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 公元803年,关中大旱,韩愈因如实上报旱情而得罪了幸臣李实,被贬为阳山县令。 |
|
韩愈20岁参加科举考试,连续三年名落孙山;25岁考中进士,却不能凭此授官。他认识到通过考试获取官职太难,于是另选了“跑官”一途。跑官自古就有,韩愈为了跑官,奔波于两京之间,自荐于高官大员,成了那时的“京漂族”。他从汴州到徐州,从洛阳到长安,都是为了跑官。
韩愈的后裔很多,在全国有好几个聚居地。
偃师市大口乡韩村,是韩愈后裔较为集中的一个聚居地。该村藏有一本韩氏族谱,族谱从“一世韩愈”开始,从中唐一直排到现在,已经排了43世。村人说,当年韩愈离开洛阳,去长安参加吏部铨选,考试的科目很多,真是难为俺那祖上了……
韩愈到长安,当上了四门博士
所谓铨选,就是量才授官。
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到了唐代,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六品以下官员除员外郎、御史及供奉官外,文官和武官分别由吏部与兵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
史载当时吏部铨选,要对考生素质进行7个方面的综合评估:第一是“身”,身体容貌必须体面;第二是“言”,语言表达必须明白晓畅;第三是“书”,笔试时楷书必须工丽优美;第四是“判”,必须具备分析问题和判案断事的能力;第五是“德”,品德必须好;第六是“才”,才华要出众;第七是“劳”,做事有效率,成绩要突出。
这些都是素质教育的范畴,比如今的“三好学生”标准还高,已经是“七好学生”了。只有七个方面都达到标准,方可入选,授予官职。考生入场,第一项是书法测试,如果你连字都写不好,其他六项就免了,卷铺盖走人了事!接下来笔试答卷,看你分析事物的能力如何,当场给你个案例,让你判案,一一释法,这是考你的思维能力和法律知识。
这两项对韩愈来说,不在话下,提笔便拿下了!
剩下的五项,是面试和口试,提问虽不刁钻,进行得却很慢——考生们在头年十一月一日集中于尚书省,一直搞到下一年的三月,才一一过了堂,折腾完。
不管怎么折腾,韩愈都不怕。他相貌堂堂,善于表达,加上这几年在幕府当秘书,文案娴熟,辞令亦然,对主考官所提问题,他回答得非常到位——铨选结束,虽未放榜,韩愈已从容回到洛阳等候消息了。
但过了好几个月,京城仍无消息,韩愈索性不再想此事,秋末冬初的一天,韩愈正要出门,忽闻门外有锣鼓声,心里一咯噔,他想自己一定是通过铨选了,果见一行人敲锣打鼓,来到门前道:“恭喜韩大人!祝贺韩大人!”
“有劳差公了!”韩愈忙把差役请到家中,准备酒菜。家人和仆人都很高兴,家里像过节似的。韩夫人说:“两年过去了,一家人从来没有这样扬眉吐气过!如今老爷通过了吏部铨选,有官可做,生计不愁,一定得好好庆祝一下!”
韩愈自然高兴,但他心里清楚,铨选实际上和跑官差不多,事先若不到高官家里投书行卷,谁会看中你?若不在文坛上露露脸,混个脸熟,造点舆论,谁会了解你?
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春,朝廷任命终于下达,让韩愈到长安担任四门博士。这一年,韩愈35岁。
韩愈被撤职,清除出教师队伍
这里,还得对“四门博士”作个解释:唐代设最高学府国子监,其长官为“祭酒”,掌教儒学经典。国子监下设七学馆——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馆、律学、书学、算学。各馆设主讲教员称“博士”,辅助教员称“助教”,另外还有“直讲”若干人。
四门馆初创于北魏,因学馆分设于京城的四门而得名。后来四个门的学馆集中在了一处,但名称却沿用了下来。韩愈来任教时,四门馆招收六品、七品、候爵官员的子孙,庶民中的优秀子弟也可就读,主要面向中下层士子。
韩愈任博士,官阶七品,是高级教员。担任此职者,学术声望必须很高。韩愈在担任四门博士的一年中,一心搞教育,不理睬京城高官,不但不登门拜访,一些权贵主动来结交时,他也不和他们聊天。但韩愈对学生很热情,对于主动上门求教的学生,他不但悉心传授知识,有时还招待饭菜,并向各部门举荐,为学生们争取出路。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他建议朝廷扩大举选范围,让太学馆招收八品以上官员的子弟,更多地吸纳人才。还建议四门馆招收平民子弟,允许各校就近招生,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这些建议,即使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大胆、切合实际的,有利于国家吸纳人才,也有利于平民子弟出头。韩愈热爱教育,有社会责任心。
他还写了著名的《师说》,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是很先进的教育理念,鼓励弟子超过老师。
他实在是个好老师,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但他在那个时代,非但当不了模范教师,人家还诋毁他,说他的观点太离奇,太另类,“不顾流俗,犯笑侮,作《师说》,因抗颜为师,愈以是得狂名”,他成了教育界怪物,被撤掉博士一职,清除出大唐教师的队伍。
韩愈华山遇险,连遗书都写好了
韩愈无奈,只好重返洛阳。
洛阳永远是他的避风港,只要无路可走,韩愈必然要回洛阳。但他这次被免职,还是非常划算的,虽因《师说》倒了霉,却也因《师说》出了名,成了文坛名人。朝廷不喜欢,士人倒是很喜欢,弟子纷至沓来,拜倒在他的名下。
且说韩愈从长安返回洛阳,途经华阴县,见天色已晚,便投宿于华山脚下。“店家,这华山果真有那么险吗?”韩愈无聊,开口问道。
“天下之山,再没有比华山更险的了!”店主一撇嘴说:“客官连这个都不信?不信就自己上去试试!”韩愈是个犟脾气,便答道:“试试就试试,明天上去看看!”
