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B03版:娇点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考古:让女人也着迷
洛阳网广告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1 月 18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考古:让女人也着迷
文图/本报记者 宋 扬
  古罗马——秦汉文明展、洛阳珍宝展等展览正在洛阳新区博物馆举行,大家在对这些出土文物叹为观止的同时,也对考古发掘工作者充满钦佩,如果不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怎么能领略到如此精美的古代文物和古代文明呢?而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  

  上周五,天放晴了,积雪仍覆盖着大地。

  记者随市文物二队的女文博馆员禇卫红来到连霍高速洛阳东出口附近的一处发掘工地,踩着十几厘米厚的积雪,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靠近工地。她向记者介绍:这是一处汉墓,瞧,这是墓道,那是墓室。

  只见十几米深的坑里铺满了积雪,本来记者想让她演示怎样挖掘文物,看到这种情况只能叹气:天公不作美!

  之所以采访一位从事考古挖掘的女性,是因为洛阳新区博物馆里正举行古罗马——秦汉文明展、文物珍宝展等展览,参观者们一边参观,一边赞叹,一边好奇:这些文物珍宝是怎么重见天日的?考古发掘工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群体?如果不是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怎么能领略到如此精美的古代文物和古代文明呢?

  忘不了第一次考古的触目惊心

  41岁的禇卫红现为市文物二队技保部主任,1986年,她高中毕业进入现在工作单位的前身——洛阳地区文物工作队。一入行她就从事野外发掘工作,谈起那个时候,她的最大感受就一个字:怕!

  第一次考古是在三门峡粮食局发掘工地,现场有多个时期的墓葬。看到坑里的一具具尸骨,她真不习惯在这样的环境下干活。晚上休息的地方幸好在隔壁院子里,可吃饭的伙房就在挖掘坑边,每次吃饭她都不敢往两边瞄。有的同事为了仔细研究,将墓主人的尸骨洗得白白的放在窗台上,禇卫红每次经过都头皮发麻,汗毛竖起。

  可是,干的就是这工作,她只能让自己适应。跟着师父学习了两三个月后,她在墓地中自由穿梭、潜心干活已是平常事了。

  她告诉记者,考古挖掘要先经过钻探,再挖开地表,接着分清“死土”、“活土”寻找墓边,然后按墓葬形式挖开坑,在接近文物的位置需要他们拿平铲、刷子等工具一点点挖掘,细微的地方如尸骨的肋骨处还要用竹签剔。最后,工作人员还要进行测量、拍照等。

  挖到有价值的文物是最大的梦想

  后来,禇卫红到洛阳大学考古专业学习。在考古现场“挖”了十来年后,她转向室内工作,又学习了绘图、壁画清理与保护及青铜器修复等技艺。

  绘图就是按照缩小比例绘出墓室形制及出土文物的模样,平面图、剖面图等。正因如此,她经手过许多精美绝伦的出土文物,经常有文物让她爱不释手、赞叹不已。近几年,她又临摹了新莽时期壁画墓的壁画,清理并修复了唐安国相王孺人壁画墓中的壁画等。

  在野外工作的辛苦可想而知,风吹日晒是家常便饭,华服美妆离她很遥远。每到发掘时期,大家要住在工地附近临时搭建的住处或租住在村民家中,长期不能回家。生活更是极其不便,蚊虫经常为伴,从早到晚窝在坑里干活,工作环境非常艰苦。有一次,走在墓室与墓道之间狭窄的梁上,禇卫红一脚踩空摔了下去,头部离地上的铁锨几寸之遥,所幸有惊无险。

  因为工作条件艰苦,从事考古挖掘工作的女性很少,在二队,现今除了禇卫红,只有一名女同志——一个毕业不久的考古专业研究生常驻工地。

  记者问禇卫红,坐在办公室里不必风吹雨淋,为啥还总想往工地跑。她说:学了这么多年,我发现自己竟然最爱的还是野外发掘,那有一种未知的神秘和挑战感。你不知道,挖到一件好东西,内心是多么兴奋和有成就感!

  可惜,至今,禇卫红自认为没有发掘到一件足以称道和炫耀的文物。前些日子,到博物馆看过展览后,她更是羡慕其他同志。所以,她多次向领导提出重返“战场”。

  听她这么一说,记者突然明白了:考古虽然艰苦,但其中的乐趣无法言说!女人虽都追求精致、安逸的生活,但像禇卫红一样爱上考古的女性,便心存此梦,要永远追逐了。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