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蓝军司令”王聚生享誉军内外,缘于他对全军军事训练改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这些年,在他的家乡偃师市山化乡,乡亲们更乐意叫他“牛司令”,这缘于他引导乡邻通过养牛走上了致富路。他老家的村支部书记贾淑桃说:“这几年,俺们村和几个邻村养牛的越来越多了,尝到了不小的甜头,这可多亏了‘牛司令’呀!”
1
他指挥“蓝军”打败“红军”
王聚生,1941年生,偃师市山化乡马洼村人,曾任南京军区某集团军副军长、安徽省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少将军衔。在其参与的近百次军事演练中,他常指挥“蓝军”作战,并打破了“红”、“蓝”两军对垒时后者必败的传统训练模式,推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军军事训练变革,被誉为“蓝军司令”。
南京军区原司令员向守志上将曾在《解放军报》撰文指出:“蓝军司令”这一典型一经宣传和推广,给军事训练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对“蓝军”模拟部队建设、合同战术训练基地建设等训练改革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
“村民们不富裕,我睡不着觉”
马洼村的乡亲们讲,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王聚生就曾自费为村里买回一台轧钉机,并联系购买钢材、培训技术人员。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盼望乡亲们通过搞工业致富的愿望未能实现。
多少年来,老将军的心一直和村民们在一起:村里文化活动缺器材,他送来锣鼓;村里老年人爱热闹,他为老年活动室买来大彩电、影碟机;村小学教室老旧,他帮助进行修缮……
2001年王聚生退休后,他对家人谈起老家的次数更多了:“整体经济收入还是偏低,村民们不富裕,我睡不着觉啊……”
2004年年初,受老部下之约,王聚生到平顶山市游玩。行程中,他听人聊起这样一件事:一户人家投资70万养奶牛,没过几年,资产竟能翻上一番。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王聚生心里不断盘算,觉得老家发展奶牛养殖“能行”:马洼属丘陵地区,无法耕种的空闲土地多,养牛有场地;村里玉米地多,玉米秸秆就多,能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同时,办起养殖场,还能解决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当天,王聚生便驱车前往平顶山那家养殖场,详细了解其经营状况。回到家后,他又让女儿帮他上网查找、搜集了大量农业养殖信息。
为确保乡亲们养殖奶牛的致富路能走得稳当,王聚生又先后到青海、内蒙古等奶牛养殖场实地考察,由此分析老家的气候条件是否适合养殖。他还前往老家周边地区,对鲜奶回收、生产产业链进行调查,并邀请专家对其提出的奶牛养殖项目进行论证。
如此一番“折腾”下来,老将军胸有成竹:让乡亲们走这条养殖致富路,没错!
3
最爱听乡亲们叫他“牛司令”
可是,万事开头难。
王聚生号召乡亲们:我拿出一部分资金帮大家购买牛犊,咱先把养牛场办起来!
老将军回到家乡,乡亲们都很欢喜,但说起办养殖场,响应者却了了——谁也没干过,有风险咋办?最后,在王聚生的鼓励下,村民王天宝第一个站了出来:老将军是为咱好,我干!
2004年秋天,王聚生拿出自己的12万元积蓄,加上子女“支援”的8万元,凑足20万元,从青海买回了19头抗病率高的品种牛犊,交给王天宝养殖。
目前,王天宝养殖的奶牛已达70余头,一年养牛获利十几万元,并开办起自己的第二家养牛场,成为响当当的“养牛大王”。在王天宝奶牛养殖场的示范效应下,马洼村及周边村庄养殖奶牛的农户越来越多——对此,乡亲们的解释简单而快活:“一家养上两头牛,一年增收一万多!”
为了让乡亲们走稳致富路,王聚生操碎了心。2008年,豫西地区遭遇重大旱情,村里的奶牛饲料供给出现困难。王聚生急得茶饭不思:时值麦收时节,他帮助奶牛养殖户购买脱粒机,免费为附近村庄村民收获的小麦脱粒,以此换回其麦秸做牛饲料。饲料找到了,乡亲们放心了,王聚生几乎累出病来。
每年秋收时节,他都从定居地合肥赶回老家,帮助养殖户回收玉米秆,科学储存奶牛过冬饲料。村民王林森告诉我们:“农忙时人手不够,老将军就招呼着老嫂子一起上阵干活:砍玉米、装车卸车……”
养殖场红火起来了,王聚生又有了另一种担心:养殖虽有了规模,但养殖户们为奶牛挤奶时仍采取传统的手工作业,效率低不说,乳品质量与安全缺少保障;另外,养殖户缺乏牛奶制冷间等设备,无法将鲜奶直接提供给乳品公司,养殖收益因此一直受影响。
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老将军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支持。很快,选厂址、建厂房、采购挤奶设备,乡亲们干得红红火火。到今年年底,现代化的挤奶车间将在村中建成投用。
如今,老将军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养牛场走一走、看一看。而每当望见他背着手走来的身影,乡亲们总要亲切地喊上一声:“‘牛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