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仲景来让何颙看相,他看后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 |
|
东汉末期瘟疫流行,人口锐减,官府衙门不仅不想办法解救,反而一味地争权夺利,发动战争。张仲景决心学医救世,遏止瘟疫。无奈他初出茅庐,尚不得法。于是他多方打听,四处拜师,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虚心向民间医生求教,为消弭瘟疫做准备。
张仲景从襄阳回到邓州(今邓县),瘟疫开始大流行。
东汉末期瘟疫肆虐,作为都城的洛阳,过去曾人烟稠密、商旅如云,此时却人口锐减、街巷生草。一代枭雄曹操,不禁伤感备至,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一
从汉桓帝延熹五年(公元162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暴发大瘟疫,尤其洛阳、南阳死人最多。张仲景家族二百多人,不到十年间,就死掉三分之二。疫情蔓延,人人自危,有的村庄甚至死得一个不剩。地方官不敢怠慢,赶紧将这些情况上报朝廷。但朝廷此时却陷入腐败和混乱之中,对百姓生死无暇顾及。结果防治不够,疫情越来越严重。
东汉末期的多次大瘟疫,被时人通称为“伤寒”。有关史料记载,这种疾病有很强的传染性,死亡率很高。面对可怕的瘟疫,人们几乎束手无策,只能在绝望中等待着死亡的到来。可作为医生的张仲景却不甘心,他想遏止瘟疫,无奈本领有限,他有了急迫感,决心到民间访单方,抵御瘟疫。
当时的乡村郎中,都非常保守,只把医术传给自己的子孙。而张仲景却不管这些,他遵照师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教诲,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有治病的好方子,就去拜师,就去寻求。《张仲景的传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南阳名医沈槐,已经七十多岁了,没有子女,他担心后继无人,终日闷闷不乐,饭吃不下,觉睡不着,慢慢地就忧虑成病了。
医生有了病,也得请人看呀!但当地郎中来给沈槐看病,都看不好。郎中来过不少,沈槐的病情反而越来越重了。张仲景知道后,自告奋勇,来到沈家。
他查看了沈槐的病情,认为是忧虑成疾,就开了一个药方,用五谷杂粮各一斤,搓成团,外用朱砂涂上,叫他一顿吃完。
沈槐看了这个药方,心里觉得好笑,说我做了一辈子医生,从未听说过五谷杂粮能治病。他很失望,开始奚落张仲景,就让家人把那五谷杂粮做成的药丸挂在屋檐下,逢人就说:“看!这是张仲景开的药!哈哈!笑死人!”
亲戚们来看他,他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你见过五谷杂粮能医病吗?笑话!笑话!”朋友们来看他,他也笑着说:“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谁一顿能吃下五斤面?滑稽!真滑稽!”
同行的郎中来看他,他更起劲儿了,来回跑动着,指着屋檐下的药丸笑着说:“都看看!你们都看看!这是张仲景给我开的药。我看了几十年病,没听说过五谷杂粮能治病!嘻嘻!哈哈!真是笑死我了!”他一心只想着这件可笑的事儿,将忧心多虑的事儿全抛到脑后了,不知不觉,他的病好了!
到这时,张仲景才出现,见了面就说:“恭喜先生,祝贺先生,您的病好了!学生斗胆在鲁班门前耍锛了。”沈槐一听,一拍大腿,恍然大悟,又佩服又惭愧,说:“原来你是这样给我治病的呀!高明!真是高明!”
张仲景却说:“先生,我们做郎中的,说到底还是为人治病罢了,您眼下无子女,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您的子女吗?何愁后继无人?”沈槐听出了话外之音,痛快地说:“你治好了我的病,我就把医术全部传给你!”
张仲景就跟沈槐学习,从他这里了解到伤寒病的发病原因,但还没有找到治疗的办法,于是继续在民间拜师。这时张仲景已经结婚,岳父莫德中也是个医生,家住南阳,他便从老家邓州来到南阳岳父家学医。但岳父说什么也不传给他医术。
这是为什么呢?
二
原来,岳父还是希望他走仕途。
岳父对张仲景说:自古以来,医巫不分,当郎中的都被人瞧不起,现在我已经把女儿嫁给你,盼着你谋个一官半职,你却来学这一行,太没出息了!
