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0版:60周年见证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在前线
拍卖公告
沧桑亲历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对印自卫反击战,我在前线
记者 程奇 实习生 芦夏
  庞同义(左一)、王同良(左二)、高竹林(右二)、叶玉锁(右一)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前的合影。

  记者 陈占举 翻拍资料照片

  60年,共和国沧桑巨变,大事迭现。如果您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60年大庆油田开始全面开发,1960年3月中国登山队首次在世界登山史上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等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或见证者,并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拨打联系电话66778866,或联系记者程奇(13837962022)、 陈占举(13937967110)。  

  

  回忆:当时我在达旺中国军队指挥部工作

  近日,庞同义、叶玉锁、王同良三位西藏军区老兵相携来到本报编辑部,庞同义老人讲述了他参加这次战役的经历。他说:“对印自卫反击战中,作为西藏军区某通讯技术教导团战士,我随东段中国军队指挥部前进,在‘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达旺工作数月,见证了这场反侵略战争。”

  这3位70多岁的退休老人,均于1956年在洛阳入伍,都在西藏军区某通讯教导团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参与了西藏平叛、对印自卫反击战。对印自卫反击战时,庞同义在东段,随西藏边防部队司令部挺进到达旺地区,为指挥部和大功率电台提供发电服务;叶玉锁则在东段西山口-邦迪拉方向负责为部队供电;王同良作为第二梯队留守拉萨,随时准备增援前线。

  斗志:印军得寸进尺,战士们急得手心冒汗

  王同良说,印军对中国领土的“蚕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1959年8月和10月,印度军队在中印边界东段和西段制造了朗久、空喀山口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官兵多人。之后,中方希望谈判解决领土纠纷,印军却继续推行“前进政策”,非法占领了1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经常打死打伤中国哨兵和藏族牧民。

  “一个个令人发指的消息传来,战士们义愤填膺,手心都攥出了汗,纷纷请战,想狠狠地教训这帮侵略者。”王同良说,“对印作战,部队根本不用动员,看到身边战友、老乡身上发生的惨剧,战士们的肺都快要气炸了,每个人都盼着打仗。”

  面对侵略者,西藏军区根据上级指示,正在积极备战。1962年9月底,西藏军区在中印边界一个叫“麻麻”的山沟内设立前线指挥部,司令员张国华中将率军区高级领导进驻这里,调兵遣将,准备反击作战。

  当时在指挥部负责发电的庞同义回忆,所谓指挥部,不过是在山沟里设置四五个碉堡,同时设立大功率电台。他在碉堡外搭起一个帆布帐篷,负责给指挥部发电、供电。不久,西藏军区召开誓师大会,叶玉锁正好在会场。他回忆说,张国华把毛主席的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作为战斗口号,要求全体官兵“狠狠地打,打出中国军队的威风,一仗打出30年的和平”。

  据叶玉锁回忆,当时,我方指挥官是张国华中将,印军指挥官是考尔中将。其实,刘伯承元帅是张国华的幕后“高参”,刘帅不但参与了战略战术的制定,还提出“斩头、去尾、剖腹、挖心”的作战方针,要求干脆利落地结束战斗。

  对手:“炮打得准,但工事修得差”

  自卫反击战打响后,我军很快便瓦解了印军防线,打得对方溃不成军。23日,我军占领达旺地区。张国华率指挥部移到达旺,就近指挥战斗,中央军委派一位少将参谋到指挥部工作。

  庞同义经常听作战参谋们谈论印度军队。印军大多是雇佣军,一个普通士兵的工资都超过我军排长的津贴。他们年龄也较大,很多人都留着胡子。他们说:“中国军队都是娃娃兵,连胡子都没有,根本不会打仗。”开打后,我们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他们的想象,他们被打傻了。

  我军作战参谋们发现,印军有两大特点:一是炮打得很准,二是工事修得很差。印军修的据点、碉堡不经打,我军不用多长时间就能拿下。但“麦克马洪线”以南地区毕竟长期控制在印度人手里,印军已进行过详细测量,所以大炮打得很准。

  一天,北京派来两名战地记者,印军得到的情报却是“中国来了两位首长”,当晚就进行炮轰,两位记者当场牺牲。

  影响:“印军真被我们打怕了”

  我军进展非常快,指挥部也随军不断南移。庞同义没有随指挥部行动,而是留在达旺,为这里的大功率电台提供电力保障。

  庞同义发现,印军后勤保障做得较好,他们毕竟是“本土作战”,可以很方便地通过飞机、山地车运送弹药和给养。我军攻占对方战壕、碉堡后,常常发现很多没有开箱的洋酒;对方空投的罐头等物资有时误落在我方阵地,战士们打开罐头,发现里面盛的大多数是牛奶和大米稀饭。

  渐渐地,我军俘虏的印军士兵越来越多,大多经达旺运送到西藏的错哪。庞同义说,我军对俘虏非常优待,不但给他们统一发放蓝色棉衣,让他们顿顿都能吃到肉,而且供应当时国内尚属“奢侈品”的中华香烟、中华牙膏。

  庞同义还记得,我方主动后撤时,一名参谋突然想起,一份文件忘在原来的指挥部,就带了几个人回去拿。有趣的是,驻扎在原指挥部有一个连的印军,看到这名参谋突然跑过来,这些印军士兵吓得掉头就跑,一个比一个跑得快。“这一仗,真把印军给打怕了。”庞同义笑道。

  骄傲:我们是仁义之师,打的是正义战争

  自卫反击战后期,我军主动后撤至“麦克马洪线”以北20公里处。我方这一决定至今仍有争议。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当时更是想不通。

  但军令如山,战士们只能遗憾地撤离“西藏的江南”。

  打了胜仗,为什么要撤兵?庞同义说,从战略上说,我们是仁义之师,进行的是正义战争。当时国际形势比较恶劣,美国、苏联两大阵营支持对手,我军主动后撤,可以赢得国际声誉,维护国家形象。从战场的整体态势看,我国尚处在“三年罕见自然灾害”期间,我军孤军深入,后勤补给非常困难。对方举国动员,用飞机、铁路、公路运输,我军的枪支弹药主要靠牦牛和人力,翻山越岭搞运输。最要命的是,冬季马上到来,我方一侧大雪封山,运输会更加困难。

  叶玉锁拿出一个绿皮笔记本说,参加自卫反击战的战士还是有“报酬”的,中央慰问团给每名战士赠送了一根圆珠笔、一条毛巾、一个茶缸和一个笔记本。笔记本扉页上写着两行大字:“不愧为伟大的人民,不愧为伟大的军队。”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