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树龛释尊佛头曾流落海外80多年,作为中国三大艺术宝库之一——龙门石窟佛像艺术的代表,它将在洛阳珍宝展上亮相。
高树龛释尊佛头是古阳洞高树造像龛释迦佛的佛首,高32厘米,由青灰色石灰岩雕成,整体看来面目清秀,棱角分明,似威严而实慈祥。其头部饰波纹高髻,脸型瘦长,修眉细眼,鼻梁高挺,颈下连一截斜披袈裟的襟缘。整个佛头保存完整,显示出精湛的雕像技艺和高超的艺术水平。(如图)
龙门石窟中,古阳洞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是北魏孝文帝为祖母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高树龛位于古阳洞北壁上层,由北魏民间佛教团体“邑社”社主高树等32人于公元502年出资兴造,龛内造一释迦牟尼坐佛像。
高树龛释尊佛头回归洛阳的过程曲折:1907年至1921年,佛头被盗,先被运往法国,后流落比利时,20世纪70年代末被美国收藏家购买、收藏。1991年,由美籍华人陈哲敬先生购得,经过对造像风格、残迹尺寸的勘测,发现其与龙门石窟古阳洞高树龛释尊盗凿接口完全吻合,证实该佛头为高树龛释尊佛首。2004年12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由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征集回国。2005年10月,包括高树龛释尊佛头在内的7件文物回到老家洛阳。
高树龛释尊佛头造像是北魏后期龙门石窟佛教造像艺术“秀骨清像”的优秀范例。公元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北魏迁都前后,鲜卑人开始在龙门一带的崖壁上雕刻佛像。此时的造像艺术,处于由“雄浑刚健”的云冈期向“秀骨清像”的龙门期的过渡时期,鲜明地体现出鲜卑族刚强雄毅的民族性格。随着鲜卑族逐渐融入汉族社会,至隋唐时期,佛教雕像也逐渐汉化,呈现盛唐丰满圆润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