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大唐科举频 韩愈应试苦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2009 年 9 月 14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河洛春秋 韩愈故事 (一)
大唐科举频 韩愈应试苦
本报记者 孙钦良
  韩愈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他勤奋好学,每天三更就起床读书。 (资料图片)
  对于韩愈,景仰的人很多。在唐代文人中,韩愈是综合素质较高、发展较为全面的一个。他文章写得好,有“杜诗韩笔”一说;他个性突出,敢于排佛、反对军阀割据;他的官也做得不小,担任吏部侍郎。所以,苏轼说他“内外兼修、文武俱备”,还说他“文起八代之衰”,是个文章革新人物。  

  

  在中国历史上,韩愈无疑是综合素质较高、发展较为全面的一位典范,也是古今洛阳的财富。韩愈成名之后,便在东都国子监任教,分司东都并在此置地造屋,他在洛阳替李贺打抱不平,他认洛阳为乡籍。

  但韩愈的祖籍在哪里,学术界和民间都在争论、研究。中国唐诗学会洛阳中心秘书长王恺认为韩愈祖籍在孟津,《中国文学史》(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和《辞海》(1980年上海辞书出版社)认为在孟县(今孟州市),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在修武县(与孟州市同隶属于焦作市),河北秦皇岛市专家却认为,他们那里才是韩愈的祖居地。    

  韩愈祖籍问题,留作最后再讲。且看韩愈哪年出生,怎样成长。    

  韩愈生于公元768年,3岁时死了父亲

  这时的大唐帝国,安史之乱的创伤虽未彻底治愈,但经济已进入复苏阶段。韩愈出生前,唐代宗李豫上台,他能够驾驭复杂局面,改币制、改赋税,实现了财政收入的连年增长。韩愈来到这世上,可谓正是火候——他出世前6年,李白去世,诗仙的离去,为他在文坛出头,腾开了位置;他出世后2年,杜甫死去,杜甫沉郁稳健的大旗,遂被他高擎在手,成为大纛(dào)。他的家族也不错,其高祖、曾祖、祖父都做过朝官或地方官,先辈们都很有文化。书香门第和殷实之家,为韩愈的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韩愈的父亲韩仲卿,博学多才,有点名气,可惜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从此,韩愈由哥嫂抚养。其兄韩会,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长安为官时颇有口碑。韩会对弟弟很好,教他读书,好好做人。韩愈自己曾在文章里讲,他7岁读书,13岁能文,都是得益于哥哥嫂嫂的帮助。

  如果不是发生家庭变故,韩愈很可能长期生活在长安,但在他10岁那年,韩会仕途遇到挫折,受了别人的牵连,被贬官到韶州(今广东省韶关一带)做刺史。韩愈只得随兄长离开京城,一路颠簸,前往韶州。

  从长安到韶州,遥遥三千里。一家人风餐露宿,跋山涉水,过了潼关,来到洛阳,然后掉头向南,越过长江,过洞庭湖,翻越层峦叠嶂的山岭,一直走了好几个月,才到达目的地。

  这一路走来,哥哥嫂嫂都在照顾着韩愈。哥哥尽管被贬官了,心情不好,但不忘把沿途风光人情讲给韩愈听,还讲古人如何勤奋学习,如何忠心报国,希望韩愈早日成材,重振家业。

  刚刚10岁的韩愈,已经学会对复杂的事物进行梳理判断,他发现,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受过大磨难。于是,他对哥哥说:“左丘明双眼失明,才发奋写了《左传》;屈原被流放,才写了《离骚》;司马迁受了宫刑,才写下《史记》。如此看来,要想有所建树,必须经历困苦!”

  哥哥见他已经领会了故事的精髓,非常高兴。

  韩愈随哥哥来到韶州之后,韩会因心情苦闷,加上水土不服,生病去世了。哥哥一死,这一家就很难讨生活了,韩愈的嫂嫂成了寡妇,在韶州举目无亲。 没有办法,嫂嫂郑氏只好带着儿子和韩愈,护着韩会的灵柩,千里迢迢回到了河阳(孟州)。

  生活质量一下子降低了。家中没人吃皇粮了,就只好凑合着过日子,但这不幸的遭遇,并没有击垮韩愈,他很有志气,上不起学,就自学,每天三更就从床上爬起来读书。好歹韩愈祖上都是读书做官的人,家里有的是书,13岁前,他已通读了《论语》、《孟子》、《庄子》、《荀子》、《诗经》、《礼记》和《春秋》,并熟读诸子百家,自觉训练写作。

  到洛阳求学,韩愈的苦学精神出了名

  韩愈14岁,嫂嫂把他叫到身边对他说:“我思谋了很久,你应该到洛阳求学。那里有学问的人多,可以开阔你的眼界。”于是,韩愈前往洛阳。

  到洛阳后,韩愈拜访了一些韩家的老相识。大家见他很知礼,又有学问,就邀请他住在自己家里。韩愈谢绝了,自己租了两间茅屋住下,过起了清贫的读书生活。

  韩愈苦学,历史上是很有名的:他身穿布衣,每天只吃两顿饭,其余时间都用来读书、访友。有时他读书入迷,要到半夜才睡觉。为了博览群书,他“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即使在冬天,韩愈也舍不得生火取暖,砚台的墨汁结冰了,他就用嘴呵呵气,使冰融化,然后再写;手冻僵了,就搓搓暖热,再写文章;读书读到口干舌燥,就喝口菜汤,继续吟诵揣摩。韩愈苦读、背诵、深思,不断记笔记,提炼纲要,记述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研究并加以分析,把前人写的文章都吃透了。

