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6版:60周年见证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数字记忆
超英:那个时代“雄心”的烙印
我爱我名
有错就改
广告
红旗插上了龙门石窟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9 年 8 月 1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红旗插上了龙门石窟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龙门石窟的全景。 (涂伯乐翻拍)
  60年,洛阳翻天覆地,经历重大变革。本栏目拟对洛阳解放以来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进行回顾, 通过讲述的方式,再现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近期,我们拟对洛阳解放以来发生的一些大事件进行报道,比如:一五计划重大项目选址洛阳;广州、上海等地工商业户大批迁洛,支援洛阳建设;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偃师岳滩成为全国“优质、高效、低成本”小麦栽培技术发祥地。如果您是这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知情人,敬请拨打电话66778866,或联系记者陈运团(13503797759)、李喆(63870831)。

  

  旧中国龙门石窟饱受摧残

  学生时代,记者常去龙门石窟,看着被盗凿和损毁的佛像,心里很不是滋味。讲解员的解释是:这是因为西方帝国主义分子的盗凿以及“文革”时期的破坏。不过,讲解员的解释并不完全。

  旧中国,国民党政府腐败,官僚机构人员无所作为,龙门石窟区以锣鼓洞(今龙门西山珍珠泉一带)为界,以北归洛阳县管辖,以南归伊川县管辖,龙门一带由此成为两县交界处的“两不管”地带。这种状况致使无赖之徒肆意盗凿而无人过问。

  龙门石窟研究院2006年的一篇报告显示:1965年,原龙门文物保管所所长马玉清,将曾被胁迫盗凿龙门石窟文物的偃师县杨沟村石匠王光喜、王水、王惠成三人邀请到龙门石窟,请他们谈谈当时盗凿情况并到现场帮助寻找盗凿点。

  1930年至1935年,杨沟村伪保长王梦林等人采用欺骗与强制手段,迫使石匠深更半夜摸进洞窟进行盗凿,还派土匪持枪站岗,怕惊动龙门、魏湾附近的老百姓。王光喜说:“常去的有我、王水、王惠成三个人,主要是盗凿宾阳中洞北边‘孝文帝礼佛图’中的佛像。”

  据1965年初步统计,龙门石窟被盗凿痕迹有720多处,大多是民族败类勾结外国文物贩子所为。

  如今,龙门村的老人们还能回忆起来,“龙门二十品”(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是魏碑书法的代表)以前曾被当地的“刀客”(土匪)挖下来不少,按照“一个字八块大洋”的价格公开在龙门售卖……

  不过,有的外国人也对龙门石窟的保护作出过贡献。民国时期的河南博物馆馆长关百益曾回忆说,1932年9月,为了修建龙门西山下的石道,建筑工人奉命开采山石,炸毁佛龛不计其数。所幸被到此游玩的一对外国夫妇发现,告知当时的洛阳县长,才制止了这一行为,保护了西山石刻,但东山石窟还是遭到了大面积的损毁。    

  旧中国,龙门石窟灾难深重,除了被肆意盗凿和破坏外,周边的环境对龙门石窟也构成了严重危害。当时,龙门石窟周围遍布石灰窑场和采石场,大规模地采石以及窑场排放出的滚滚浓烟,加速了岩石的风化和衰变,使人痛心疾首。

  龙门石窟回到人民手中    

  “平地一声雷。1948年春天,洛阳解放了,红旗插上了龙门……”

  这段话出自龙门文物保管所首任所长马玉清的回忆文章。

  新中国成立后,对龙门石窟的人为破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人民政府设置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公布了包括龙门石窟在内的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颁布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法规,使人为破坏终于得到有效地控制。

  马玉清的回忆文章中说,当时龙门属洛阳县管辖,1951年4月15日,时任马村农会主席和党支部书记的他到区里汇报工作,区长说:“老马,县里成立了龙门森林古迹保护委员会,区里决定让你去哩。”既然是组织决定,马玉清便爽快地答应了:“中啊!”

  1951年,龙门森林古迹保护委员会成立,龙门石窟的治理与保护走上了正常的轨道。1953年3月,龙门文物保管所成立,工作人员只有5名,主要任务是保护龙门石窟的安全,杜绝人们在石窟附近采石烧石灰。保管所第一任所长就是当时51岁的马玉清,这位普通农民没有什么文化,拿他自己的话说“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他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保护龙门石窟做了大量工作,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龙门石窟。

  马玉清已于1975年去世,但人们至今没有忘记他和他的同事为保护龙门石窟所做的一切。

  当时的龙门石窟区一片狼藉:道路不畅,杂草丛生,野兽出没,洞窟窟底满是淤泥,稍不留神就会踩到蛇之类的东西;那些长期以此为巢的飞鸟、蝙蝠每当受到惊吓,就像无头苍蝇似的四处乱飞,吓得人心惊肉跳……那时候,马玉清他们每天到窟区清理淤泥,疏通道路,排除危石,安装栏杆……从天亮干到天黑,从冬天干到夏天,任劳任怨、恪尽职守。   

  我与龙门同新生

  《我与龙门同新生》——1964年10月4日,在《河南日报》纪念建国15周年的专版上,马玉清的这篇文章赫然与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报道并列在一起。

  到龙门文物保管所工作后,为了了解祖先留下的历史瑰宝,马玉清从扫盲认字开始,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历史和考古知识,逐步由一个农民转变成为一个“龙门专家”。

  马玉清和他的同事逐个调查石窟佛像、佛龛,统计得出:“龙门山上有九万七千三百零六尊佛像,一千三百五十二个石窟,七百五十个石龛,三十九个宝塔,三千六百八十品题记……”为保护石窟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洛阳开始大规模工业建设后,龙门石窟经过不断整修,逐渐成为一个美丽的风景区。过去穿过石窟区去伊川县的道路也被改到西山背后,景区被封闭起来,受到妥善保护。

  1961年,马玉清主持编纂了新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龙门石窟的学术著作《龙门石窟》。他从一个农民成长为专家的经历,正是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发展的见证。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