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一系列的价格变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渐浮现。从成品油价格的上调,到北方地区蔬菜价格上涨,再到新一轮电价调整方案出台。多种产品的价格上涨引发了人们对物价普涨和通货膨胀的忧虑。有关专家表示,产品价格的上涨不一定导致通胀的发生。
根据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11月23日,蔬菜价格以涨为主,华北、西北地区涨势较为明显;猪肉价格微幅波动,吉林、四川、重庆、河南、山东等生猪主产区涨幅居前;牛羊肉价格均至春节后的较高水平;禽蛋价格微涨,成品粮油、奶类价格基本稳定。从一周情况来看,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肉类、禽蛋、淡水鱼、成品粮价格均微幅上行。商务部的监测结果表明,11月9日至15日,我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已经比前一周上涨了1%。
11月10日,国内成品油价格大幅上调约7%,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的具体方案也正在讨论。和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业也开始进入密集的调价区间,11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上调国内非居民销售电价,每千瓦时提高2.8分钱,部分城市也已先期试点阶梯递增电价的措施,居民生活用电价格的调整不可避免。而最近几个月内,包括上海、天津、沈阳、广州、南京等多个大中城市都已经举行了水价上调的听证会,北京市更是于11月20日,将本市非居民用水水价每立方米上调了0.4元。
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走高,资产价格的上涨趋势十分明显,虽然一时间尚未传导至居民消费领域,但也已经营造出了涨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