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人88倍投注中得近3.6亿元巨奖,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几天来各种版本的猜测和质疑四处流传,有关部门却始终对公众质疑的核心问题三缄其口,使种种猜测和质疑持续放大。一起看似普通的中奖事件,似乎正在演变成一个福彩“罗生门”。
《罗生门》原本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执导的一部经典电影,因其在电影界的成就,该片的片名后来成为一个英文单词,用来形容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无法理清事情真相。综观此次发生在河南的福彩事件,从消息传出到有关部门表态,再到坊间各种版本的猜测和质疑,真相似乎也越来越远。
离奇的中奖方式、天文数字般的中奖金额、迟迟未能现身的奖金得主……所有这些因素的集合,是此次福彩事件成为公众关注和议论对象的直接原因,但并非主要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近年来的彩票发行并非“一池清水”:从扬州“彩世塔案”到西安“宝马彩票案”,再到深圳的计算机木马制造3305万元福彩大奖,这些并不遥远的记忆使得彩票发行的公信力屡屡蒙羞,也为公众猜测此次福彩事件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些人认为,舆论热度持续不减在于中奖者的身份始终未能公布。我国《彩票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各级销售机构(包括零售商)对中奖者的个人信息负有保密责任,未经中奖者本人同意,不得对外公开中奖者的个人资料。”这使得相关部门陷入两难境地。
其实不然,相对于中奖者身份等个人隐私问题,中奖过程是否符合法定程序,才是整个事件的核心问题,也是公众关注的真正焦点。
回顾有关部门的应对举措不难发现,在河南福彩中心举行的唯一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其提供的最有价值的信息也不过是对中奖作出了简单认定,至于中奖程序和相关技术细节则语焉不详。
中奖者的合法权利应当保护,公众知情权更不能含糊。如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考验着有关部门的智慧和能力。但无论如何,一起公众广泛关注的事件,真相是不能被“贪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