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卫生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正式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设工作。建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意味着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要负起更大的责任,让全体公民能看得起病,用得起药,不用贵药就能治好病。期待这个制度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重庆市公安局上周公布了两个月来“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成果:67名黑恶团伙首犯落网,1544人被捕。被捕者当中,包括一些身家亿万且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政治光环的“教父级”人物。群众在拍手称快的同时,也不免感到触目惊心:这些“黑老大”是怎么戴上“红帽子”的?
历时8年打磨,收录8300个汉字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已经面世。《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是为了“使汉字更好地遵循统一的规则”。
一些“整形”后显得有些怪模怪样的字引起人们热议:好好地写了几十年,为啥要折腾成一个新样子?汉字是一种文化,但它更是一种工具。既然是工具,就应该怎么方便、怎么顺手、怎么实用怎么来。专家们的“字理说”也许作为汉字研究有意义,但是在现实中未必能得到亿万汉字使用者的支持和认可。
这则新闻刺痛人心:14岁的亮亮8月4日被母亲送到位于四川中江的“中国反传统教育全才培训机构”,短短8天后,其母见到的却是遍体鳞伤的孩子以及一纸病危通知书。因为涉嫌故意伤害罪,培训基地老师唐竟成被刑事拘留。
近段时间,媒体屡屡曝出一些民间培训机构的“暴力本色”:在乌鲁木齐,一培训中心的教官对一名学生执行惩戒,将其严重打伤致死;在南宁,16岁少年邓森山被父母送进“起航拯救训练营”戒网瘾,半日后即告身亡……对待所谓的不良少年,到底该实施怎样的教育?血的教训让我们深思。
继上海“楼脆脆”事件之后,上周,媒体又披露了成都“楼歪歪”事件:一场大雨后,“校园春天”小区原来距离就很近的两栋楼房居然倾斜,靠在了一起。两栋楼的业主们恐慌万分,有人甚至写好了遗书。
人们总希望“楼脆脆”或是“楼歪歪”是第一栋,也是最后一栋,但现实总跟我们开玩笑。如果商人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政府部门又监管缺位,那么,“楼脆脆”抑或是“楼歪歪”决不会下不为例。
(郭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