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释义:雕琢也不能增加它的文采,形容人秉性不移的品质。
成语出处:《水经·谷水注》:“桢曰:‘石出荆玄岩之下,外炳五色之章,内乘坚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莹。禀气贞正,禀性自然。’”
在建安七子之中,刘桢是颇有个性的一位,他不仅文才出众,机敏雄辩之才也称道当世。
刘桢和曹丕的关系很好,曹丕当五官中郎将时,曾送给他一条玉带。不久曹丕又后悔了,想要回玉带,就给刘桢写了张便签,调侃说:“无论什么东西,它的价值因人而异,在贵人手中,它就贵,在低贱的人手里,它就贬值。我不嫌弃玉带贬值,现在要把它取回来。”
刘桢的回答也很风趣,他说,像隋侯之珠、南垠之金这类至宝,在到贵人手里之前,不都是低贱的人先发现的吗?贵重的东西,富人拿着不当回事儿,低贱的人却会倍加珍惜。我刘桢没有其他饰物,会把您送的玉带当做至宝,况且也没听说居上位的人赏赐东西又要回去的。曹丕对他的说法很赞赏,就放弃了要回玉带的想法。
有一次,曹丕宴请文学名士,期间命妻子甄氏出来与大家见面,众人急忙还礼,只有刘桢端坐不动。这件事传到了曹操耳中,他认为:刘桢见甄氏不拜,是对曹丕极大的不敬。于是,曹操下令将刘桢免官治罪,让他到城外的石料厂与工匠一起服劳役。
不久,曹操到石料厂视察,劳役皆匍匐在地,不敢仰视,刘桢却照常劳作。曹操大怒:“你难道看不到我吗?”刘桢放下锤子,正言道:“魏王雄才天下皆知,刘桢身为苦力,何敢蔑视您?但是我在魏王府数年,常闻魏王教诲:做事当竭尽全力,事成则王自喜,事败则王亦辱。我现在是个苦力,将石料打磨好就是对魏王的尽忠,故不敢停下手中的活。”
曹操又问:“那你打磨的石头怎样?”刘桢朗然回答,石头出自荆玄岩下,外有五种颜色,内有坚贞之志,雕刻它也不能增加它的文采,磨它也不增加晶莹,凛然正气,这是它的禀性。
听了这番话,曹操感慨“真是名不虚传”,就把刘桢放了,并恢复了他的官职。“雕不增文”这个成语便由此而来。
(记者 孟国庆 整理 李玉明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