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关 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洛阳入选60位为新中国成立
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事迹
洛阳入选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感动中原人物候选人事迹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9 年 8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阳入选6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
感动中原人物候选人事迹
  093.马金凤

  

  女,汉族,山东省曹县人,中共党员,1922年11月生。现任洛阳市文化局艺术顾问。

  马金凤从艺近80年来,始终对事业兢兢业业,对艺术精益求精。凭着对戏曲事业的执著追求和热爱,她不断探索、创新,形成了独特的“马派”艺术,在全国戏曲界久负盛名,被誉为“洛阳牡丹”。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花打朝》、《花枪缘》在全国家喻户晓,久演不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并先后被搬上银幕。多年来她不但自己在艺术表演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带领洛阳市豫剧一团广大干部职工创出了辉煌的业绩。在洛阳豫剧一团任团长期间,她曾率团到全国20多个省市演出,12次进京,5次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陈毅、邓小平、杨尚昆、杨得志等先后观看演出,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关怀、鼓励。她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党员、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有特殊贡献的优秀专家、文化部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104.邓志芳

  

  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中共党员,1960年10月出生。洛阳白马集团纺织布机挡车工。

  1978年,18岁的邓志芳进入白马集团,在被称为“棉纺织厂第一累”的布机挡车工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边车靠近门窗或主道,噪音大,跑路多,湿热难忍;断线、停机、让路的麻烦多,是最难挡的。可邓志芳在布机车间一直主动挡边车。精益求精、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使她在操作规程以外摸索出20多个窍门,创下14万米无疵布纪录,在厂里的技术评比中,她4年创下80个第一。10年时间,她多织布61295米,为企业多创产值超20万元。她还把自己的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姐妹们,带动大家一起争上游。作为一名老先进,她工作走在别人前面,质量、产量高标屡树;作为一位残疾人的妻子,她服侍丈夫无微不至,夫妻相濡以沫,家庭和睦如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提出的议案内容涉及国有企业改革、下岗职工再就业和保障妇女儿童权益等,其中不少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并被采纳。她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工人十大杰出代表、全国优秀人大代表称号。

  112.乔文娟

  

  女,汉族,原籍上海市,中共党员,1954年12月出生。河南柴油机集团退休职工,《中国拥军网》网站站长。

  30多年来,乔文娟矢志拥军,从“拥军姐姐”、“拥军嫂子”到“兵妈妈”,从“家庭兵站”到“心理咨询热线”、“拥军网站”,乔文娟把一腔挚爱献给部队建设,满腔热忱地为部队战士排忧解难。她先后认下了186个“兵儿子”,被11个驻军连队聘为“编外指导员”,战士们亲切地称她为“兵妈妈”。为了照顾好这些“特殊的兵儿子”,她主动辞去河南柴油机集团公司经营部经理的职务,提前办了“内退”手续,用赤诚的关爱,把几名处在死神魔爪中的战士给拉了回来。她先后到部队作报告100余场,与1000多名战士当面或电话谈心,与3000多名战士进行书信交谈,帮助50多名大龄青年军人找到对象,给企事业单位推荐了上千名退伍战士,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官兵的高度称赞。她先后被评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母亲、河南省道德模范,荣获省三八红旗手、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133.张 海 

  

  男,汉族,河南省偃师市人,中共党员,1941年9月出生。现任河南省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

  张海书法四体皆能,以隶书、行书成就最著。隶书以简、隶融合和鲜明的书写性在当代书坛自成一家,行草书曾获全国最高奖。2004年、2009年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济南等地成功举办个人书展。其作品曾赴西德、芬兰、新加坡、日本、加拿大、法国、韩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多次展出,并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性书法展。作品被收录于《中国新文艺大系》、《现代书法选》、《古今书法选》、日本《临书大系》等百余种作品集,国内博物馆、碑林多有收藏、刻石,《书法》、《中国书法》、日本《书道艺术》等有专文介绍。他出版有《张海书法》、《张海书法作品集》、《张海书法精选》、《张海书增广汉隶辨异歌》、《张海行草书佳作解析——苏辙·黄州快哉亭记》、《创造力的实现——张海书法选》等,其书论《关于代表作的思考》在当今书坛产生广泛影响。他当选第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是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曾获河南省书展一等奖、首届龙门奖金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

  145.李 準(1928~2000)  

  

  男,蒙古族,河南省洛阳市人。生前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

  李準1948年到洛阳市干部文化学校任语文教师,同时开始写作。1953年,他的第一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在《河南日报》上发表,因为尖锐地触及农村社会主义革命的重大课题,引起强烈反响。后他又陆续发表《白杨树》、《孟广泰老头》、《雨》、《陈桥渡口》等短篇和中篇小说,描绘了上世纪50年代前期处于剧烈变革中的农村社会风貌。1954年,他开始从事专业创作,写出了《农忙五月天》、《野姑娘》等。1960年,其代表作短篇小说《李双双小传》发表,小说由作家本人改编成电影《李双双》上映后,李双双几乎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1969年,他再次到河南西华县屈庄落户,在那里生活4年,创作出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于1985年获茅盾文学奖。在创作小说的同时,他写过20部电影剧本,除《李双双》外,还有《老兵新传》和根据他人小说改编的《牧马人》及《高山下的花环》等,这些作品多次获奖,在中国当代影坛占据重要位置。在现代中国文坛上,他是同时在小说和电影两条战线上作战并取得比较突出成就的作家。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