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的生活无处不带“电”,眼里早已不见日出与黄昏的景色。人带了“电”,就紧张、就忙碌、就焦躁。那么,轻松、简单、清净的“本源”生活去了哪里?“健康地吃、好好地睡”这一简单不过的追求怎么就那么难实现?
在这个长假过几天“不插电”的生活,也许能为我们解决以上问题带来帮助。
“过个‘不懊悔’、‘最健康’的假期”
31岁的孙杰是我市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内勤人员,他说自己近5年来的每个“十一”假期都没安排好:要么“随大流”去旅游,累,而且“净看人”;要么没日没夜看碟、上网或与朋友喝酒、吃饭、唱歌,还是累。假期过完了,心中懊悔不已:钱没少花,但过得并不开心,并且身体状态不好,上班后无精打采。
孙杰说:“这个假期,我的生活‘不插电’!电脑、电视、电话绝对不用,我要过一个‘不懊悔’、‘最健康’的假期!”
下面是他的假期安排:
10月1日,早上自然醒后,冲澡,吃早餐,然后提着篮子陪家人去菜市场买菜,回来后收拾屋子。下午打篮球,晚上读小说。
10月2日,7时起床,上午读书、与家人聊天,中午在家做一顿丰盛的午餐。下午去附近的商业街转转,晚饭后跑步。
孙杰强调,早睡早起、三餐准时是这个“不插电”假期的第一个准则:“城里有不少人羡慕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这个假期我就要体验一把!”
要锻炼和友情,不要噪音和辐射
10月3日,7点起床,早餐后骑车至龙门西山散步(如有可采摘的水果便付费采摘)。下午洗衣、打扫,重新布置家具,晚上给外地的几名老同学写信。
孙杰说,“不插电”其实也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自省。“成天忙得要死,其实生活质量不高;成天热热闹闹,其实内心孤独得要命;成天消费购物,其实是在白白消费生命……”高高帅帅、一身光鲜名牌衣物的孙杰,说自己虽不能“免俗”,在心中却从未放弃过这样的“哲学式思考”。
他说很欣赏自己的一位忘年好友老张。
刚过天命之年的老张原来搞建筑,生活小康。两年前,老张和妻子搬出了在市区的住宅,在高新区孙旗屯乡租了两眼窑洞。百余只鸡、两头猪、两亩坡上的菜地,是老张和妻子如今要操持的事情。老张和妻子平均每两周骑摩托“下山”一回,或采买生活必需品,或给亲戚们送自己出产的菜、鸡。“那地方,静得很,空气也好,老张说要在那里活到一百岁!”
“不插电”,也许能进入日常生活
孙杰号召了两名同事加入他的“不插电”计划。他说:“不强求他们有跟我一样的计划,只要放松去体验简单生活就行,哪怕整个假期在家啥也不干,只是规律作息、规律饮食。”
时间到了10月4日、5日。孙杰会在这两天看完早就想看的两本贾平凹的小说,并将其中有趣的内容讲给家人听,还要参加一场毽球比赛。5日晚上,做一顿西餐,与约好的朋友在家吃饭、聊天。
孙杰预计,经过几天按部就班、慢节奏的生活,自己平时焦急、烦躁的情绪以及总有些疼的眼睛都会得到改善,“会觉得幸福”!
5日晚上睡得更早些(前几天定为22时),第二天黎明即起,到街上溜达,“看看清静的街景,如果时间足够早就看日出”。
6日这天,完全不做计划,想泡澡就去泡个澡,想打球就去打球,不然就窝在家里。
7日、8日,除了规律作息及坚持“不喝酒、不吃油炸食物”的健康饮食之外,孙杰安排如下事项:去公园看动物、游泳至精疲力尽、背一篇古文。
孙杰告诉我们,如果这次“不插电”计划能够成功实施并充分发现“不插电”对生活的好处,自己以后将继续巧做打算,随时随地“不插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