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19版:经典洛阳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教材范本 石经先河
恫疑虚喝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下一篇4  
2009 年 12 月 21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洛阳 国宝档案
教材范本 石经先河
记者 孟国庆 文/图
  文物名称:“熹平石经”残片

  年    代:汉代

  尺    寸:原碑高一丈许,宽四尺,共计四十六碑,现残片存约8000多字

  收藏单位:残石分藏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及北京国家图书馆

  两个标准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儒家书籍被奉为经典,法定为教科书。汉武帝在洛阳设立了太学,作为最高学府,设专门博士官讲授,儒学在与老庄及其他诸子学说的竞争中占据了上风。 

  然而,有了皇帝的支持,儒学推广也是困难重重,当时最大难题,是儒家书籍残缺多、版本多、说法杂。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许多儒家经典被毁,存世就不多。而秦统一全国后统一了文字,社会上流传的儒家经典多用隶书所记,被称为今文经。今文经残章断句多,博士官们讲起来也比较费劲。

  然而,如果都用今文经,问题也不算太大,因为没的选啊!可是,恰恰在此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鲁恭王把孔子宅给毁了,在孔宅的夹墙内,发现一批以古篆字书写的儒家书籍,这批书籍被人们称为古文经。

  照理说,书籍这种东西,离作者的年代越近越权威。可是,问题偏偏出在古文经和今文经并不相同,在篇章、文字上出入颇多。一边是古香古色的“类原著”,一边是流传颇广的“现代版”,到底该听谁的?儒家内部越吵越厉害。

  吵着吵着,儒家的大儒、博士官渐渐分成了两派,一派推崇今文经,认为经典嘛,没必要一字一句抠,重点在于宣扬孔子的“微言大义”,也就是政治理想和思想精华;另一派崇尚古文经,认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就在于章句训诂、名物典章,字句都搞不明白意思,还谈什么“微言大义”?

  博士官吵翻了天,一个老师讲一个意思,苦的是学生们:到底听谁的好?

  树立标尺

  到西汉末王莽乱政,天下大乱,“四方学士多怀挟图书,遁逃林薮”,洛阳太学零落。当东汉光武帝刘秀称帝后,戎马未歇,即先兴文教。于建武五年(公元29年)十月起营太学,采求经典阙文,立五经博士。洛阳太学规模渐渐恢复,声誉日高。

  这时候,因为战乱被搁置的矛盾再次显现出来:由于太学的学生来自各地,师承不同,所受经书难免章句有误,到了后来,竟然出现一些学者为了一己之私,贿赂太学校书机构增添书经文字的情况。

  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儒经统一标准,被提上议事日程。

  提出这个建议的不是别人,为首的正是东汉末的大学者蔡邕,蔡邕是才女蔡文姬的父亲。

  蔡邕等人的建议是:将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并《公羊》、《论语》二传,校对后,刻在石碑上,立于太学前。这样,经书走出阁楼,公诸天下,谁都做不了假,而且便于好学者求学。

  这一提议是众望所归,汉灵帝最终也点头同意。

  以蔡邕为首,共24名经学家组成的工作组很快成立了。校对工作完成后,蔡邕亲自捉刀,以名闻天下的一手汉隶,逐字逐句将七部经书写在石碑上。

  因石碑始刻于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故得名“熹平石经”。“熹平石经”于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完成,前后历时9年。

  意义重大

  “熹平石经”一共有46块石碑组成,每碑高一丈许,宽四尺,共约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遗址在今河南偃师朱圪垱村)前。    

  “熹平石经”,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轰动全国、影响深远的大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刻于碑石上的官定儒家经书,开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用刻石的方法向天下人公布经文范本的做法,自汉代创例后,又有魏三体石经、唐开成石经、宋石经、清石经。同时,佛、道等诸家也都效仿。

  “熹平石经”一出,平息纷争,为读书人提供了儒家经典教材的范本。有效避免了俗儒的穿凿附会,臆造别字,对维护文字的统一,起到了积极作用。

  更为难得的是,“熹平石经”并非“一言堂”,它以儒学诸派的一家版本为主,各有校记,同时,对于各家版本的异同,也一一列在后面,便于后学者参考。

  蔡邕不仅是经学大师,他更是有名的书法家。“熹平石经”全部经文字体一律采用隶书,故又称“一体石经”,被奉为书法的典范,而且流风所及,至深且远。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的过渡,“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

  令人遗憾的是,从三国时起,“熹平石经”在历经了无数次的浩劫之后,毁失殆尽。    

  重现尊容

  从宋时起,“熹平石经”的残片,就不时被发现。历经近两千年的风雨沧桑,“熹平石经”残片每每现世,均引起巨大轰动。作为首部石经,得之者无不视为珍宝。

  1925年,在洛阳汉魏时期的太学遗址上,出土了一面大石。此石两面各刻《周易》一段。

  学者认为,这块石碑是“熹平石经”的开篇刻石,两面存450字,珍贵异常。此石出土后,被一分为二。

  1931年,于右任从洛阳古董商手中购买这块残石,购买时他只付了半价,未带走残石。1933年,于右任委托杨虎城借去南京公干之机,路过洛阳补给古董商2000元价款,取走了残石,带到南京。

  后来,这块残石辗转被带至西安。1952年,陕西文管会将此碑安置于西安碑林。

  这块石经残碑是发现的众多“熹平石经”的残片之一,如今,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及北京国家图书馆都保存有“熹平石经”的残片。

  与“出生”时洋洋20余万字的巨制相比,全国现存石经残片仅余8000字左右,但每一片残片,无不历经千年风雨洗礼,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下一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