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也称老人节,年年今日,人们都要为老人们送上最真挚的祝福。本报从我市216位百岁老人中选取了10位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健康长寿的秘诀,祝愿所有的老年人都健康长寿,也希望能给读者以启发。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心明天的自己。儿孙们对老人真挚的爱,是老人长寿最重要的秘诀。
蔡凤英:天天都读报
□见习记者 李岚 文/图
百岁老人档案:蔡凤英 105岁,住在涧西区天津路14号院
|
蔡凤英手捧“寿星证”。 |
今年105岁的蔡凤英是洛阳日报社的“常客”,2004年老人过百岁生日时,《洛阳晚报》一版曾刊登过她读报的大幅照片;2006年,102岁的她与儿子、孙子和重孙子四代人参加了洛阳日报社举办的第五届读者节,成为“年龄最大的读者”。这次接受采访,精神矍铄的老人一见记者就说:“你是报社的吧?欢迎欢迎!”
蔡凤英祖籍孟津县城关镇,1958年之前一直担任村大队妇联会主任,1965年迁至洛阳居住。
蔡凤英育有八女一儿。据她的小儿子乔师傅介绍,老人每天早晨按时起床散步,之后回家阅读当天的《洛阳晚报》。老人喜欢看所有“带字儿的东西”,看完还喜欢讲给别人听。“俺妈记性可好了,有一次她从报纸上得知萨达姆被处以绞刑的消息,晚上就告诉我,萨达姆死啦!”乔师傅骄傲地说。
乔师傅把嘴凑到母亲耳边:“妈,你背一段《三字经》。”老人张口便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边背诵,一边用手在膝盖上打着拍子。“妈,再背个《坐监》。”老人闻言又熟练地背诵起来。老人的儿媳说,频繁变换背诵篇目可以锻炼老人的应变能力,防止老人出现脑部疾病。
生性豁达的蔡凤英,将她长寿的秘诀总结为四句话:坚持走路,基本吃素,劳逸适度,遇事不怒。
得知记者要给她拍照,蔡凤英乐颠颠地从卧室的柜子里取出了一顶红帽子戴上,又挑出一件红色唐装穿上。她捧着“寿星证”,开心地说:“这几个字我认识,是‘寿星证’!”
李万才:最爱红烧肉
□见习记者 郭立翔 文/图
百岁老人档案:李万才,104岁,住在涧西区丽新路第一干休所
|
李万才吃得香,睡得好。 |
皱纹纵横如沟壑,但眼睛充满神采,一头银发纹丝不乱,清瘦的脸颊还泛着红晕。这是104岁的李万才给我的第一印象。
22日傍晚,我来到李万才家中,老人挪着那双三寸金莲,颤巍巍地起身相迎,女儿、女婿“强行”把她搀扶到沙发上,说:“她总是不服老。”
李万才的老家在山东,她37岁那年,丈夫闯关东去了东北长春谋生,从此音讯全无。从那以后,李万才便守着从婆家分得的9分地,与唯一的女儿相依为命。1978年,她同女儿、女婿搬到洛阳居住。
老人从未生过大病,很少打针吃药。
老人最爱吃肉,尤其对红烧肉情有独钟,每次家里做了红烧肉,她都能吃上三四块。张女士说,母亲胃口好,晚饭能吃2个大肉包子加一碗稀饭,若是少吃了,还会发脾气。有一年春节,家里包猪肉馅饺子,她怕母亲吃多了闹肚子,就只给母亲盛了15个。老人嘴上没说啥,却是一脸的不乐意,外孙们想尽办法才哄得老人开心起来。
虽然行动已不利索,老人却“不服老”,每天洗脸、上厕所、到餐厅吃饭,老人都不愿意让人帮忙。张女士说,有一次她看到母亲倚着墙、颤巍巍地从卧室往卫生间一步步挪,忙上前搀扶,可老人却把她推开:“别扶我,我能走。”
“母亲的长寿‘秘诀’是心胸开阔,能吃能睡。”老人的女婿、79岁的贾照耀说,岳母每晚9点钟睡觉,次日早上7点钟起床吃早饭、看电视,10点多钟再睡个回笼觉。贾照耀说,岳母遇事看得开,有时他和老伴拌嘴、闹矛盾,岳母看见就当没看见,照样吃得香、睡得好。
孙荣花:喜欢听新闻
□记者 吴勇 文/图
百岁老人档案:孙荣花,103岁,住在洛龙区白马寺镇枣园村
|
孙荣花在院子里浇花。 |
自己蒸馍擀面条,能穿针线喜散步,每天都要听广播,知晓不少天下事——这就是103岁的孙荣花。
23日10时,记者来到孙荣花家。孙荣花满面沧桑,虽耳朵有点聋,但脑子清楚,和记者近距离交流一点儿不碍事。老人眼睛不花,还能穿针引线。知道记者的来意后,她满面笑容地示意记者坐在她身边。
1907年,孙荣花出生于白马寺镇孙村的一户农家,成年后嫁到枣园村许家。旧社会家里穷,孙荣花没钱上学,从小就跟着大人下河出筏抬筏,过着颠沛流离的日子。
新中国成立后,孙荣花家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孙荣花与丈夫经营杂货铺,卖烟酒点心、针头线脑、锅碗瓢勺、油盐酱醋。当时她正值壮年,经常挑着担子去洛阳城里进货。
孙荣花膝下有一儿一女,都住在市内。儿女都想让孙荣花和他们一起生活,但孙荣花在市里住不惯,每次住不了多长时间都闹着回枣园村。孙荣花的女儿许六玲说,她只好与哥哥轮流到枣园村陪母亲。
孙荣花身体硬朗,每天都要拄着拐杖到枣园村外的集贸市场上走一遭,往返一里多地,还能拿一公斤重的东西。
孙荣花爱劳动,今年秋收后还帮邻居家剥玉米穗壳儿;能睡觉,每天下午5点多钟开始睡觉,一直睡到第二天早上6点钟;经常自己做饭,她擀的面条宽窄均匀。孙荣花心胸豁达,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许六玲说,母亲经常教育她“吃亏人常在,贪便宜死得快”。
孙荣花现在还坚持每天听广播,许多国家大事她都知晓。她一个劲儿地夸中央的政策好,说到兴奋处,竟脱口背了一句毛主席语录:“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杨玉霞:生活极规律
记者 李喆 通讯员 安宇满 吕秀霞/文 记者 魏春兴/图
百岁老人档案:杨玉霞,102岁,住在瀍河回族区五股路三街坊
|
杨玉霞自己拎着小椅子回家。 |
昨日上午,阳光明媚。我们来到瀍河回族区五股路三街坊时,杨玉霞老人正在楼道里坐着,看上去怡然自得。
“妈,有客人来了,回来吧!”老人的独生女、74岁的邱秋荣大声喊道。“我妈啥都好,就是耳朵有点背。”她对我们说。
话音刚落,老人拎着小椅子,一步步慢慢地走了回来。随行的社区工作人员急忙从老人手中接过小椅子:“哟,这把椅子得有四五斤重吧?”
