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 |
|
② |
|
在豫西民国人物当中,王广庆值得深入研究——他是“千唐志斋”的命名者,著有《洛阳近年石刻出土记》。他是河洛方言研究者,著有《河洛方言诠诂》。他是抗战时期河南大学的校长,为保河大读书火种不熄,带领师生艰难迁校于豫西山区——他是那段历史的伴随者,足以映照民国河南教育史。
王广庆是被民国史研究者忽略的人物,记者最近列述民国人物,发现他有许多掌故,决心多方收集资料,系统介绍其事迹。
来到他的家乡——新安县磁涧镇掌礼村,却找不到他的故居,村人只回答两个字:“没了!没了!”语气中透着冷漠,似乎“没了”是很正常的事情。再一问,其故居早被扒掉了。岁月就好像推土机,可以轻易抹去历史痕迹,只是可怜我等后人,每每挖掘历史,须用笔在瓦砾中寻觅,真是十分辛苦的事!
他来到张钫身边,谋划军事
我在镇上找不到有关史料,只好求教于原千唐志斋馆长赵跟喜,在他家意外发现两本与王广庆有关的书(如图①),另外还有一本小册子,写满民国政要为王广庆父亲撰写的挽词。章太炎还专门写了一篇《处士王君行状》,保存得比较完好。赵跟喜说:这其实就是现代墓志铭了。
章太炎能为王广庆之父写墓志,说明王广庆当时社会地位很高,因为从《处士王君行状》的铭题来看,王君(王广庆的父亲)既然是处士,就是平民百姓,章太炎为一介平民写墓志,当然是看王广庆的面子了。
由于该文献非常珍贵,有的地方已被老鼠噬咬,我不便带走,于是就和赵跟喜一起,坐在他家南窗下,一字一句研读起来。
文章为文言文,遇到重要字句,我便迅速记在采访本上,回来整理了一下,故事大致如下:清朝末年,西去洛阳不远,有镇名曰磁涧,素有洛阳西大门之称(磁涧至今犹存,基本与洛阳市区连起来了)。该镇的北边有个小村庄,名叫掌礼村,王广庆就出生在那里。
王广庆的远祖,本不是新安县人,而是山东人。王家之所以来新安定居,与明代的一个王子有关。原来,朱元璋一共有26个儿子,其中他和葛丽妃生的伊王(全称伊历王),建藩国于河南洛阳府。伊王府在今老城西大街北侧,也就是老洛阳人所称的“旧府门”。伊王死后,被葬在新安磁涧镇,当时征选守墓人,王广庆远祖被选中,从山东迁居至新安守墓,由此扎根,繁衍了掌礼村王姓一支。
王广庆的父亲王子亮出生时,王家尚有田产40亩,不算是穷人,但土地瘠薄,40亩也打不了多少粮食,所以也算不上富户。王子亮娶洛阳尤氏为妻,一共生了5男1女,最后一个是女孩。王广庆排行第四,他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有一弟一妹。
也许因祖上是守墓人,广庆发现父亲忙完稼穑之事,就喜欢往墓地里转悠,跑来跑去不为别的,只为墓前一块块墓碑。见父亲摩挲着墓碑,欣赏着碑刻书法,看得非常认真,广庆忍不住问父亲:“摸这些墓碑,难道不晦气吗?”父亲告诉他:“凡敬惜文字者不感晦气也。”小广庆记住了这句话。
广庆观察他的父亲,虽是站在黄土地上的农民,却能心怀国事、忧世伤时。清末国家衰败经济凋敝,他的父亲就不住声地浩叹民生、期盼太平。
广庆出生于1889年,在家中启蒙,由父亲教他认字,十几岁才到新安县城读县学。这期间,他接触大量新式刊物,接受了民主思想,不满清朝统治,期盼社会改革。他私下里对同学说:“恨无由伸吾志也!”他的远大抱负,是改良社会和改善民生。
王广庆家西边的铁门镇上有个大人物,名张钫,字伯英,
出生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速成学堂炮兵科,1911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新军任职,1911年10月响应武昌起义,组织发动陕西新军西安起义,铢杀在西安的清室贵族。起义成功后,张钫名闻遐迩,担任东路征讨军大都督,兵出潼关,直指洛阳,攻打清兵。1912年11月,张钫任陕西陆军第二师师长。王广庆的父亲一向与张钫有谊,就让广庆跟着张钫闹革命。
其实张钫当年不过26岁,仅比王广庆大3岁。王广庆来到他身边,随军谋划,多有奇谋良策,成了张钫的智囊人物。1913年,王子亮又让次子儒庆随军,和广庆一起跟着张钫南征北战。
他东渡日本,学习科技和法制
从王家留下的小册子看,王广庆的父亲绝非一般农民。此人喜欢书法,收集了许多唐代碑帖,常带着广庆穿行于邙山之上,考察并临摹墓碑书法。王广庆后来之所以能成为金石学家,最早是受到他父亲的影响。
这位农民父亲,敢在一年之中,把两个儿子都交予张钫从军,仅此一件事就可看出他有胆有识,他让儿子摆脱土地之束缚,到广阔的天地中闯荡。但他又非常明智,1913年,广庆随张钫开赴四川,驻军于夔门,24岁的他被张钫任命为开县县令。王广庆上任几个月后,消息传回新安县,王子亮听后坐卧不安,立即给张钫写信,说,我的儿子年龄还小,最好不要让他当县令。