若是今天,说医生被人看不起,恐怕谁也不信,但在古代确实是这样的。古代人分三六九等,所谓“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匠、八娼、九儒、十丐”。如果再细分,便是“三教九流”:“三教”指儒教、佛教、道教;“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后泛指社会各类角色,从事各种行业的人。而“九流”当中,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巫婆、盗、窃、娼。
医生这个职业,属于“中九流”,比士、农、工、商低一个等级,再往下来,就是衙差、媒婆、走卒、巫婆以及小偷、妓女等“下九流”了。因此张仲景来学医,他岳父不高兴,不但不教他医术,还天天数落他,要他赶紧去洛阳结交名士,也好将来做官。但张仲景一脖子犟筋疙瘩,他对岳父说:“我是做医生的命,不会当官!”岳父见他固执,不再理他。
一天,来了个便秘的病人。岳父诊断后,认为是“热邪伤津,体虚便秘”,就开了泻药,想帮病人通便。但病人发着高烧,萎靡不振,体质极度虚弱,若用强烈的泻药,病人肯定受不了。
岳父沉吟半晌,一时没了主张。张仲景站在一旁,见岳父束手无策,便开始动脑筋。忽然,他有了治病方案,上前对岳父说:“我有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他岳父冷冷地说:“讲!”他便附在岳父耳边,把自己的想法轻声说了一遍,岳父听着听着,紧锁的眉头展开了,说:“你试试吧,不得造次!”
张仲景得到允许,非常高兴。他取来一勺蜂蜜,放在铜碗内,就着微火煎熬起来,边煎边用竹筷搅动,待把蜂蜜熬成黏稠团状,让其稍冷一冷,再将其捏成一头尖的细条状,轻轻塞入病人的肛门。一会儿,病人的便秘便缓解了,拉出大便,病情好转。
实际上,这是医药史上最早的药物灌肠法。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将此法取名为“蜜煎导方”,专治大便硬结之症,效果甚好,后世推崇。
通过这件事,岳父对他的态度稍有好转,但还是希望他为官。张仲景无奈,就对岳父说:“您向来相信何颙,他如今在洛阳。这样吧,我到洛阳去找他,让他给我看看面相,如果他说我能为官,我就走仕途;如果他说我适合当医生,您就把医术传给我!”
岳父这才点点头,说:“就这样办!”
张仲景拿上行李,便往洛阳赶来了。
何颙,其实只比张仲景大10岁。但由于他老早就来洛阳太学读书,见过大世面,又深入研究了《易经》,所以会替人相面,与洛阳上层人士多有来往。据说他第一次见到曹操,就预言:“汉家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
何颙在洛阳非常有名,与当时的名士郭林宗、贾伟节、荀彧等人都有交往。
张仲景来让他看相,何颙看后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说的韵,即风韵、气派,是温文尔雅的意思, 意思是说你虽然很聪明,也很心细,思考分析的能力都很强,但却没有那种附庸风雅的气质,不能搞政治,而适合做一名医生!经何颙这么一说,张仲景学医的决心更大了。他立马赶回南阳,把何颙说的话告诉了岳父。
岳父只好同意他学医,并把自己的医术传给他。
三
纵观张仲景的学医历程,他首先师承名医张伯祖,最先接触到方家关于药物、方剂以及临床治疗的基本知识。在当时,经方又称“禁方”,极为珍贵,这种方子不轻易示人,与现在的所谓“要方”、“秘方”相似,所幸张伯祖是一位明师,他看准张仲景能成大医,于是悉数传给了他。史载张仲景“尽得其传”,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奠定了他扎实的基础。
第二,张仲景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喜欢刨根问底,且不满足于师父的口传心授,经常广访民间,各承家技,海纳百川,终成大器。他不但到处拜师学医,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什么学什么,处处留心,举一反三。
据说他有个好友,名叫宁远,一天来找他聊天,闲谈间张仲景看宁远脸色不好,就为他把了脉,说:“你患有消渴症,现尚初发;三个月后,头痛不眠,尿的次数要增加;六个月后,饥渴难忍,小便浓稠;一年之后,将背生疽疮而死。”由于是朋友,张仲景说话直截了当,还开了个药方给宁远。
宁远回家后,认为张仲景说得太玄,就将药方撕碎扔了。六个月后,他的病情果然很重,发展到张仲景所说的地步了,他急忙去找张仲景。但张仲景说:“已经晚了,准备后事吧。”宁远是旷达之人,心想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还不如去游山玩水呢!于是他变卖了家产,也不多想,拍拍屁股走人。
宁远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寻找名医看病,走啊走啊,走到了茅山。茅山在江苏句容市、金坛市一带,人迹罕至,植被很好,是天然的中药材库,当时中国药材的三分之二都出于此地。他在这里遇到了茅山道人,就跟着人家做了道士,住在清玄观里。一日闲暇,茅山道人问:“你年纪轻轻就当道士,为什么?”
宁远就把张仲景“判他死刑”的事儿说了。道士听后说:“这位医生说得没错,当初我看你脸色不好,原本不想收留你。但你来到茅山后,我天天让你吃这里的特产,等于天天让你吃药,因此你的病就好了,恭喜你了!”
一年后宁远回来拜访张仲景。张仲景一见,十分惊讶,他居然满面红光。宁远就把茅山道人的事情说了。张仲景听了,意识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决心赴茅山求师,学习治疗消渴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