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绘图 李玉明 |
|
上周9只新股发行,本周10只新股申购。新股正集中加速挤赶2009年这最后一班车。
年关将至,投资者迎来的不是跨年度行情,而是市场震荡萎缩,伴随着的还有新股加速扩容。数据统计显示,上周有9只新股完成发行,共募集资金约211.5亿元;而本周又将有10只新股进行申购。此外,继中国北车后,又一大盘IPO(首次发行新股)中国重工昨日上市。如此密集的新股发行在历史上也颇为罕见。
现象:IPO“撞车”频现
自11月底开始,新股发行逐步呈现加速之势,而以往沪深两市新股发行互不重叠的惯例被打破。上海证券交易所连续发行中国重工、深圳燃气、北车股份等大盘股;同时,深圳市场创业板和中小板发行也未有任何间断迹象,其数量甚至还大幅增加。
继上周9只新股发行后,本周共有10只新股发行,其中周三发行的8只创业板股票和周五发行的2只中小板股票将出现申购撞车;而周五发行的中小板又会和12月21日发行的大盘股中国北车出现申购撞车。
与此同时,大盘股的发行也出现“挤车”之势。又一大盘中国重工IPO已于昨日上市。
另外,管理层审核速度也在加快。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发申部本月共召开8次发审会,对16家公司的首发上市申请进行审核;创业板发审委共召开9次发审会,审核16家创业板企业的IPO申请。
疑虑:管理层打压股市?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宏观政策的定调给市场吃了一颗“定心丸”,正在投资者期盼跨年度行情之际,新股扩容却呈加速之势,给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上周,沪深两市的成交量明显萎缩,两市日均成交金额跌至1546.6亿元,同比减少三成多,有分析人士直指造成缩量的主要原因便是新股的密集发行。
于是,便有投资者产生疑问:IPO集体加速是管理层刻意通过扩容打压股市?对此,著名私募人士、圆融投资执行董事冉兰表示,其主要原因是IPO申请会计制度所致。
据冉兰介绍,对于IPO申请公司和承销机构来说,12月31日是一个重要的“关口”。如能在此日期前顺利过会并拿到发行核准文,则可择机进行发行;若在此日期前过会却未拿到发行核准文,则会顺延一个月,即在此后一个月内拿到核准文,则该材料仍然有效。
影响:抑制还是助长泡沫?
对于新股扩容加速市场成交量萎缩之说,冉兰指出这跟年底资金回笼有关。不过他同时认为,这其中倒有管理层想借此调控市场结构的意味。据他分析,首先第一批创业板市盈率高估,题材股被炒得厉害,局部泡沫比较多。管理层有加大供给来抑制风险的意图,“至少可以起到稀释资金的作用嘛”。
不过李大霄的观点却截然相反,他认为“泡沫正源源不断地从新股输入市场”。他对此的解释是,市场正是利用了很多投资者对新股的狂热追捧,从而对新股进行了过高定价,比如高达50倍~60倍市盈率的新股比比皆是,而创业板更是“高烧”得厉害。
“这其中又有三个源头”,李大霄进一步分析表示,首先在二级市场上,炒新一族对新股的狂热会推高其价格;其次,打新一族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会加入打新行列,助长新股行情;另外,上市公司和承销商会利用炒新者的心态,顺水推舟,从而使得新股往往得以非合理高价发行。
14日,招商证券成为年内首只“破发”新股,但李大霄认为,这还不足以令投资者产生警惕,“只有出现大面积新股破发,众多投资者被套牢才会出现反思,不过到时就悔之晚矣!”
对于市场影响,冉兰表示,市场扩容对投资者会有心理影响,他们会借此去揣测管理层的意图。“这只会在短期内影响市场波动,改变不了市场核心格局”。
李大霄则强调,市场扩容要注重双向,在加快融资速度的同时,也要加速引入新基金等增量资金的入场。“这就要考验管理层平衡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