  有一次,韩愈和同学谈论文学,韩愈说:“这读书就像品酒一样。好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痛快。差的文章,比如骈体文,就死板得很,读后也没味道,还会憋气难受。”

  “依你之见,哪些名家写得好?”同学问他。

  “要说先秦,当然是孟子、庄子;要说两汉,首先是大儒董仲舒,其次是洛阳才子贾谊。他们的文章形式自由,用辞动人,含义深刻。”

  后来,韩愈成了大学问家,积极倡导人们学习先秦、两汉时的散文,反对束缚人的骈体文,实际上这些文学观念,是他在洛阳求学时产生的。

  韩愈19岁时离开洛阳,到京城长安继续深造

  韩愈19岁时,带着学习、交友、求仕的愿望,来到长安继续深造。

  当时长安文坛,有两位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一个叫梁肃,一个叫独孤及(洛阳人),两人都是古文运动的先驱作家,韩愈对这两人非常敬仰。梁肃对骈体文很反感,主张用先秦、两汉的散文形式写作,正合韩愈的心意,于是韩愈频频登门求教,拜在他的门下。

  他们为什么反对骈体文?这要交代一下。

  骈体文是种特殊文体,产生于魏晋时代,在六朝广为流行。其实,当时作为一种新文体,并没有固定的称呼。“骈文”之称,是唐代以后才有的叫法。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曾解释说“两马并驾叫做骈”,骈体文是用平行的两句话两两配对,直到篇末,简言之,骈体文就是自首至尾用两两配对的句子组成的一种文体。刚开始的时候,只要两句相对就行了,不太讲究工整,也不避同字。但发展到后期,非常僵化了,不但讲究对仗工整,而且从头到尾都要这样,成了文字游戏,确实非常无聊。

  今天看来,小小韩愈能认识到骈体文的弊端,已经很有见地了。他在长安立志恢复古文写作,常常求教于梁肃,在这位文坛大家的指点下,古文水平得到了提高。

  韩愈在平时的学习中,总经了不少学习经验。韩愈强调“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认为学习第一要嘴勤,多吟诵古人诗篇;第二要手勤,多翻阅古代典籍;第三要脑子勤,多思考、揣摩文章精髓。他通过实践,体会到要想有学问,必须在博的基础上求精。因为没有博,就不可能精;没有精,博也只是个大杂烩。所以他读书时,提其要,钩其玄,把握要点,然后融会贯通,掌握其精神实质。

  韩愈不迷信古人,虽以古人为师,却不拘泥于章句,而是学习借鉴古人的思想和思维方法,他对别人说,不能只模仿古代圣贤的语录,要敢于创造并超越古人。

  他极力赞同恢复古文写作,摒除写作上的文字游戏,但韩愈的这种新思维,已远远超过了那个时代的脚步,所以不被多数人接受,还有人极力反对,给他制造麻烦。其间,韩愈独自一人在长安奋斗,除了结识了梁肃之外,还拜见了一位将军,但此次长安之行,求仕上没有收获。

  韩愈考上进士,无官可做,内心充满苦闷

  公元787年,韩愈在取得乡贡资格后,再次前往长安,应礼部进士试。 但这次考试失败了。接着,他又考了两次,均名落孙山,这对韩愈打击很大,他感到愧对祖先、愧对家人,写诗云:“古人虽已死,书上有遗辞。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其实,并非韩愈的成绩差,而是他的写作方式不讨主考官喜欢。譬如第三次考进士,出的试题为“不迁怒不贰过”,大意是“若自己不高兴,不要转移到别人身上,不犯两次同样的错误”。韩愈看后,立即有了主题,他没有用骈体,而是用古文体挥笔而就,写得很顺利,但主考官看了以后,却把试卷放在一边,第一次考试就这样落榜了。

  公元792年,韩愈再次来到长安,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这一次,主考官是宰相陆贽,试题和上年的差不多,韩愈没有犹豫,一字不改地把去年的旧作写在卷面上,很快交卷了。陆贽看后,感到此卷似曾相识,反复看了几遍,自语道:“好文章!完全是古文风格,没有半点骈体文的味道,去年怎么没有录取?差点埋没人才了!”就这样,韩愈考中了进士。

  其实,韩愈这次考上进士,也与其他考官梁肃、王础有关,梁、王这次辅助主考官陆贽,两人都爱好古文,都欣赏韩愈,都有提携韩愈之意。所以,韩愈25岁考上进士,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在唐代,考上进士,仅仅意味着有了做官的资格,要取得官职,还须通过吏部的考核。倒霉的是,在接下来的吏部考试中,韩愈三次参加,又三次落选,那一套国家公务员的试题,实在是毫无创意,机械的程度令韩愈难以适应,所以,韩愈考不上。

  韩愈没得到一官半职,内心充满忧伤苦闷。

  今后的路怎么走?嫂嫂和侄子还在家里等他的俸禄呢!怎么办?一个文人总不能去经商吧?韩愈想来想去,还得靠手中的笔!于是,他给朋友写了封信,想到汴州(今开封)做幕僚,以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