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他在大堂上摆开桌子,专为百姓看病。 |
|
张仲景当官,是岔道上的风景,是他从医路上的插曲。
据说他曾做过长沙太守,所以直到今天,他的别称仍叫“张长沙”,他留下的药方,也被医学界称为“长沙方”。 他在长沙的这段日子,一边办公一边为百姓治病,这就是“坐堂医”的由来。
东汉都城在洛阳,张仲景此次来洛,本打算长期在京行医,一来可接触上层人士,收集医学信息,总结医学经验,二来可依靠同乡何颙的帮助,生活上有个照应。时为公元190年,何颙担任长史之职——东汉的太尉、司空、司徒三公府皆设长史,所以何颙在洛阳的影响力很大。
按说张仲景靠着何颙,在洛阳的日子应该好过些。可是不久,张仲景就被迫离开京城,到南方避难去了。是什么原因?有人说是荆州刘表邀请他去长沙的。其实不是,他的离开,与大奸臣董卓有关。
药方子,永远抵不过刀把子。
一
原来董卓之乱时,为了收买洛阳文士,他利用手中权力,威逼何颙为长史。到了公元190年,各路军阀讨伐董卓,逼近洛阳,慌乱之中,董卓废少帝,立献帝,强行把国都从洛阳迁往长安。
何颙不满董卓的独断专行,托病不从。董卓大怒,要何颙交出长史之职,何颙置之不理,反而与荀攸、郑泰等人共谋诛杀董卓,结果事情败露,荀攸、何颙被关进大牢,何颙死于狱中,荀攸逃亡……
张仲景失去了靠山,只好离开洛阳,避难南方。
从公元184年到190年,张仲景和何颙交往长达6年,其间得到何颙许多帮助:何颙为他看相,断定他“将成良医”,从而坚定了他的从医之路;何颙为他引见洛阳名士,使他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何颙提醒他读诸子学说,使他受到启发,从而奠定了辨证施治的理论基础……
当时南方也不太平,但相对于北方还算安定。张仲景骑着毛驴,带着药箱,一路行医,来到荆州一带。荆州当时辖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
当时荆州有个人物,名叫刘表,字景升,身高八尺,出身豪门,喜欢读书,爱好交游,曾在洛阳生活,年纪轻轻就成为京都名士,深受太学生敬仰。他于公元190年出任荆州刺史,为官清廉,不久当上荆州牧,总揽荆州军政大权。
刘表上任这年,正是何颙被囚、张仲景逃难的一年,当时国家大乱,战火燃至黄河、长江流域,疮痍满目,景象凄凉。当时的荆州,却像一个特区,刘表礼贤下士,抚恤百姓,加强军备,发展农业,颇可自足。
刘表对从战区逃难而来的难民一律接纳,于是来此避难之人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京畿文士,王粲、张仲景也在其中。
张仲景当时40岁出头,年富力强,医术精妙,水平很高,所以对于他的到来,刘表是很欢迎的。
张仲景来到荆州(治所襄阳),一边救死扶伤,一边积累临床经验,同时加紧搜集治病验方。刘表见他一表人才,品德又好,很想让他当官。张仲景对当官没兴趣,一再推托,但命运偏偏和他做游戏——长沙太守的职位,已经虚位以待,非他莫属了。
二
如今医学界人士仍称张仲景为“张长沙”,并把他的药方称为“长沙方”。为啥?不为啥!据说他当过长沙太守。
非常遗憾的是,我查遍史书,没有找到他当过长沙太守的确切记载。只是在一些古籍中,看到了张仲景“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这么一句话。当时的官员簿上也没有他的名录。那么他的这个“太守”,是谁封的呢?
说来有趣,他的这个太守,不是皇帝封的,而是一本书上提到的。最早提及此事的,是唐朝的甘伯宗,他写了一本《名医录》,首次提到张仲景当过长沙太守。
史书这东西,前朝写一百字,后世就会扩展为一千字。所以再查后世的史书,便有了“张仲景为长沙太守”的记载。长沙地方志中,凡涉及张仲景的文字,都说他做过长沙太守。清朝的长沙府还建有张公祠,祠中立碑撰文说他担任过此职。
张仲景心志很高,胸怀抱负,但这种志向不是为做官,而是为行医。他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中写道:“当今世上的许多文人名士,都不愿意学习医药学,而是贪图名利,追随豪门贵族。没有人知道,医学可以大有作为,上可疗君亲之疾,下可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
这表明他不愿随波逐流,且能体恤百姓的疾苦。因此像他这样的人,受到刘表重视就很正常了。而且他在洛阳时就认识刘表,如今来投他,自然会被重用。张仲景很快进入刘表的幕僚集团,接着又被推举为孝廉。
所谓孝廉,并不是官职,而是一种荣誉称号,那些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奉公忠君的优秀青年,都可举为孝廉。政府选拔官吏时,便从孝廉中选拔,就跟如今的候选人差不多。张仲景被举为孝廉后,刘表把他派到长沙当太守。
张仲景到任后,积极推行仁政,鼓励农民耕种,不到两年时间,已把长沙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此时的他却很苦恼,因为自己搞行政,工作很忙,没有时间为百姓看病。怎么办?他只好偷偷地出去看病,但时间长了,人家发现他是太守, 也就不太方便了。你想啊,堂堂“长沙市市长”,本是朝廷的命官,这样偷偷摸摸、走街串巷为人看病,成何体统?
