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熬制汤药,必须一丝不苟。 |
|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杜法治带队到药店检查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制剂。 |
| 抓药必须“斤斤计较”,让群众买到优质、量足的中药。 |
|
9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要求各地警惕甲型H1N1流感疫情第二波传播。
同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甲型H1N1流感疫情新闻发布会,公布了预防甲流的中药处方。
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强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流感用中药储备。
令人瞩目的是,在国内疫情日益扩散的情况下,中药的防治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中药对防治甲流有哪些作用、群众购买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请关注本刊特别报道——
火热
防“甲流”撬动药品市场
“预防甲型H1N1流感中药每付6.1元……”
“根据省政府公布处方熬制,每付8.2元……”
昨日,记者随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在我市药品零售市场检查时看到,无论是在西药区还是中药区,防治甲型H1N1流感都成为了“主旋律”,店内张贴着大型宣传海报,开设了专区。特别是省政府公布的预防甲型H1N1流感的中药处方,为商家带来了巨大的商机,许多药店的宣传海报上都醒目地写着:省政府公布预防甲型H1N1流感处方,金银花15克、桑叶10克、芦根10克、生苡仁15克、杏仁5克、甘草3克,每日服用两次。
同时,许多聪明的经营者干脆按照处方熬好了汤药、分袋密封包装,为顾客省去了抓药、煎药的诸多麻烦。
“给我包起来24袋。”在西工区一家药店,一位老大妈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说,政府公布的处方肯定没错,回去后,让老伴、儿子、儿媳都喝3付汤药,花几十块钱能让全家人预防甲型H1N1流感肯定值。结果,大妈的行为引起了连锁反应,购药者纷纷出手,柜台上摆放的汤药立即销售一空。
那么,商家自行熬制、分装汤药的这种经营行为合法吗?
监管
从购药到熬制不容马虎
对此,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杜法治说,在严重的疫情面前,政府部门鼓励经营者从控制疫情、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大量储备药物、平价供应市场,因此商家根据政府公布的药方熬制汤药向群众销售的行为是被允许的。但是,商家在熬制中药汤剂时,一定要严格坚持相关标准,即药物先泡至少30分钟、至少煎30分钟,每付汤药分装为两袋,每袋不少于80克。
杜法治说,对于中药的质量,应从购药到熬制进行全程监控,首先是查验经营者的进货凭证,看所购进药材是否具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生产厂家GMP认证证书、药材是否按要求进行包装;其次要检查抓药、配药时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问题;第三,要对熬制环节进行监督,卫生条件是否达标、药材和水的比例是否符合规定、密封分装是否符合要求。
他强调,当前该局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针对当前疫情可能会扩散的情况,经常性地督促经营者平价经营,不漫天要价、囤积居奇,以充足的供给、较低的价格来保障市场平稳、社会稳定。虽然通过近期对药品零售市场的检查,尚未发现存在以上问题,但该局将继续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如果发现药品经营者存在销售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物中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行为将从严、从重、从快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
那么,百姓在购买中药时需注意哪些问题呢?
冷静
中药虽好购药有学问
市疾控中心一位流行病学专家说,相比抗病毒药物,中药具有整体调节的特点,不仅能退热消炎抗病毒,而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比单一抗病毒药物治疗退热消炎、减轻上呼吸道症状更具优势。从国内以往治愈的病例来看,中药防治甲流,不是直接针对病毒,而是对患者进行整体的辨证施治,退热和改善症状的效果较好,且没发现有副作用,费用也较低,随着今后相关病例的增多,会有更加客观的数据说明问题。
他指出,选择中药防治甲流不应盲目,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注意病症,合理选择。如果没有流感症状,只是普通的感冒,不宜服用防治流感的药物。
二是服用预防中药不宜超过三天。甲型H1N1流感预防的中药适合大多数无病者服用,但要把握好量,中医用药是通过中药将体内不利因素祛除以达到体内平衡,抵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因此,连续服用三天即可,如有症状则应到医院就诊。
三是辨证用药。服用中成药,关键是要辨证用药,不能像使用西药那样拿来就吃。如,一些中草药虽有抗病毒的功效,但不具有祛“湿”作用,因此这时候用来预防甲流的效果并不好;在热毒明显时,使用板蓝根效果较好,而在发病后,板蓝根不再适用于临床了。
四是科学用药,不要盲目将中、西药混用。预防甲型H1N1流感并非将中药、西药一股脑服用效果就好,盲目的混合用药可能会产生药品不良反应。
五是幼儿谨服。当前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新增病例多以学生为主,许多家长就想到让婴幼儿服用预防中药,但是3岁以下幼儿不宜服用,最好还是采取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家里注意通风、勤洗手等措施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