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0版:国内·关注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口腔学“教父”为名声讨题
命题负责人因人情“开闸”
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0 月 26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国家医考泄题案揭秘
口腔学“教父”为名声讨题
命题负责人因人情“开闸”
据 《北京晚报》
王少安
  近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泄露国家医师资格考试试题案作出终审判决。原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一处副处长孟磊和原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教授王少安,均被法院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原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研究与评价处负责人于惊涛也被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2年。

  一起国家医师资格考试泄题案将国家医考中心试题开发一处副处长孟磊、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的教授王少安、医考中心研究与评价处负责人于惊涛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此案终审判决后,检察官向记者披露了此案的侦办全过程。

  神秘邮件揭露泄题大案

  2007年9月21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开考前夜,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紧急通知延迟考试。全国60万考生在马上就要冲刺的时候被迫刹住了闸。根据国家医师考试中心的保守估计,延考造成直接损失高达7000余万元。

  2007年9月20日,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收到一封署名为“吴英雄”的电子邮件,里面的内容让看了邮件的领导不敢相信——竟是2天后才开考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部分真题。

  考题泄密了!就在领导决定准备部分考区停考的时候,神秘的举报邮件又出现了,这次是全部临床口腔学的试题,而且泄密单位直指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卫生部领导立即决定全国延考,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经过核实,在前两年的医考中,全国的平均通过率只有40%左右,而华西口腔医学院的通过率总是100%。作为研究生班的负责人和命题专家,王少安成了重点审查的对象。

  口腔学“教父”卷入案件

  王少安是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修复学的教授,知名专家,口腔修复学的第一个博士,人称口腔学的“教父”。在审查过程中,这位医学泰斗始终不承认自己泄露了考题。随后,公安机关通过恢复已经被王少安格式化的电脑硬盘,发现了近200道真题。面对证据,王少安知道瞒不过去了,随后,他说出了一个名字——于惊涛,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研究与评价处负责人。

  于惊涛因此也就成了必须审查的对象,没想到,这个与王孟一案毫无瓜葛的于惊涛在接受审查时竟然主动交代自己也泄露了2007年医考的考题。最终,王少安难以自圆其说,只好将真正的泄题者供出,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试题开发一处副处长孟磊。

  孟磊负责医考的命题工作,考试前,所有医考题目都在孟磊的手中合法掌控。而王少安是命题专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两人熟识多年。2005年6月,王少安第一次向孟磊索要口腔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试题。理由是他带了个研究生班,如果通过率太低,对他和学院都影响不好。开始几次,孟磊都拒绝了,但好面子的他禁不住王少安几次三番“求情”终于同意了。

  根据孟磊的供述,他用U盘将口腔类考题从单位电脑里拷回家,从中抽取了360余道题,把每道题的题干和答案整理成一句话。考试之前,他和王少安约在北京的一家茶馆见面,王少安当场把整理后的考题拷进电脑再飞回成都。此后的2006年和2007年,孟磊每年都通过这样的流程将考题交给王少安。

  泄题者不为金钱为人情

  由于卫生部属地在北京西城,北京西城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介入调查。正当一张无形的大网逐渐向王少安收紧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承担了重要的救助工作,王少安也前往一线抢救伤员。为了顾全大局给抗震救灾让路,检察官暂停了抓捕王少安的计划,利用这段时间调取物证材料。

  去年7月1日,冒着余震的危险,最高检、北京市检察院和北京西城检察院的反渎检察官赶到成都,将王少安押解回京。可是,王少安一口咬定自己向孟磊要题就是为了用于今后出书,根本没有外泄。而他的口供对此案定性至关重要。

  检察官了解到,王少安是从川蜀大山里走出来的穷学生,靠自己的刻苦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就,而且非常孝敬自己的母亲。检察官以此为突破口进行审讯,和王少安聊他的医学成就,聊他的家庭成长,聊很多走了一个多月山路才到考点的考生可能因为泄题停考失去唯一的走出大山的机会……最终,王少安的心理防线崩溃了,痛哭着说自己对不起华西。

  令办案人员都没有想到的是,孟磊和王少安没有金钱关系,两个人泄题都不是为了谋财,而是为了人情。

  检察官说,王少安曾经被公派留学,归国后一直想报效学校。他在学校带了个研究生班,树立这个班的特色品牌成了王少安回报学校的一种途径。上课时,他用流利的英语讲授世界最前沿的口腔学研究,让学生们心悦诚服,被称作“教父”。名誉上的膨胀促使王少安一次次主动索要机密考题。考试前,王少安以重点辅导的名义,将准备考试的学生召集起来,通过投影播放这些真题,让学生们只准在课上用脑子记,不许记录,不许拍照。

  如果说王少安从泄题能够获得认可和名望,泄题的孟磊却什么也没捞着,按照他的说法,就是为了给老熟人一个“人情”。孟磊的妻子也是一名医生,王少安曾承诺帮助她发表论文、出去考察,事实上也没兑现。2007年,他已经不愿意再给王少安供题。可架不住王少安恳求说最后一次,孟磊还是没撇开面子,没想到这一次却东窗事发。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