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爱玲给公公做的 “专用垫”。 |
|
10日上午,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我们来到了西工区纱厂北路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家属院,想采访一对夫妻“发明家”。
我们还没见到采访对象,就被邻居围住了。
“你们找刘亚平?可真该好好宣传宣传他和他媳妇,他们太孝顺了,把老父亲照顾得没啥说的!”听说我们是报社的,邻居们你一句我一句说开了,“他老父亲成植物人了,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照顾起来多不容易啊,可夫妻俩没一句怨言……”
饮食服药情况记了十几本
早上7:05喂药,盐酸伐昔洛韦2片,水70毫升。
7:30喂银耳莲子花生汤,水50毫升。
9:30喂吗丁啉1片,水150毫升。
10:30喂青菜、胡萝卜、木耳面条,水20毫升。
11:50喂柚子、苹果汁150毫升,水20毫升。
…… ……
19:40喂荸荠小米汤200毫升,水40毫升。
21:10喂水150毫升。
22:35喂牛尾汤青菜泡馍。
次日1:35喂吗丁啉1片,水150毫升。
3:10喂水150毫升。
5:10喂水150毫升。
这是刘亚平的饮食记录本中记录的部分内容。这样的本子有十几个,以规整的表格记录了老人的饮食、服药乃至血压、翻身、尿量、体温情况。
刘亚平的父亲刘顺安1992年因脑出血引发偏瘫。2008年2月,刘顺安再次发病,成了“植物人”。2009年1月,刘亚平把父亲接到了家里,和妻子黄爱玲承担起照顾父亲的重任。
黄爱玲原在烽火广告公司上班,为了更好地照顾公公,她辞去了工作。
“老人吃喝拉撒都需要人照料,我走不开。”黄爱玲说,病人需要营养,她买来桂圆、大枣、莲子、花生、木耳等,变着法做好吃的,再打成糊糊,用针管通过鼻饲管打进公公胃里。
“我对我妈有意见,我儿子都快两岁了,她没有帮我带过一天孩子。”黄爱玲的女儿“抱怨”说,“妈妈总是说,你爷爷身边离不开人,你就辛苦辛苦吧!”
“发明”导尿器和专用垫
虽然经济条件并不宽裕,但刘亚平夫妻为父亲花钱毫不吝啬。
医生说,让老人多听听他喜欢的评书也许能唤醒他,刘亚平毫不犹豫地买来MP3和最贵的助听器。
医生说,喝牛奶对老人身体有好处,黄爱玲买来50多元钱一箱的牛奶,通过鼻饲管一针管一针管打进公公胃里……
为了让老人少受些罪,夫妻俩还搞起了“发明”:
一个被截剩一半的矿泉水瓶,底部挖了一个洞,用塑料导管引到了一个输液瓶内,一个方便的“导尿器”就在刘亚平手中诞生了;
黄爱玲则发明了瘫痪病人“专用垫”——有大有小的圆形棉垫子,中间都被挖了个洞,“大的垫在耳朵下,小的放在胯骨部位,因为父亲长期卧床,这是为防止他擦烂耳朵、臀部生疮,我媳妇专门设计的。她为设计这个东西用了一周时间呢!”刘亚平又拿出4条用秋裤截成的裤腿,“这是她怕父亲在换尿布时着凉,专门做的。”
“其实我父亲也得了偏瘫,可我姐总是说‘咱们姐妹7个,爸有你们照顾我放心,我公公这里更需要人’。”黄爱玲的妹妹黄巧玲说,“我从不怪姐姐。”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刘亚平、黄爱玲夫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这句话作出了最深刻的诠释。
社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