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隋唐洛阳城定鼎门遗址博物馆开馆,加上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东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我市已完成4处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为方便读者参观、了解,本报特推出“洛阳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参观指南”,介绍这4处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其中定鼎门遗址博物馆见今日2版)的概况。
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位置:偃师市城关镇塔庄村,偃师市区西约1公里处
保护形式:原址复原展示(310国道将其分为两段)
|
偃师商城西城墙遗址。李迎博 摄 |
偃师商城是商汤灭夏之后建立的第一座都城,距今3600多年,是目前我国早期都城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都城遗址。偃师商城的始建是夏、商王朝更替及其文化发展的界标。
国家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保护展示偃师商城西城墙。保护展示工程于2007年3月21日开工,采用边发掘、边研究、边保护的施工方案,即先进行西城墙的考古发掘研究,之后在其上铺一层二三厘米厚的沙子,最后在沙子上面逐层铺土、夯实,“恢复”至地表以上部分。
由于310国道穿过遗址区,展示工程分为国道以北、以南两部分,以南部分长约1100米,最南端折向东约50米,形状下宽上窄,呈台柱形,侧面看呈梯形,高约2米,最上部宽17米;310国道以北部分长约400米,高约2米,形状、宽度与310国道以南部分的一样,邙山在城墙的最北端。因为是土城墙,考虑到风吹日晒易风化等因素,保护展示工程特意在城墙表面种植了草皮。
目前已经完工的“偃师商城西城墙”向世人再现了3600多年前商灭夏之后修建的第一座辉煌都城的一角。
汉魏洛阳故城阊阖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位置:310国道与陇海铁路立交桥北孟津县平乐镇金村南
保护形式:原址复原展示
|
阊阖门遗址保护工程。杜武 摄 |
千年汉魏故城,巍峨阊阖宫门。
阊阖门是汉魏洛阳故城北魏宫城的正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时沿用。作为象征帝王威仪的礼仪性建筑,阊阖门是举行帝王登基、接见四方朝贡者等重大活动的地方,极少用于通行。
2001年11月至2002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队对阊阖门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分为三部分:门址的城门台基、门前的左右双阙阙台与阙间广场、城门东西两侧院落的一部分。
发掘结果显示了阊阖门在布局及形制上的特殊性。阊阖门没有像之前的城门那样建在宫墙上,而是将城门后置,门前建有巨大的双阙,双阙与宫墙相连。这种独特的形制布局是目前所知宫城正门建造的最早实例。
阊阖门主体保护展示工程的面积有16000多平方米,目前用铁栅栏进行了封闭隔离。
为保持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工作人员在原遗址上先铺垫一层5厘米厚的细沙隔离层,再在隔离层上覆土保护,并对遗址现场进行复原展示。
阙台基础完全依照发掘时的尺寸,东西宽约36米,南北长约37.5米。阊阖门门址复原的高度有1米多,在夯土基础上用50厘米见方的木头断面演示当时的柱子。
汉魏洛阳故城东北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
位置:310国道与陇海铁路立交桥北孟津县平乐镇金村东
保护形式:原址保护展示
|
汉魏故城东北城墙遗址。陈小伟 摄 |
在孟津县平乐镇金村和偃师市首阳山镇保庄村交界处,有一段巍峨的旧城垣——汉魏洛阳故城内城的东北城墙。6月下旬,我市投资200多万元启动实施了汉魏故城东北城墙保护展示工程,工程现已完工。
据介绍,此次保护展示的城墙是汉魏故城内城北城墙东段保存最为完好的一段,长约900米,残墙平均高出地面5米~7米,北城墙最高处高出地面8米~9米。
工程实施时首先清除了城墙上的杂草、灌木、浮土,以土坯等填实城墙上的洞窟,用夯土修补城墙的一些缺口,最后在城墙顶部夯筑60厘米厚的三七灰土,形成一个保护层。为防止墙体的风化和水土流失,在城墙顶部和两侧墙面上种草进行保护。
最后,在城墙内侧夯筑约3米宽的散水,在散水外侧铺设约3米宽的观光路面。
值得一提的是,在配合保护展示工程的考古发掘中,考古工作人员在城墙内侧发现了古代的“弹药库”,在“弹药库”里发现了用作城池防御的礌石——鹅卵石,还发现了两处用于登临城墙的马道。对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保护展示工程都特意进行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