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这道大门,进来不容易,要闯关过将;出去也挺难,得打理人事。
而今新旧年交替,公司、企业招新人送旧人,求职、跳槽人员走动频繁,还需再说说职场的那些规矩。
如何从万千应聘者中杀出重围,让老板一眼相中你?
如何拥抱新东家而不得罪老东家,华丽转身,背影迷人?
我们请来最有发言权的老板和资深幕僚,献上贴心实用的“攻心计”。
本期嘉宾:
求职篇
投递简历和面试是两个重要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你是否能够得到这份工作。
第一计:树上开花
计策详解:借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虽兵力弱小却可使阵势显强大。
适用范围:制作简历
在你见到老板之前,简历就是你的门面。老板会根据他对门面的兴趣大小,决定是否给你面试的机会。很多公司招聘一个人却会收到百余份简历,有些老板会随手扔掉一半,曰:求职也是种运气,我们宁愿把机会留给运气好的人。因此,想办法让你的简历与众不同,使老板耳目一新不忍丢弃,至为重要。
1.首先,这份简历要能体现你的个性。相比电脑设计制作的“橡皮脸”简历,老板们更青睐手工制作的“微笑脸”简历。如果你的毛笔字写得很好,不妨在简历封页上露一手,这会让你的简历从千篇一律的印刷简历中脱颖而出。
2.求职信也可以手写。如果觉得手写太累,你可以写完一份简历之后,复印几百份备用。这里要提醒你求职信的书写内容:一定要简洁、明快、突出重点;要勇于毛遂自荐,可以合理地渲染自己的特长,但不要夸大。
3.建议用信纸书写求职信。如果你曾在某知名企业实习,最好用这个企业的信纸来写。这会透露给招聘方一个美好的信息:写信的人有在大地方工作的潜力,值得重视。
4.实习经验、工作经验可择要书写,点到即止。尽量写你实习、工作3个月以上的经历——时间太短,招聘方会以为你是被撵走的,从而怀疑你的能力。不要以为经验越多越有面子,事实上,老板们很烦那些频繁跳槽的人,他们认为那不叫跳槽,叫“跳蚤”。
5.复印实用的技能证书,比如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省级以上大赛的获奖证书。除了毕业证、学位证之外,其他不相干的证书,复印太多会增加简历成本,没必要。
6.在老板看来,真正的特长是你的弹奏技巧达到了钢琴八级,而不是会吼卡拉ok。如果实在没有特长,要么诚实点说没有,要么就幽默一点儿——有个应聘者说自己的特长是吹牛,招聘方反而很感兴趣。
第二计:偷梁换柱
计策详解:用偷梁换柱的办法,暗中改换事物的本质和内容,以达“蒙混过关”的目的。
适用范围:面试
面试时的着装事宜此处不再赘述,只教你当说哪些话。
招聘方一般会问你一些听起来很简单的问题,其实他们乃是声东击西、笑里藏刀。比如他们问你“如果需要上夜班,而你家离公司很远怎么办”,你若说打车回家,他们便会在心里给你画个叉:你一个新人,收入不高,哪有实力天天打车回家?正确的答案是:我可以骑自行车回家。不用考虑骑自行车回家是否安全,重要的是让老板知道,你已做好了为这份工作吃苦受累的准备。
依次类推,如果老板们声东击西,最聪明的应对方式便是“偷梁换柱”。
1.假如老板问你对自由的看法,不要说你自由散漫,爱穿拖鞋,那只能表示你大概不会太遵守公司章程,会让管理者头疼;要说你崇尚自由,思想活跃,对设计感兴趣。
2.假如老板问你的缺点是什么,不要说你的缺点就是优点——太圆滑的答复会让人觉得你不诚恳;要说你年轻,总是无法控制自己的工作热情,对这个公司充满好奇。
3.女性求职者还应特别注意“婚否”这个命题。比较理性的答复是:我已有了稳定的家庭,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
需要额外提醒你的是:面试时不要跟老板谈报酬,待工作稳定后再谈不迟。虽然很多人鼓励你争取自己的权益,但在这僧多粥少的严峻时期,拿到工作第一,拿到高薪第二。初出茅庐的新人,要交通补助、住房补贴……就算合情合理,也会给招聘方留下此人心浮气躁、自视甚高的糟糕印象。
跳槽篇
无论是主动跳槽还是被炒鱿鱼,切忌“不擦屁股”就跑,留下一堆烂摊子,让老东家和旧同事指着背影骂你。骂声传到新东家那里,对你绝对没啥好处。
先给过去打个完整的结,再华丽转身,背影方才迷人。
第三计:反客为主
计策详解:乘隙插足,扼其主机,化被动为主动。
适用范围:告别老东家
老东家争的是一个面子,所以你要给他面子。倘若你决定要走,一定要亲口把消息提前告知老板,不要让他最后一个听说。说声再见就走,跟撂挑子没啥区别。
也许老板待你不薄,“背叛”他令你感觉羞愧,那你就更应该把你的决定第一个告诉他,告诉他你的离开是因为有其他的考虑,感谢他对你的栽培。
也许老板一向刻薄你,你恨不得马上逃离。但冤家宜解不宜结,哪怕是出于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你也要有话明说,给他时间来填补你的空缺。
若是被老板炒鱿鱼,或许不必考虑以上措辞,但一定不要带着公司的机密去跳槽。这种行为不但不道德而且违法,一旦被发现,以后你将很难得到任何一个老板的信任。
第四计:假痴不癫
计策详解:这里的假,意思是伪装。装聋作哑,痴痴呆呆,而内心里却特别清醒。
适用范围:话别旧同事
同事一场不容易,情稠情淡,多少也得说上两句。最有人情味且最愉快的结束方式,是摆个饭局——钱多的下饭馆,钱少的去地摊,请大家一起叙叙旧话话别。
请旧同事吃饭,在某些人眼里可能属于犯傻,却不知人间事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说不定哪一日你和旧同事或许又有交集;即便没有交集,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若一顿饭能还回昔日同事的好印象,也算值。
不习惯跟同事聚餐的,试试给每个人发个温馨道别的短信或卡片,赠送小礼物也是不错的选择。
当然,更重要的是,你要站好最好一班岗,完成工作交接,不要把麻烦留给你的“接班人”。有始有终是个好习惯,不是吗?