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名称:玻璃瓶 时 代:唐代
尺 寸:高10.8厘米 口径3厘米 腹径11.5厘米 重145克
收藏单位:洛阳博物馆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晋武帝司马炎手下有一个名叫满奋的臣子,特别怕风。一个深秋的早晨,狂风呼啸,即位不久的司马炎召见满奋,让满奋在靠南的位置上坐下。宫殿北面的窗户是琉璃做的,能看到外面树枝在风中狂摆,漫天黄叶飘飞,令满奋坐立不安。司马炎笑话他:“外面就算风再大,也根本吹不进来,你怎么会觉得冷呢?”满奋听了很不好意思,红着脸解释道:“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满奋,在晋朝任尚书令,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办公厅主任,这样的官职在当时已不算小。即便如此,作为高级官员的他,却因为没有见过真正的琉璃而在皇帝面前出了个这么大的笑话,足见古时琉璃也就是玻璃之罕有。
我国古代,西域玻璃是市面上的热销产品,从国外进口的高级玻璃器皿价格甚至高于黄金。那时,人们谈起手中的“进口琉璃”,感觉应该和如今谈起身上的意大利皮具相类似。根据记载,当时“进口琉璃”的产地有三处:大秦(罗马)、萨珊(伊朗)和印度。
1970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关林18号唐墓,发现了一只玻璃瓶。这只玻璃瓶小口,圆唇,束直颈,扁圆形腹,平底内凹。玻璃瓶表面有一层锈蚀薄膜,显现出与玻璃相一致的平行波纹,十分精美。经考证,这只玻璃瓶与西安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圈纹玻璃碗一样,是唐代从伊朗高原进口的萨珊玻璃,也是不断繁荣的丝绸之路的重要见证。
早在公元3至7世纪,伊朗的萨珊王朝就建立了兴旺的玻璃制造工业,能够批量生产供贵族使用的精美玻璃器皿,史上把这一阶段的玻璃称之为萨珊玻璃。萨珊玻璃器皿大多造型浑朴,用连续的圆形作为装饰。萨珊的工匠们,还发明了至今都还在使用的玻璃制作方法——吹制法,就是借助特制工具将玻璃熔液吹成空泡而成型,这样制作出的玻璃制品,形态更多样、更精巧。
萨珊王朝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段地区,成群的商队穿过帝国境内来往于中国、印度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商业中心之间,商船载着金属、染料、食品和玻璃等在波斯湾和地中海沿岸航行,这只玻璃瓶也随之来到中国。1500年后,这只玻璃瓶作为丝路瑰宝,先后去日本、韩国、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美国等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