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物质生活到精神世界,中国人的一切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女人60年”力图从和女人关系密切的婚恋、孕育、时尚、职场等方面反映这些变化,以见证时代变迁。
——编者
文图/本报记者 宋 扬
只有生儿育女,女人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女人,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女人。生儿育女,人之常情;生儿育女,人生大事。
中国传统意识里,生孩子对女人是一件寻常事,生孩子的孕产妇却是不吉利之人。
60年来,关乎着女人成为真正女人的这件事在发生着改变——
21世纪前后:
优生优育很讲究
代表人物:女儿陈曼 27岁
上周某日,我到80后妈妈陈曼家采访,为了不惊动宝宝睡午觉,特意安排在15点以后。
新现象:剖腹产
陈曼今年4月剖腹生下儿子成成,一是因为胎儿较大,更主要的是她怕疼。
陈曼说,从怀孕开始,她就没考虑过顺产,认为痛苦相对要小些的剖腹产是最佳选择。
新现象:养胎
去年8月,陈曼发现自己怀孕后立即辞去了专卖店主管的工作。对于现在的准妈妈来说,养好胎比什么都重要。
许多女性从想要孩子起就开始补叶酸,孕6个月时她开始吃一种据说对母婴都好的复合营养素。以前经常上街吃饭的她,孕期坚持到双方父母家吃饭,让老人给她均衡地调配营养。
新现象:准备充足
陈曼从怀孕起就到医院建立档案、定期胎检,测量肚围、体重、胎儿心跳,6个月时做三维彩超,给胎儿拍了三维照片。她上街逛孕婴店时,五花八门的东西让她眼花缭乱,喜爱网购的她在网上给自己购买了宽松装、孕妇牛仔裤等,而棉球、纱布、婴儿洗护用品、奶瓶、洗奶器、澡盆、婴儿服等也在生产前就准备好了。
新现象:现代月子
传统做月子要求月子婆不能见风,可陈曼出院回家并没有包头。回家后她用孕妇专用牙刷刷牙,温水洗脸,产后坚持了10天不洗澡,终究还是没坚持下去。看书、看电视、上网她一样也没少干。黑鱼汤、鲫鱼汤、鸽子汤、猪蹄汤……来照顾她的妈妈为她熬了各种汤。陈曼还穿上腹带、塑身衣以恢复体形,哺乳衣、哺乳胸罩也为她提供了方便。
新现象:全家出动
从产房出来时,陈曼看到的是老公、双方家人,甚至还有老公的伙计及其妻子的笑脸,一个新生儿牵动着全家上下人的心。
孩子满月后,婆婆和妈妈俩人轮流帮她一周,比起有的人家还要请月嫂、保姆,陈曼自认为她还算动静小的呢。
陈曼打算等孩子3岁上幼儿园后再出去工作。她说让孩子在老一辈身边成长弊大于利,像她这样放弃工作专职育儿的妈妈身边有很多。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计划生育正推广
代表人物:妈妈李秀萍 51岁
陈曼妈妈抱着外孙,一会儿冲奶粉,一会儿喂米粉,一会儿又要出去,忙得不亦乐乎。“我们那时候,哪有这么养孩子的?!”
现象:响应政策
李秀萍说,20世纪70年代后,国家开始推广计划生育政策,开始时提倡“最好一个最多两个”,后来又实行了独生子女政策。
现象:一切照常
那时人们根本没有计划生孩子时间的想法,李秀萍也不例外。怀孕后,她照常骑自行车上下班,吃简单的饭菜,没想过补充营养,更没想过休息。
因为是军属,她可以到部队驻地生孩子,休假也很长(半年),已属幸运。1982年,离预产期还有一个月,她自己提着母亲缝的小被子、亲友给的旧婴儿衣,坐火车赴老公部队所在地。当晚,老公没赶上专线车来接她,她就一个人走到招待所去住,路遇一个骑自行车的好心人带了她一程。
现象:照顾自己
老公陪着李秀萍在医院顺产生下女儿,她说那时除非万不得已才会有人剖腹产。她出院回到老公宿舍坐月子,荷包蛋和挂面就是月子饭,老公照常上班,她一个人带孩子。
回到洛阳上班后,李秀萍把女儿放在托儿所,上班间隙有半个小时喂奶时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糊里糊涂把娃生
代表人物:姥姥李爱芝 69岁
陈曼的姥姥李爱芝看外孙女生养重外孙的经过,不无感慨:养个孩子这么兴师动众,相比之下我们都不知咋过了。
现象:生在家
1958,18岁的李爱芝结婚不久怀了孕,根本没有保胎意识,她敢爬上房顶打麻雀。
在8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接生婆帮她接生了大女儿李秀萍。冬天屋里太冷,丈夫连夜垒了个灶台为母女俩取暖,鸡蛋、白面就是她的营养餐。因为母亲不在身边,婆婆已过世,她一个人带孩子,月子里没少用凉水洗尿布。
现象:大拖小
李爱芝说,那时的女人,四五个孩子很常见,七八个也不觉得多。1962年,她生第二个孩子,那晚丈夫生病住院,她把女儿托给邻居,自己跑去找同事,让人家用三轮车把她送到了医院。三年后她生下老三,后来又生下了老四,经常是她忙不过来时,由大的照看小的。
那个年代,拖大带小的女人们就这么糊里糊涂把孩子养大了。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女人们孕婴的观念、方法变化之大令人惊叹。一方面是现代物质条件日新月异的结果,另一方面是优生优育理念深入人心的体现。生孩子再也不是寻常事,而是一项浩大的家庭工程;孕产妇也不是不吉利之人,而是家中的“太上皇”——她孕育的可是家中的小皇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