那时因军阀混战,有时县令一职用不着选举,可由占领此地的军阀任命,王子亮可能觉得儿子这个县令难以服众,所以日夜忧心,不断打听广庆辞职了没有。直到这年11月,广庆让了贤,辞去了县令,父亲心里才踏实了。
这年春节前夕,广庆唯一的妹妹要出嫁。广庆从开县赶回家中,一进家门,见屋内空空,没有嫁妆,妹妹脸上也看不到欢喜。广庆心中难受:我有兄弟五人,竟不能为妹妹置一套像样的嫁妆,真是窝囊!于是他饭也不吃,站在那里发愁。
父亲见了,过来问他怎么了。他说为家境发愁。父亲正色道:“大丈夫立世,应先忧国,岂能以家为虑!如今国家不景气,家庭也就不景气,你莫要为家忧愁,应全力为国家效力!”他还把广庆的思想状况告诉了张钫。过罢春节,张钫就让广庆和另外两个人去日本留学。
时为1914年,王广庆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政法学校。在此学习的三年间,他广泛接触科技和法制,拓宽了视野,认为中国之发展,需走两步棋,第一步须结束军阀混战,廓清海内以求安定;第二步须发展教育,保证读书火种不熄,国有良才方能昌盛。
王广庆1917年回国后,复随张钫谋划军事,奔波于崤函道上,来往于豫陕之间,其间战事频频,军中阵亡者激增。1918年,前线传来消息,说广庆战死于陕西。他父亲听说后表情平静,派一个儿子前去打听,说:“若真遭不幸,不要麻烦部队!”此儿回来后对父亲说:“是误传,咱家广庆好好地在部队上,驻扎在渭北。”
当年秋,张钫为进一步培养广庆,让他到陕西三原学习。三原当时是北方革命中心所在,广庆就读于渭北中学,主要是接受革命思想,坚定了革命信念。
1921年进修结业后,王广庆回洛阳探望家人,待走到家门口,忽想起两手空空,没带什么礼物,顿时踌躇不前。正好父亲出门遇见,惊喜道:“老四回来了!快进家!”广庆摊开双手,意思说啥也没带。父亲笑道:“大丈夫事国,勿虑屑小之事!”告诉他不必为区区小事费脑筋。
1922年,广庆担任新安县官磺局局长,官磺局设在老城吴家街,这里十分宽绰,三进的院子,长长的走廊,屋檐下到处都是志石,其中以唐志石为主,已有数百方之多,都是广庆收集来的。这些东西后来都成了千唐志斋的“家底”。
1925年,36岁的王广庆任开封县县长。也许父亲觉得他已经长大了,这一次他没有反对,还高兴地来到开封。广庆趁势也把妻子接来了,一家人其乐融融。广庆希望父亲多住些时日,熟悉一下六朝古都开封,但父亲不喜欢城市生活,自己先行走了,并希望他调离开封。
1926年冬,豫西战乱再起,先是国民二军溃退,接下来镇嵩军从西安撤回豫西,被冯玉祥军追得鸡飞狗跳。镇嵩军逃亡路上大肆抢劫,一时间新安境内各派武装相互残杀,沿河柳树上吊满了人头。广庆的父母为躲避战乱,慌忙向西而来,藏到渑池大山之中,衣食无着。广庆听说后,赶忙来找,一路所见:厨无烟,树无皮,房无顶!那些伤兵倒在路旁,有的还没有咽气,就被饥民扒掉了衣服,致使裸尸无数,僵硬于寒风中。
广庆见了,感慨道:“民殇当如是也!男儿当自强也!大丈夫若不能强国富民,形同裸尸矣!”遂坚定进取之心,越发昂然向上。
他为“千唐志斋”命名,并请章太炎题字
1928年,广庆到河南省建设厅工作,他利用这个便利条件,赶紧为家乡拨了款项,买了灌溉设备,修建了几条水渠。此后他调到南京监察院供职,1931年春天返乡省亲,路过洛阳见到古董商郭玉堂,得知近年来洛阳出土墓志铭甚多,郭玉堂已经收集到一些,但大部分散落民间,尤其是唐代志石,有的已经损毁,有的被磨去字迹后又做了新志,有的成了捶布石和井台石,有的甚至被垒了猪圈。
王广庆感到痛心,他回家拜过父亲,马上来铁门见张钫,提出要找个地方把这些志石保护起来。张钫觉得有理,表示大力支持。从此之后,新收集的志石源源不断运抵铁门,其中不乏珍品,譬如唐太宗名将屈突道通墓志,唐玄宗时著名书家李邕墓志等。
张钫在铁门建有花园,俗称张家花园,园中有三个天井院,还有高阔的砖券窑洞,张钫请工匠将这些志石镶嵌于窑洞墙壁之上,既利于保护,又便于阅览。广庆问张钫:“碑石藏处,已命名否?”张钫说:“还没有。”王广庆思虑道:“志石以唐志为最多,依我看就叫‘千唐志斋’吧,你意如何?”张钫很欣赏这个名字。
名字有了,还须请名人来题名。王广庆说:“我曾跟章太炎先生学习训诂学,本是他的学生,现请他题名篆额,应该不会落空!”张钫更无异议,于是王广庆回到南京,即请章太炎挥毫,写了“千唐志斋”四个篆书大字(如图②),镶嵌于千唐志斋入口上方。至此,千唐志斋全部工程方告完成——至于广庆后来如何担任河大校长,请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