次日清晨,韩愈登山。
韩愈没有经验,也不请向导,独自攀登起来。登上一个峰头四望,只见华山层峦叠嶂,苍松青绿,岩石洁白,壁立千仞,山谷深深,好似仙境一般,于是诗兴大发,游兴大增,随口吟道:“太华峰顶玉井莲,花开十丈藕如船......我欲求之不惮远,青壁无路难夤(yín)缘……”不知不觉,便爬到了苍龙岭的顶端。
这苍龙岭因岭色青黑、形似游龙而得名,中间高,两边低,登山好像骑龙背。韩愈站在龙背上,往上一看,天际茫茫,分不清哪是雾哪是云;往下一看,万丈深渊,掉下去定会粉身碎骨。上山容易下山难,韩愈想下山,却无路可走,唐时的华山不像如今这样凿石为阶,设有护栏,而是在“龙脊”上粗凿了几个石窝而已。游人至此,往上爬尚可,往下走时,石窝浅浅,又很滑溜,手脚并用,也很容易滑下去!
恰这时,山风又起,韩愈脚下打滑,身上出汗,腿软脚颤,眼看就要掉下去了,韩愈不由得放声悲叹:“难道我韩愈就葬身华山了?”
可韩愈毕竟是韩愈,他灵机一动,忽想起应把所带书籍扔下去,以减轻重量。扔书之前,又想起应写上求救的内容,谁见了还可来救援,于是就写了求救书,轻轻投向崖下。他担心自己会死,连遗书的内容都写上去了。
话说华阴县令,正在山下一道观上香,听说京城里来的大官被困在山上了,赶紧派山民前来救助。为了不让韩愈往下看,山民们用酒把韩愈灌醉,把他抬下山来。从此,华山便有了“韩愈投书处”,游人到此,必谈此事。
为了跑官,巴结京兆尹;为了难民,举报京兆尹
韩愈回到洛阳家中,很是寂寞,终日唉声叹气。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写信奉承一下京兆尹李实。
京兆尹是京城最高的行政长官,位置特殊,是皇上眼前的红人。唐德宗宠信李实,让这厮当了京兆尹。大家建议韩愈奉承李实,是想让李实在皇上面前为韩愈说个好话,以求得官。
韩愈本应亲自到李实府上跑动一下,但他已经是名士了,登门送礼不妥,写信礼赞却很方便,对方也容易接受。于是,韩愈这次不再清高了,写了一封信,自称“前守博士”。他恭维李实说:“愈来京师,于今十五年,所见公卿大臣不可胜数……未见赤心事上忧国如家如阁下者。”——我来京城十五年了,见到的公卿大臣很多,但还未见过像您这样爱国如家的呢!又说:“我非常仰慕您,即便我早出生千百年,也会敬慕李大人!能在这个时代遇到您,真是太幸运了!谁不想追随您,效犬马之劳呢?”
这马屁拍到家了!很肉麻。韩愈一生,其他方面都不错,唯有这点文字,留在白纸上,成了污点。如果李实真是好官,也就罢了,可李实偏偏不是,他横征暴敛,不恤民情。韩愈为了当官,写下如此不堪的效忠信,让中国文学史都无法绕开,真让人汗颜。
李实读了信,倒是很高兴,立即向皇上推荐韩愈,36岁的韩愈遂晋升为监察御史。监察御史,纠察百官,正八品下,品秩虽低,权力却很大。韩愈决心报效国家,履行职责。
这年关中大旱,谷物失收,饿殍遍地,“人死相枕籍”。而京兆尹李实却报喜不报忧,仍向皇上奏曰:“今年虽旱,谷物甚好。”
韩愈的职责是纠察百官,类似现在的纪委干部。李实不老实,怎么办?这个人,曾在皇上面前为自己说过好话,让自己当了监察御史——我举报不举报他呢?
韩愈到下面调查灾情,看到群众饿死者甚多,他的良知使他不得不举报李实。于是,韩愈上书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指出眼下关中大旱,有些官员却瞒而不报,请求皇上宽徭役、免租税,以安京师。
谁知德宗皇帝看过后很不高兴,没过多久,反将韩愈贬为阳山县(今广东清远市一带)令。这次的挫折使他认识到,在官场上,说实话是危险的,应该学圆滑些——那么此后的韩愈,又会怎样在官场上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