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8版:60周年见证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大桥飞架南北,黄河天堑变通途
沧桑亲历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9 月 2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大桥飞架南北,黄河天堑变通途
记者 陈运团 文/图
  黄河公路大桥雄姿。(资料图片翻拍)
  黄河天堑,阻碍南北交通

  九曲黄河从渑池峪家沟进入洛阳辖区,在偃师杨沟渡流出市境,长97公里。这段滔滔大河,在洛阳北部,既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文化,同时又经常泛滥成灾,阻碍着南北交通。

  我市交通史志专家周得京先生介绍,历史上,人们跨越黄河天堑主要凭借航运,在洛阳境内,先后存在过孟津渡、富平津、小平津、西沃渡、狂口渡等著名渡口。

  在黄河上行船十分危险。船进入黄河八里胡同,水流湍急,两岸山峰耸峙,船工稍不注意,船只就会触岩翻沉;在孟津铁谢渡口一带行船,河面宽,河水深浅不定,船只搁浅的事情时有发生。史料记载,1939年至1948年,仅在黄河孟津段就有54艘船只沉没,84名船工死亡。“玩船如玩命”,是过去人们对黄河航运危险性的形象概括。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梦想在黄河上架桥,使南北畅通。

  西晋初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学者杜预(为杜甫远祖)博学多才,被誉为“杜武库”。他发现京都洛阳之北的黄河渡口十分凶险,往来船舶有覆没隐患,就向晋武帝司马炎献策,请求在富平津(位于今天孟津县会盟镇小寨村北,已没入河中)建设河桥。当时,朝廷的其他官员纷纷反对,认为洛阳过去长期是都城,历代圣贤都没有在城北的黄河上建桥,充分说明此事不可行。杜预则解释:他要建的河桥是“造舟为梁”的浮桥,完全能办成。经过一番争执,晋武帝司马炎当机立断,准许了杜预的奏请。

  随后,杜预根据富平津一带河宽数里、水流湍急、浊浪滔天的实际情况,与能工巧匠一起商讨,制订了“造舟为梁,连舟为桥,沟通南北,便输天下”的建桥方案,并最终获得成功。这座浮桥是我国古代黄河上最早、最长的浮桥。

  到了北魏末期,一座规模更大、功能更加完备的浮桥开始在黄河上建造,史书称其为“河阳三城浮桥”、“孟津河桥”等。如今的吉利区一带在当时为河阳县境,依托黄河北岸的北中城、河道沙洲上的中单城、黄河南岸的南城这南北一线的“河阳三城”,分段造舟为桥,联结成一座大型浮桥,为都城洛阳通行北方的咽喉要冲,又是兵家必争的军事重地。随后,这座浮桥虽多次被河水冲毁、战争焚烧,但屡毁屡修,前后延续了约600年,直到北宋景德二年(1005年)被真宗赵恒下诏彻底拆除。

  北宋以后,洛阳境内黄河两岸的商旅往来、货物运输和军事行动全靠航运。到1949年,黄河沿岸的新安、孟津、偃师共有船只43艘,总载重量为477吨,船工304人。

  总理关怀,洛阳之北建大桥

  新中国成立后,洛阳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黄河航运也越来越繁忙。河南省交通厅在新安县西沃乡设置航运管理站,负责船只制造、渡口管理和码头建设。

  新安县沿黄渡口原有峪里、石渠、西沃、狂口4处,又增设了麻峪、太涧、荒坡、塔地等渡口,使黄河水运更加便利。山西、陕西等地出产的棉花、粮食、石膏等,新安的硫磺、煤炭、瓷器等,都经由这些渡口,源源不断地顺河输送到洛阳、郑州等地,再转运全国各地。1955年至1960年,仅西沃、狂口两渡口,每年装船运出的硫磺就多达4500吨。

  在孟津和偃师,沿黄渡口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小浪底、河清、霞院、白鹤、花园、杨沟等渡口昼夜繁忙,承揽着洛阳和黄河之北济源、孟县的客货运输。据统计,1953年,洛阳境内黄河航运的各类船舶就多达130艘,总载重量1950吨,船工有1400人。