老人的女婿、76岁的樊世昌接口道:“这把椅子对她来说不算啥。3年前,我们搬家时,我一眼没看见,她竟把半袋子米拎上了2楼。那半袋子米,估计得有近30斤重。”
邱秋荣说,这些年来,除了一次被开水烫伤到医院治疗外,老人就没进过医院的门。
在邱秋荣看来,母亲的身体之所以这么棒,跟她极有规律的作息有关。老人每天上午都要下楼转一圈;每天吃罢午饭,老人都要坐在床上“看”上一两个小时的书。邱秋荣拿出两本翻得稀烂的《圣经》说,母亲没上过学,不识字,但却能把《圣经》中的几个故事一字不差地读下来——她是凭对字形的死记硬背来“看”书的。
杨玉霞吃饭遵循“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的原则。吃午饭时,肉汤泡馍她能吃满满一大碗,“连汤都不剩”。老人喜欢吃甜食,尤其喜欢吃蛋糕,“吃的时候还得加一大勺糖”。
杨玉霞生活完全自理。虽然邱秋荣老两口现在唯一的任务就是伺候母亲,可老人不但不用他们操心,还经常帮他们干活。25年前,邱秋荣的儿媳妇生孩子,从照顾婴儿到伺候产妇,老人总是一马当先。
聂莲荣:
勤劳又爱美
□记者 邓德洪 通讯员 娄本华 文/图
|
聂莲荣展示自己绣的“福”字。 |
百岁老人档案:聂莲荣,101岁,住在市委家属院
初见聂莲荣,便觉这位小脚老太太“挺爱美”,从头、脚的装扮就可见一斑:头上顶一块蓝色手帕,手帕四四方方,干干净净,那是她老家项城的风俗;脚上是纤尘不染的白袜子和黑尖脚鞋,鞋面上镶着10多颗彩色的小珠子,都是她亲手钉上去的。
听说记者要采访自己,老人非常高兴,因为耳朵有些背了,她总是嘟囔:“真烦人,啥也听不见!”神情看上去有点儿恼,可也特别可爱。
老人的儿媳郑桂英讲述了婆婆的人生经历,“提炼”出了她最大的优点:勤劳。
聂莲荣出生于1908年9月21日,祖籍周口项城。她17岁结婚,婚后和丈夫一起给地主家扛长工,啥庄稼活都干过。她30岁那年,丈夫去世,她一个人继续扛长工,拉扯大了两女一子。
解放后,吃了大半辈子苦的聂老太分到了土地,心中感念党的恩情,一边操持家中的事务,一边积极扮演好“妇女主任”、“妇女队长”、“三院院长”等农村基层妇女干部的角色。
1953年,聂莲荣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1年,聂老太来洛阳与儿子共同生活,干家务、带孙子,给忙于工作的儿子儿媳“帮了大忙”。
1980年,一家人搬到了市委家属院居住,彼时聂老太已是72岁高龄,可还是不服老,又当上了居委会委员,天天戴着红袖章在院门口值勤,特别认真。
现在,虽说已过百岁,可聂老太还是闲不住,择菜、刷锅、纳鞋底、给晚辈们做衣服,自得其乐。
郑桂英说到这里,聂老太从卧室里取出一块方布,上面绣着一个大大的“福”字,由数不清的小金珠子密密地串成,每颗小金珠子得用放大镜才看得清楚。“这是她两年前绣的。她孙子给她买回来那些小金珠子,也不知道她花了多长时间,不声不响地绣成了。”郑桂英说。聂老太虽听不见大家在说啥,可知道大家在谈论她的绣品,满是皱纹的脸上笑开了花,连连说:“俺胡弄的!”
如今的聂老太,除了耳背,身体没啥毛病,每天吃得香、睡得好,还经常拄着拐杖出门晒太阳。郑桂英将老人长寿的“秘诀”归结为“爱劳动,爱学习,脑子不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