督促有关方面加紧工作,并安排我们去拜会卡皮拉女士。

  卡皮拉女士曾出任印度驻联合国文化大使,她的办公室就在新德里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里环境优美,树木参天,松鼠跳上跳下,孔雀悠闲地走来走去。

  第二天,在新德里国际文化中心,我们和印度设计专家进行了会谈。专家说:要你们提供的地质资料我们一直没收到,没有它设计工作无法进行。赵亚平听后追问为什么没提供,又立即给洛阳打了40多分钟的国际长途,协调此事。还好,我们在新德里期间,所需的地质资料通过传真提供给了印度专家,我们才松了一口气。

  在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孙玉玺大使接见了我们。他对这一项目大加赞赏,说愿意为我们提供帮助,使项目早日完成。

  印度之行成效显著,施工图纸很快就通过大使馆寄到了洛阳。图纸到了,但还不能马上施工,因为他们标的数据是英制单位,需要进行图纸转换后方可施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第四设计院接到任务后,成立专门小组,加班加点紧张工作。由于印度人的工作节奏和我们不一样,加上语言不通以及技术原因,转换图纸过程中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印度专家又多次穿梭于洛阳和新德里。在双方的努力下,2006年4月份终于完成了可施工的图纸,印度驻华大使馆政务参赞罗国栋先生还亲自来洛参加了工程招标仪式。

  我方施工速度快

  装修石材成瓶颈

  2006年4月26日,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举行开工典礼。印度驻华大使苏里宁、政务参赞罗国栋和印度设计专家,市领导连维良、李兴太等出席典礼,为印度风格佛殿奠基。鞭炮齐鸣,彩旗飘扬,在白马寺印乐方丈的率领下,僧众口诵佛经,为佛殿的奠基祈祷、洒净。

  奠基仪式后,印度方面的工程资金,也汇到了白马寺的施工专用账户上。

  6月18日,佛殿正式动工。印度土木工程专家Yogesh.c.Narang进驻现场,设计专家也经常从印度飞来,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印度人对工作一丝不苟的精神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Yogesh.c.Narang先生已经60多岁了,但整天泡在工地上,对施工中存在的哪怕是一点小小的问题都会直言不讳地提出来,要求纠正。

  建造工作进展顺利,时任印度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戴国兰先生多次从北京赶过来,一起研究施工中的问题,担当起洛阳——北京——新德里间的联络重任。

  我对戴国兰说,主体工程很快就会结束,请向印度外交部通报赶快安排外装修石材。他不相信我们的施工速度,结果土木工程12月底全部完成后,外装修的材料一片也没运到洛阳。我赶紧打电话给戴国兰,敦促他们加快装修石材的采购、运输。可印度方面对我们的反复催促,老是那句话:快了快了。

  一直到2007年3月,我们还没有收到一箱石材,多急人哪!我和邱平钦副局长又去北京和罗国栋、戴国兰商谈。从他们的话语中,我们听出他们是在等国会批复装修资金。因为双方协议是1000万元人民币的总投资,现在仅主体工程施工就花了460多万元,再加上图纸设计、图纸转换、专家穿梭于新德里和洛阳的费用,而且,建筑面积比原计划扩大了,追加费用也在情理之中。

  我们曾建议外装修材料用中国的石材,他们说要用印度的黄砂岩。为了寻找适合代替的石材,时任市宗教事务局局长的李留章听说山西省昔阳县有黄砂岩,便和我利用星期天,开车到昔阳县考察,结果扫兴而归:那里的黄砂岩和我们在印度见到的差别太大了。

  2007年4月9日,印度政府拨付的348万元装修资金汇到了白马寺的基建账户上。2007年7月2日,第一个石材集装箱终于运抵洛阳。洛阳海关给予特别关照,一批一批的石材随后不断运抵洛阳,但开箱后,我们大吃一惊。

  原来,印方石材商发过来的全是毛材料,不能马上使用,还需按照施工的尺寸重新加工!我方人员立即架起切割机,多个工作面同时施工,昼夜不停地加工石材。由于印方石材不能及时供给,工程经常是干干停停,停工待料成了家常便饭。我们向戴国兰先生提出,请印方派来加工石材的专家,一是帮助加工石材,二是帮助和印度石材商联系。没有多久,印方的石材专家马维尔和工人抵洛。

  四周回廊的装修很快有了眉目,但主体建筑巴洛克式主殿的装修却无法进行,因穹顶的装修材料没到全,一拖就是半年多。我们多次催促,但印度石材商不相信我们的速度,仍不紧不慢。后来他到洛考察后才知道装修石材早已告罄,答应马上就有几个集装箱到货。可他的“马上”,让我们又等了几个月。

  印度驻华大使馆始终关注着工程的进展。2007年7月,新任驻华大使拉奥崎女士到任不久就访问洛阳。双方在白马寺的接待室商讨了相关事宜。

  印度政府对佛殿的落成典礼十分重视,最初打算2007年12月印度总统访华时来洛阳参加落成典礼,为此,外交部亚洲司特意打电话来询问工程进展情况。但还是由于石材问题,工期拖延了,印度总统取消了洛阳之行。

  戴国兰还对我说:“2008年6月我们外长要访华,届时他来洛阳参加佛殿落成典礼。”我们共同商定,佛殿2008年3月完工,4月牡丹花会时对信徒开放,6月迎接印度外长。

  为加快施工速度,印方又让石材商派遣6名技术工人到洛阳参加施工。到2008年5月底,佛殿总算完成了工程总量的95%,但还是因为一部分关键的石材没到,工程从10月起基本处于停工状态,只有印度技术工人在雕刻壁画部分做一些技术修整。

  2009年3月13日,最后一批石材运抵洛阳。不到1个月,经过两年准备、近3年施工的印度风格佛殿终于竣工了。

  历尽曲折佛殿成

  中印交流添丰碑

  2009年4月下旬,印度大使馆新任公使麦志达先生在政务参赞戴国兰的陪同下来洛考察了印度风格佛殿工程,对洛阳市在该项目施工中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深表感谢。

  白马寺印度风格佛殿工程,在中印两国友好交流的长河里,仅仅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它饱含着两届印度政府对中印文化交流的重视、对中印两国世代友好的向往,也饱含着印度人民对中华佛教“祖庭”白马寺和摄摩腾、竺法兰两位高僧的敬仰。它是见证当今中印佛教文化交流的不朽丰碑。

  雄伟的印度风格佛殿,从此耸立在中原大地,敞开大门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佛教信徒的朝拜。这里,已经成为一切热爱和平、追求幸福的人们祈祷世界和谐、人民安乐的庄严场所。(作者曾任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