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8版:洛阳·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我眼中的美国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8 月 19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美国很多地方也很“破”;所谓的“自由”其实很有限……请听洛阳老乡王晓明述说——
我眼中的美国
记者 李英杰/文 王晓明/供图
王晓明
  俄克拉何马爆炸案纪念碑。
  美国,有人说那里是天堂,也有人说那里是地狱。天堂也好,地狱也罢,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冷战结束后,这个地球上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就是美国。美国一个“次贷危机”,就能让全世界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寒;美国人要全球“反恐”,让远在东方的亚洲人民都感到不安。

  刚刚从美国回来的洛阳老乡王晓明则说:美国就是美国,有它先进的地方,但很多地方其实也很“破”。

  1

  有很多地方很“破”

  王晓明是洛阳兰迪公司一名工程技术人员。2007年12月和2008年5月,他先后两次赴美,为那里的工厂安装调试钢化玻璃生产设备,前后历时近半年。工作之余,他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真实的美国,用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这个“超级大国”。

  两次赴美国,晓明先是去了科罗拉多州和新泽西州;第二次则去了佛罗里达州和俄克拉何马州。应该说,这些州既不是繁华的美国东部,也不是处于“阳光地带”的西部,但很多地方“破”得还是让人感到惊讶。

  “美国人还需要中国人为他们生产钢化玻璃生产设备吗?”笔者有些好奇地问。

  “这恰恰是很多国内人的误解,美国为什么就不需要中国的生产设备呢?事实上,美国很多地方并不比中国先进多少。”

  就是在丹佛市,晓明上下班的时候,经常会吃惊地看到路旁的黑色木头电线杆子。他说:“这些电线杆还是我们小时候在国内看到的样子,如今你在中国农村都很少见到这么破旧的木头电线杆了。”

  工作期间,晓明住在工厂附近的旅馆里。旅馆里的空调再次让他惊讶,这种破旧的窗机,如今在国内早已难觅踪影。晚上休息的时候,晓明经常要把卧室的窗机关掉,才可以睡个安稳觉。走廊拐角制冰机的轰鸣声更是惊人。看来对待这些电器,美国人的态度是“小车不倒只管推”。这也就不足为奇,为什么中国的海尔等家电行业能在美国安家落户,中国的消费品为什么能占据美国市场。

  2

  “个人至上”深入人心

  尽管早就知道美国是一个“个人至上”的国度,但在这里工作期间,晓明还是时时处处感受到美国人的“自我”。

  对很多美国人而言,工厂也好,企业也罢,都是赚钱养家的地方,大家都不愿意和其他人有更多的瓜葛。有一个细节是:很多同事的手机都有两个号码,一个是用于工作联系的,另一个是私人号码,当地的美国人把工作和私人空间完全隔绝开来。

  到了周末或者节假日,美国人之间是很少来往走动的。而在当地,每家每户的房子都相隔较远,一幢幢相互独立(穷人则住公寓的房子),真应了中国道家所说的:“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美国人的这种生活方式,让晓明在美国的生活倍感寂寞。他感慨地说,之前他很奇怪美国这样一个科技那么发达的国度,基督教却深入人心。到了美国才知道,要想在这里生活安心,真的要皈依某种宗教,否则会寂寞得发疯,灵魂觉得无所皈依。

  3

  所谓“自由”也有限度

  即便奥巴马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但种族主义依旧是美国挥之不去的阴影。所谓“自由”,也是很有限度的。

  丹佛位于举世闻名的科罗拉多大峡谷腹地,附近的科罗拉多国家公园、印第安部落纪念碑、黄石公园、盐城湖等,都是闻名世界的旅游胜地。中国人对这里也不陌生,因为在美国西部片中,牛仔在大峡谷纵马驰骋,或者旅行者抗击印第安人袭击的场面,让这里的风光已经成为一种标志性符号。

  10月8日是美国国会所确定的全国节日——“哥伦布日”。几年前的那一天,居住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的意大利裔居民举行了一次庆祝游行,这一行为引起了当地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举行了抗议游行,其中打出的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正如国内中学世界历史课本上的那句话:“牧歌式的‘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即便在今天,当地印第安人的生活也并不令人乐观。

  一天晚上,几个黑人孩子在晓明住的社区燃放烟花玩乐。这种行为在中国国内虽说也被禁止,但美国人的反应还是让人很吃惊:不到5分钟,两辆警车就开着警灯、拉着警笛来到现场,当即把几个黑人孩子带走了。

  晓明说,他理解的美国“自由”大约是这样:你不妨碍别人,你就有充分自由;你要妨碍别人,那是一点儿“自由”都没有。

  4

  俄城恐怖爆炸案是美国人所为

  晓明第二次赴美,正好是“5·12”大地震前5天,目的地是佛罗里达州的彭萨克拉和俄克拉何马州府俄克拉何马市。

  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他的美国同事克里斯就急匆匆地告诉晓明:“王,中国地震了,你知道吗?”问明情况后,晓明赶忙打电话到家中询问情况。为此,晓明对克里斯心存感激,在后来的交往中,克里斯成为晓明在美国少有的朋友之一。

  随着交往的增多,克里斯经常开车带晓明出去走走看看,而俄克拉何马爆炸案纪念碑就成为他们必去的地方了。晓明说,美国的公共建筑尤其是政府机构大楼,绝对没有国内的建筑那么气势恢宏,但爆炸案纪念碑是个例外。原来的联邦政府机构大楼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纪念碑、人工水体、草坪。草坪上,近200个椅子状的墓碑密布期间,每一个“椅子”都代表一个在爆炸案中无辜受难的亡魂,碑上可以看到受难者的照片、姓名。到了夜间,这些“椅子”都会亮起来,让人们回忆起10多年前那惨痛的一刻。

  1995年4月19日,27岁的美国青年麦克维将一辆装载7000磅炸药的卡车,停在联邦大楼托儿所的窗下。1分多钟之后这辆车自动引爆,俄克拉何马城9层高的政府工作大楼被炸。这次爆炸事件造成168人死亡,其中包括19名儿童,500多人受伤。在“9·11”事件前,它被认为是发生在美国本土最严重的恐怖主义行径。1997年,美国联邦法庭对麦克维实行了注射死刑。

  麦克维为什么要这么做?克里斯有他的解释,他用手比划着说,美国政府以前很小,现在“BIGER AND BIGER(越来越大)”了,意思是政府权力过于膨胀,侵害了普通公民的权益。

  5

  美国朋友克里斯

  克里斯是爱尔兰人后裔,也是位典型的美国人,在短短几个月的交往中,晓明喜欢上了这位爽直开朗的美国朋友,从他身上,晓明看到了美国人善良而乐观的一面。

  一般而言,美国人是很排外的,更不用说从意识形态完全不同的中国来的客人了。但克里斯是个例外,他和妻子都十分向往中国,也十分喜爱中国文化,因此对晓明格外热情。当晓明工作完成回国之际,为了方便送晓明去机场,克里斯夫妇还邀请晓明到自己家住——了解美国的人都知道,这是格外地破例了。进家门前,克里斯开玩笑地说:“请你来家里的事情,我的妻子已经批准了。”

  除了让晓明来家住,克里斯当晚还特意请他到附近一家富有美国地方特色的餐馆吃饭。第二天一大早,克里斯开车把晓明送上了返程的航班。

  克里斯一家的盛情款待成为晓明在美国美好的回忆之一。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