后来,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三
古代社会规范很细、很严,长沙太守若为百姓诊病,不但大大损害领导形象,还要受到舆论谴责。可张仲景身怀医术,而且声名远扬,患者满怀希望地寻上门来,他怎能硬起心肠见死不救呢?无奈之下,他只好打打擦边球,做一个“星期天郎中”。
他的办法是: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他在大堂上摆开桌子,专为百姓看病。这不是现场办公,而是现场行医。他的这一举动,受到百姓拥戴,大家奔走相告,一时传为美谈。
这就是“坐堂门诊”的由来,长期以来,名医看病仍被称为“坐堂”,从此有了“坐堂医”一说,药铺的名字后面,往往也附上一个“堂”字,如北京的“同仁堂”,贵阳的“同济堂”,洛阳的“同华堂”等。其实当时的“堂”,是指张仲景的大堂,是官衙,是机关,是很严肃的地方,他却大胆地用来给人看病了。
长沙百姓得知张仲景可以接诊,纷纷前来求医。
第一个接诊日,大堂前就来了几千名求医者。张仲景坐到堂前,不穿官衣,不戴官帽,一副行医者的打扮,叫一班衙役维持秩序。他派人贴出告示:瘦人多火者从左边取药,胖人多寒者从右边取药;每人只收一钱银药费,无钱者不收银。
众人看了,皆大欢喜——名医看病只收一钱银,太便宜了!于是大家自觉排队,等候应诊。
刘表听说了,也来看稀奇。他悄悄地站在人群中,只见张仲景的堂上放着一尊菩萨,那些求医的人,依次将药费放在菩萨像面前,排队取药,简直像入庙祷告一般虔诚。
刘表看了,连连称奇。他过来见过张仲景,说:“哈哈,我在此观察多时了,你可真是神仙下凡呀!正所谓‘是病不是病,肚里打扫净’,瘦人多火者宜寒下,胖人多寒者宜热泄,这些道理被你一说,一下子就让人明白了。你真是活菩萨坐堂,救助众生!佩服佩服!”
这时有人来报:当日看病人数统计出来了,不多不少,整整五千,无一不付银!刘表对张仲景说:“你为长沙草民看病,功德至上,我将宴请你!”张仲景这才恍然大悟,连忙说:“哎呀呀,失礼失礼!刘大人微服私访,来到此处,该我宴请大人才是!”于是他命人从当天收入的药钱中支出一部分,摆了一桌宴席。他举杯笑道:“刘大人,吾若不给大家看病,没有收入,招待你只能花官银!我若坐堂行医,一可为民祛病,二可节省官银,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两人哈哈大笑。刘表说:“只要百姓安居乐业,你我足矣!”
好一个开明刘景升,好一个潇洒张太守,为后人留下了一段佳话!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面: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长沙府衙门大开,太守不问政事,只是坐堂行医,挨个为人把脉,其实,这很像是医圣为时代把脉——这个乱世有病啊!
一日张仲景开衙接诊,第一个便是危重病人。只见有人背进一个全身瘫软的病人,连连说:“大人救命!大人救命!”张仲景一看,病人脸色苍白,呼吸微弱。
他让病人躺下,一边切脉,一边询问:“病者泻肚否?”回答:“上吐下泻,发热打寒战!”张仲景诊断为霍乱,开了治霍乱的药,让病人回去服下。
接下来的病人,症状竟然和前面那个霍乱病人差不多,也是上吐下泻,伴有发热打寒战,而且浑身疼痛,看上去非常痛苦。张仲景警觉起来,难道长沙发生了霍乱?他急忙派十几名差役四处查看,看看其他医生有没有接诊此类病人。
不一会儿,差役们纷纷回来报告:到处都是这种病人!
张仲景大惊:长沙郡正在传染霍乱!他马上对大家说:眼下情况紧急,今天来的疑难杂症和慢性病人暂且回家吧,现在的要务是集中力量防治霍乱。他急召所有弟子,让他们根据以往所学,配出治疗霍乱的中草药方,分头发下去治疗霍乱。
所谓“霍乱”,唐朝的一位僧医解释得很清楚,他说:“忽转为霍,急疾之貌也。”意思是说,霍乱的“霍”,是突然发生的意思。乱是什么呢?就是升降逆乱的意思。这种病发病突然,上吐下泻,朝发夕死,而且传播快。霍乱的“霍”,本应当用那个“忽”字来形容,但“忽”和“霍”一声之转,古人就用了这个“霍”字——霍乱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却说一城之人,正等着张仲景去施救,这时曹操的谋士荀攸急急来见,说:“不好了!大军中发生了瘟疫,已经开始传播,曹公命你速速前去,遏止军中瘟疫!”张仲景听了,感到很为难:长沙民众乃我子民,本应当为他们治病;而曹操大军乃虎狼之师,若不去为他们治疗,定然遭到报复,这可怎么办?
何去何从,张仲景一时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