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A20版:新闻时评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PDF版
愿“引咎辞职”不是“金蝉脱壳”
洛阳网广告
新闻漫画
“群体冷漠症”
比甲流更可怕
      

| 洛阳日报 | 洛阳晚报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

3上一期  下一期4  
 
3上一篇  
2009 年 12 月 23 日 星期    【打印】  
《洛阳晚报》评价网上调查>>>
今日视点
“群体冷漠症”
比甲流更可怕
黄名金
  21日,两民工在从广西乘大巴返乡的途中,因大巴空调出故障身患感冒,每次咳嗽,其他乘客都投来异样目光。后来,全车近30名乘客都在激烈讨论,迫于乘客压力的司机听取大多数乘客意见,打开车门将他俩撵下车。

  两名返乡民工的乘车遭遇,让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表露无余。这种“民意表决”撵人下车的举止,其实是对民工身份的一种间接歧视。倘若这两名乘客衣着光鲜、有头有脸,想必不至于受到如此对待。

  乘客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两位返乡民工,从而引发“群体冷漠症”的根源是什么?是信任危机。在当今社会中,当人与人之间砌上了厚厚的“防火墙”,互相不信任的眼光主宰彼此的交流时,所有的善意和关爱将被冰封。

  让人感慨的是,两名患感冒的民工得到的是无情而不是同情,乘客的“群体冷漠症”是对现实的无奈还是缘于心灵的麻木,我想后者多一些。不过是车内的几声咳嗽,就让乘客在特定的环境下变得自私与世故,这种异样的目光潜藏的祸患尤其值得警惕。

  “群体冷漠症”不但可怕,而且可悲。对构建和谐社会而言,这是一道阻碍和谐的无形屏障,也是伤害社会肌体的“癌细胞”。这种“癌细胞”一旦扩散,对整个社会风气的破坏极大。

  行文至此,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这事归咎于自私自利的思想在作祟。事实上,这起偶然事件,显现出社会群体对民工尊严和关爱的缺失。

  甲流的持续蔓延固然可怕,但比甲流更可怕的是“群体冷漠症”。当下,我们一方面要着手于甲流的防控,一方面亦要对“群体性冷漠”对症下药。而要从根本上医治“群体冷漠症”,就应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彼此之间具备基本的理解与起码的信任,这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3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