  1969年11月,焦枝铁路黄河桥开始兴建。铁道部大桥工程局仅用7个月,就在滚滚黄河之上建起了一座12孔、全长917.6米的铁路桥。这是洛阳之北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永久性现代化桥梁,也是洛阳境内的第一座特大铁路桥。

  1973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建设项目被国务院批准,由交通部大桥工程局第一工程处负责设计和施工。

  这座黄河公路大桥选址于孟津雷河和吉利坡底之间的黄河上,地处黄河河道初出山谷的地方,河水流速骤然减缓,河道中堆积着一个个由粗沙和卵石构成的鸡心滩,沙洲出没无常,河床移动不定,主河漕时南时北,是典型的放荡性河段,并且具有傍岸集中冲刷深度大于河中集中冲刷深度的特点,水文地质极其复杂。

  面对种种困难,大桥设计人员多方调查研究,集思广益,进行精心设计,最终确定:大桥为67孔跨径50米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T型梁桥,全长3428.93米,设计载重标准采用汽—18、挂—80,桥面净宽9米,两侧人行道各宽1米,总宽11.5米,为当时黄河上最长的公路桥梁。

  1973年7月,大桥正式开始动工,建设者们想方设法,采用了我国桥墩、桥梁建筑的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经验,争取使该桥具有桥墩少、投资省、工期短、利于排洪和检修的优点。在我国特大型桥梁建筑中,这座桥是最早预制与架设50米长的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简支梁的大桥,每片大梁重达140吨,施工单位以前从未经历过,缺乏经验。他们反复试验,克服了震捣、钢模、灌注等一个个难关,最终成功制成了这种大梁,并自制架梁机,将全部365片大梁一一安装到位。

  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战,1976年12月27日,洛阳黄河公路大桥终于竣工。全部工程共用钢材1.16万吨,水泥3.2万吨,木材7825立方米,总造价4037.3万元。它是洛阳至常平、内蒙古锡林浩特至广东海安公路(即207国道)上的重要桥梁,是大河南北的交通咽喉,对沟通华北、西北与中南诸省的公路交通,促进黄河两岸工农业生产发展和洛阳市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1977年1月2日,我永生难忘!”周得京老先生讲,这一天是洛阳黄河公路大桥正式通车的日子,两岸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举行盛大仪式来迎接大桥投入使用。当时他恰在洛阳市交通局上班,听说局里组织了多辆卡车要拉着大伙前去观看通车典礼,凌晨就早早起来,带着小儿子赶到了集合地点。他放眼望去,只见南北桥头无不人山人海,人们争抢着奔上大桥,来来往往疯跑着观看这壮丽的河桥景色。夜色降临时分,大桥上的70盏路灯全部亮起,“疑是银河落九天”,人们欢呼着,久久不愿离去。

  河桥增多,古都洛阳更具魅力

  洛阳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黄河天堑的阻隔,不仅对两岸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发展发挥了深远而重大的促进作用,更是给两岸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变。

  其中,黄河航运变化最大。以前,人们南来北往全凭渡船,每到夏秋洪水发作季节,只能望河兴叹。大桥建成后,无论何时都可轻松成行。过去,两岸船工在滔滔大河之上摇橹弄桨,艰辛异常,还时时刻刻面临着船沉人亡的威胁;现在,这一古老的行业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开始迅速消失。

  据了解,到1984年年底,洛阳黄河沿岸的渡口仅剩下9处还在使用,各类船舶急剧减少到14艘,船工也只有95人。

  更让人惊喜的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洛阳境内黄河之上的现代化桥梁越建越多:

  1982年8月,在新安县西沃村的南石崖和济源市北长泉村之间的黄河上,一座长320米、荷载60吨的黄河索道桥建成通车,成为联络洛阳市西部与豫北、晋东南的纽带,是当时我国跨度最大的重荷载柔性单行索道桥(因其处于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大坝蓄水后将被淹没,1997年才被拆除)。

  1994年,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在水库大坝下游,一座沟通黄河两岸的桥梁也应运而生。

  2005年9月,随着二广高速公路洛阳至济源段的建成通车,又一座公路大桥在洛阳北部的大河之上凌空跨越……

  时代变迁,在一座座大桥的连通下,古都洛阳又成为一个地跨黄河两岸的魅力之城。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